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40601发布日期:2023-04-06 09:48阅读:5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池,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


背景技术:

1、电池管理系统是动力电池的核心模块,用于对动力电池实施充电管理和放电管理,并用于对动力的电池进行状态估算。电池管理系统基于动力电池本身的电能工作,无论动力电池本身是否过放,其依然需要动力电池供电,从而因电池管理系统自身的功耗对动力电池造成不可逆损伤。目前的电池管理系统中的主控模块和电芯采集均衡模块虽然已经较低,但由于外围电路启动时多个电压功率输出单元是同时启动的,导致启动电流较大,给动力电池造成的负担较大,特别在已经过放时对动力电池的损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用于避免对动力电池造成损害。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现提出的方案如下:

3、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二光耦、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启动开关,还包括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其中:

4、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连接,用于在所述启动开关闭合并持续预设时长时向所述第一降压电路输出第一启动信号,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基于所述第一启动信号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一驱动电压;

5、所述第二降压电路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电压时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二驱动电压。

6、可选的,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六电容、第八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降压芯片。

7、可选的,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九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七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二降压芯片。

8、可选的,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降压电路,其中:

9、所述第三降压电路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二驱动电压时向所述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三驱动电压。

10、可选的,所述第三降压电路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二十五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七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三电容。

11、可选的,所述供电装置中包括防反接电路。

12、可选的,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一光耦和第二三极管。

13、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二光耦、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启动开关,还包括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第一降压电路基于启动开关的启动信号向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一驱动电压;第二降压电路与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驱动电压时向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二驱动电压。实现了多个驱动电压的分时输出,降低了对动力电池的冲击,从而避免了对动力电池造成损害。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一电阻、第四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二电阻、第二十三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四二极管、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第二光耦、第一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和启动开关,还包括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压电路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二十四电阻、第二十八电阻、第三十电阻、第三十四电阻、第六电容、第八电容、第十电容、第十二电容、第十六电容、第十八电容、第十九电容、第一电感和第一降压芯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降压电路包括第二十一电阻、第二十六电阻、第二十七电阻、第二十九电阻、第三十一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九电容、第十四电容、第十五电容、第十七电容、第二电感和第二降压芯片。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三降压电路,其中: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降压电路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第二十五电阻、第三十二电阻、第七电容、第十一电容和第十三电容。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装置中包括防反接电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反接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五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七电阻、第一光耦和第二三极管。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供电装置,包括按预设连接方式连接的多个电阻、多个电容、多个二极管、多个三极管、多个光耦和启动开关,还包括第一降压电路和第二降压电路,第一降压电路基于启动开关的启动信号向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一驱动电压;第二降压电路与第一降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用于在接收到第二驱动电压时向电池管理系统输出第二驱动电压。实现了多个驱动电压的分时输出,降低了对动力电池的冲击,从而避免了对动力电池造成损害。

技术研发人员:林海滨,贺盾,洪小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清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