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3934316发布日期:2023-04-22 14:17阅读:74来源:国知局
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光伏电池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1、太阳能光伏技术中,ibc(interdigitated back contact背面接触)太阳电池最显著的特点是pn结和接触金属都处于ibc电池片的背面。ibc电池片的正面彻底避免了金属栅线电极的遮挡,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入射光,减少光学损失,具有更高的短路电流。

2、光伏电池在出厂前需要进行性能测试,但ibc电池片的正负电极均布置在背面,电池片由于双面应力不平衡,容易翘曲。对ibc电池进行性能测试时,需要将测试设备的探针与ibc电池片背面的接触金属电连接。但ibc电池片由于翘曲导致探针而无法充分接触探针,进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

3、测试过程通常采用负压吸附或压紧等方式使ibc电池片与探针接触,保证ibc电池片的性能测试能够顺利完成。然而负压吸附的方式无法保证ibc电池片与探针之间的充分接触。压紧的方式则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4、因此,如何准确测试ibc电池片的性能参数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

2、为实现本申请的目的而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所述背接触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于第一表面,包括:

3、使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一透光部件,所述透光部件与所述背接触电池上的透光压紧件的透光率相同;

4、调节所述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以使所述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过所述透光部件后的光强等于标准光强;

5、使用调节后的所述测试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照射所述背接触电池,以测试所述背接触电池在所述标准光强下的性能参数。

6、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所述标准光强,包括:

7、使用所述测试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照射所述背接触电池;

8、检测所述背接触电池在所述测试光源照射下的测试光强响应参数;

9、根据所述测试光强响应参数,以及预先获得的所述背接触电池的光强响应参数与所述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以使所述测试光强响应参数等于对应于所述标准光强的标准光强响应参数。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应关系的获得,包括:

11、通过量子效率测试仪的仪器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向所述背接触电池发出各个波长的光线;

12、通过所述量子效率测试仪检测所述背接触电池与各个波长的光线对应的测试响应参数;

13、根据与各个波长的光线对应的所述测试响应参数,确定所述对应关系。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量子效率测试仪的仪器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向所述背接触电池发出各个波长的光线之前,还包括:

15、使所述量子效率测试仪的仪器光源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线透过覆盖所述量子效率测试仪的校准器的迎光面的透光部件;

16、通过所述校准器检测各个波长的光线的实际光强;

17、根据所述实际光强校准所述仪器光源,以使所述仪器光源发出的各个波长的光线对应所述实际光强。

18、在一些实施例中,获得所述标准光强,包括:

19、使用所述测试光源透过覆盖参考太阳电池的迎光面的透光部件照射所述参考太阳电池;

20、检测所述参考太阳电池在所述测试光源照射下的测试光强响应参数;

21、根据所述测试光强响应参数,以及预先获得的所述参考太阳电池的光强响应参数与所述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的对应关系,调节所述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以使所述测试光强响应参数等于对应于所述标准光强的标准光强响应参数。

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调节后的所述测试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照射所述背接触电池,以测试所述背接触电池在所述标准光强下的性能参数后,还包括:

23、测试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特性;

24、根据所述吸收特性修正所述性能参数。

2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测试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特性,包括:

26、使用量子效率测试仪的仪器光源向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发出不同波长的光线;

27、检测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特性。

2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使用量子效率测试仪测试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特性前,还包括:

29、使用所述量子效率测试仪的仪器光源发出的不同波长的光线透过覆盖所述量子效率测试仪的校准器的迎光面的所述透光部件;

30、通过所述校准器检测各个波长的光线的实际光强;

31、根据所述实际光强校准所述仪器光源,以使所述仪器光源发出的各个波长的光线对应所述实际光强。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通过一透光压紧件压平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还包括:

33、通过封装组件安装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所述封装组件包括所述透光压紧件和围绕所述透光压紧件设置的封装边框,所述封装边框用于固定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边缘,所述透光压紧件用于贴合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的第二表面,以压平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所述第二表面背离所述第一表面。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透光部件和所述透光压紧件均为玻璃压紧件,所述玻璃压紧件对波长大于等于300纳米、小于等于1200纳米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0%。

35、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6、本申请提供的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首先使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一透光部件,透光部件与背接触电池上的透光压紧件的透光率相同;然后调节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以使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过透光部件后的光强等于标准光强;随后使用调节后的测试光源透过透光压紧件照射背接触电池,以测试背接触电池在标准光强下的性能参数。

37、由于调节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是对透过透光部件的光强进行调节,使其光强等于标准光强。而且透光部件与背接触电池上的透光压紧件的透光率相同。所以调节后的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过透光压紧件到达背接触电池时,光强等于标准光强,保证背接触电池的测试环境更加精准,进而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特征:

1.一种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所述背接触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均设置于第一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标准光强,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应关系的获得,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量子效率测试仪的仪器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向所述背接触电池发出各个波长的光线之前,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得所述标准光强,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调节后的所述测试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照射所述背接触电池,以测试所述背接触电池在所述标准光强下的性能参数后,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特性,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量子效率测试仪测试待测的所述背接触电池对不同波长的光线的吸收特性前,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调节后的所述测试光源透过所述透光压紧件照射所述背接触电池前,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部件和所述透光压紧件均为玻璃压紧件,所述玻璃压紧件对波长大于等于300纳米、小于等于1200纳米的光的透过率大于等于90%。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的测试方法,首先使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透过一透光部件,透光部件与背接触电池上的透光压紧件的透光率相同;然后调节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以使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过透光部件后的光强等于标准光强;随后使用调节后的测试光源透过透光压紧件照射背接触电池,以测试背接触电池在标准光强下的性能参数。由于调节测试光源的输出光强是对透过透光部件的光强进行调节,使其光强等于标准光强。而且透光部件与背接触电池上的透光压紧件的透光率相同。所以调节后的测试光源发出的光线在透过透光压紧件到达背接触电池时,光强等于标准光强,保证背接触电池的测试环境更加精准,进而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尧,柳伟,夏锐,陈达明,张学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