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92440发布日期:2022-10-22 01:47阅读:61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一种电缆中间接头,具体是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


背景技术:

2.现有中压电力电缆中间接头主要以1、应力锥形式和2、熔接形式恢复电缆连接处的绝缘及屏蔽功能,但这两种形式的中间接头分别存在不同的缺陷,下面对两种形式的中间连接分别剖析:(1)应力锥形式的中间接头,这种中间接头由应力锥、内电极、主绝缘、外屏蔽构成,其中,应力锥用来疏散电缆外屏蔽端口的集中电场,应力锥的设计基本要求

制作应力锥的材料必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目前材料性能基本达标),

应力锥的几何形状必须与电缆主绝缘的外径一一对应(目前电缆厂家电缆绝缘外径各不相同,不容易实现;即使电缆厂家做到统一的标准,目前电缆中间接头在跨线径使用,基本不可能实现这一要求)

应力锥必须与电缆线芯及主绝缘做到同心轴对称(由于各个环节工艺的偏差,故这一要求很难实现);

内电极用来与电缆导体连接处的金属连接管接触,将高电位延伸到内电极表面,可有效屏蔽金属连接管及线芯不规则表面的集中电场,但同时也会在内电极两个端口形成集中电场。(目前此处故障率占所有中间头故障率60%以上)。(2)熔接形式的中间接头,这种中间接头是以恢复电缆本体结构的理念来进行设计和施工的,电缆导体的连接为保证连接处的体积不过大及圆整度采用焊接的形式恢复,但是在焊接的过程中需要高温熔化金属,由于金属的导热性较好,热量会传递到电缆内部使原本完好的电缆发生分子键的断裂,在恢复主绝缘的时候是利用与电缆主绝缘相似的带材进行人工缠绕后加热交联的方法进行恢复的。但这种带材无法做到与电缆本体材质完全相同的材料(如:同为聚乙烯材料的分子量各不相同)无法完全交联为一体;人工缠绕时即使在确保无杂质进入时也不可能做到与电缆生产时机头压力(>20mpa)的力量,这使材料的性能大打折扣。
3.因此通过简单的结构来达到对中压电缆连接端口的集中电场进行快速的疏散是极为必要的,为此,提出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对其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包括主绝缘套和中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电缆设置有两根,所述中压电缆包括有电缆外屏蔽层、电缆主绝缘和电缆导芯,所述主绝缘套的内侧固定套设有空腔式内电极,所述空腔式内电极的内侧沿圆周方向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四个导电片,所述空腔式内电极的内侧设置有导体连接管,主绝缘套的两端内侧均套设有应力管,两根所述中压电缆中的电缆外屏蔽层、电缆主绝缘和电缆导芯分别套设于主绝缘套两端的应力管的内侧。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两根所述电缆中的电缆导芯分别与导体连接管的两端
固定连接。
8.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电片与导体连接管的外侧接触。
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缆外屏蔽层的外壁与应力管的内壁一部分贴合。
1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空腔式内电极和导电片为导电橡胶材质。
11.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绝缘套为绝缘橡胶材质。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3.1、通过应力管、空腔式内电极、主绝缘套、导电层、导体连接管和导电片的配合设置,应力管不仅可以疏散中压电缆中电缆外屏蔽层端口集中电场,还可以疏散空腔式内电极端口的集中电场,起到双重疏散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因内电极端口存在集中电场带来的隐患,简单便捷的达到对两根电缆的连接处进行保护。
14.2、通过空腔式内电极内部设置有四个导电片可与导体连接管相接触,从而保证了空腔式内电极可以与连接管保持良好的接触,使空腔式内电极内部形成一个等势体。
附图说明
15.图1为中压电缆中间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中压电缆中间接头中的局部剖视图。
17.图中所示:应力管1、空腔式内电极2、主绝缘套3、导电层4、电缆外屏蔽层5、电缆主绝缘6、电缆导芯7、导体连接管8、导电片9。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2,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包括主绝缘套3和中压电缆,所述中压电缆设置有两根,为现有技术中的中压电缆,所述中压电缆包括有电缆外屏蔽层5、电缆主绝缘6和电缆导芯7,所述主绝缘套3的内侧固定套设有空腔式内电极2,所述空腔式内电极2的内侧沿圆周方向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四个导电片9,所述空腔式内电极2的内侧设置有导体连接管8,有效的保证了空腔式内电极2与导体连接管8保持良好的接触,主绝缘套3的两端内侧均套设有应力管1,两根所述中压电缆中的电缆外屏蔽层5、电缆主绝缘6和电缆导芯7分别套设于主绝缘套3两端的应力管1的内侧。
20.两根所述电缆中的电缆导芯7分别与导体连接管8的两端固定连接。
21.所述导电片9与导体连接管8的外侧接触。
22.所述电缆外屏蔽层5的外壁与应力管1的内壁一部分贴合。
23.所述主绝缘套3的外侧设置有导电层4,导电层4为导电油墨材质,保证后续接地的传导效果。
24.所述空腔式内电极2和导电片9为导电橡胶材质。
25.所述主绝缘套3为绝缘橡胶材质。
26.所述主绝缘套3为流线式设计,使电力线更加顺滑。
27.所述应力管1为高介电材料制成。
28.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
29.当使用本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对两根中压电缆进行连接时,剥开两根中压电缆使其电缆外屏蔽层5、电缆内护套6和电缆导芯7露出,且使长度符合连接需要,再按照图1的方式连接好,通过应力管1的设置,不仅可以疏散中压电缆中电缆外屏蔽层5端口集中电场,还可以疏散空腔式内电极2端口的集中电场,起到双重疏散的效果,大大降低了因内电极端口存在集中电场带来的隐患,且应力管1是通过材料特殊的电气性能来实现集中电场的疏散效果,故应力管对电缆的圆整度和偏心度有一定的包容性,空腔式内电极2内部设置有四个导电片9可与导体连接管8相接触,从而保证了空腔式内电极2可以与连接管8保持良好的接触,使空腔式内电极2内部形成一个等势体,空腔的设计保证了电缆导体部分以多种方式进行连接都有足够大的空间,空腔式内电极2不会因导体连接而变形导致电场畸变,本中压电缆中间接头无需熔接,操作方便。
30.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包括主绝缘套(3)和中压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压电缆设置有两根,所述中压电缆包括有电缆外屏蔽层(5)、电缆主绝缘(6)和电缆导芯(7),所述主绝缘套(3)的内侧固定套设有空腔式内电极(2),所述空腔式内电极(2)的内侧沿圆周方向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四个导电片(9),所述空腔式内电极(2)的内侧设置有导体连接管(8),主绝缘套(3)的两端内侧均套设有应力管(1),两根所述中压电缆中的电缆外屏蔽层(5)、电缆主绝缘(6)和电缆导芯(7)分别套设于主绝缘套(3)两端的应力管(1)的内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电缆中的电缆导芯(7)分别与导体连接管(8)的两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9)与导体连接管(8)的外侧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外屏蔽层(5)的外壁与应力管(1)的内壁一部分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式内电极(2)和导电片(9)为导电橡胶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绝缘套(3)为绝缘橡胶材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压电缆中间接头,包括应力管、空腔式内电极、主绝缘套、导电层、导体连接管和导电片,所述中压电缆设置有两根,所述中压电缆包括有电缆外屏蔽层、电缆主绝缘和电缆导芯,所述主绝缘套的内侧固定套设有空腔式内电极,所述空腔式内电极的内侧沿圆周方向上等距离固定连接有四个导电片,所述空腔式内电极的内侧设置有导体连接管,应力管不仅可以疏散中压电缆中电缆外屏蔽层端口集中电场,还可以疏散空腔式内电极端口的集中电场,起到双重疏散的效果,提高集中电场的快速疏散效率,大大降低了因内电极端口存在集中电场带来的隐患,简单便捷的达到对两根电缆的连接处进行保护。保护。保护。


技术研发人员:侯尧鹏 侯亚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石家庄安耐普电缆附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8.26
技术公布日:2022/10/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