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模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195118发布日期:2024-06-03 13:40阅读:15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模组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载的无线充电模组设有发射线圈,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设有接收线圈,当移动终端与无线充电模组配合之后,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通过电磁感应相互作用,进而实现对移动终端的充电。

2、通常采用风冷的方式对无线充电模组以及移动终端进行散热。然而,风冷方式存在以下缺陷:

3、风冷组件需布置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这就导致无线充电模组的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一侧必须预留足够的空间作为风道,该风道的存在拉长了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距离,导致磁损增大以及充电效率降低;另外,该风道还容易使外部异物(例如咖啡饮料等液体、面包薯片等食物残渣以及卡片等磁性物质)进入,带来额外的麻烦;还有,风道处于无线充电模组的用于接收移动终端的一侧,也即朝向驾驶者的一侧,风扇噪音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针对传统无线充电模组存在磁损增大、充电效率低以及外部异物容易进入等问题,提供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车辆。

2、其技术方案如下:

3、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包括:

4、发射线圈,所述发射线圈用于与移动终端配合进行充电;

5、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用于接触所述移动终端并传导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

6、半导体制冷器,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有冷端和热端,所述冷端与所述导热组件导热连接,以吸收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

7、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与所述热端和所述发射线圈均导热连接,且所述散热组件位于所述发射线圈的远离所述移动终端的一侧;

8、控制板,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发射线圈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电性连接。

9、上述无线充电模组,导热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组的外侧,当移动终端(例如手机、平板等)需要充电时,将移动终端放置于导热组件,使移动终端的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配合进行充电,充电过程中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通过导热组件传导至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以被冷端所吸收,而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所产生的热量以及发射线圈产生的热量均通过散热组件进行散发,从而实现移动终端以及发射线圈的冷却和散热;由于散热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组的内侧,处于外侧的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风噪的存在,同时,由于导热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无需预留风道空间,从而解决了因风道的存在使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距离较大而导致磁损增加、充电效率低的问题,另外,也不会产生外部异物进入风道的情况。

10、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热端和所述发射线圈均导热连接,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发射线圈的一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有多个并间隔平行设于所述散热板,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风扇能够产生朝向所述散热间隙的气流。

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设于所述散热板,且所述第一导热层位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所述发射线圈、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位于所述散热板的同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层与所述散热板导热连接。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还包括铁氧体,所述铁氧体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所述发射线圈之间。

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发射线圈的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导热板用于接触所述移动终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端;所述导热板设有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二导热部贯通设于所述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二导热部的位置与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导热部采用非金属导热材料制成。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导热部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导热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导热部。

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导热板并位于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侧,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导热连接。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有至少两个并环绕布置于所述发射线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导热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环绕所述第二导热部的外周设置,所述导热管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管与所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导热连接;或/和

19、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第二导热层,所述第二导热层铺设于所述导热板和所述导热管,所述半导体制冷器通过所述第二导热层与所述导热板和所述导热管导热连接。

20、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

21、上述车辆包括前述的无线充电模组,由于散热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组的内侧,处于外侧的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风噪的存在,同时,由于导热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无需预留风道空间,从而解决了因风道的存在使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距离较大而导致磁损增加、充电效率低的问题,另外,也不会产生外部异物进入风道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散热板和至少一个风扇,所述散热板与所述热端和所述发射线圈均导热连接,所述风扇位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发射线圈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翅片,所述散热翅片设有多个并间隔平行设于所述散热板,相邻的所述散热翅片之间形成散热间隙,所述风扇能够产生朝向所述散热间隙的气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第一导热层,所述第一导热层设于所述散热板,且所述第一导热层位于所述散热板的远离所述散热翅片的一侧;所述发射线圈、所述控制板和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位于所述散热板的同一侧并通过所述第一导热层与所述散热板导热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模组还包括铁氧体,所述铁氧体位于所述第一导热层和所述发射线圈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包括导热板,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发射线圈的远离所述散热板的一侧,所述导热板用于接触所述移动终端并将所述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传导至所述冷端;所述导热板设有第一导热部和第二导热部,所述第二导热部贯通设于所述第一导热部,所述第二导热部的位置与所述发射线圈的位置对应,且所述第二导热部采用非金属导热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形状与所述第二导热部的形状对应,所述第二导热部通过所述第一通孔设于所述第一导热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组件还包括导热管,所述导热管设于所述导热板并位于所述导热板的朝向所述半导体制冷器的一侧,所述导热板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导热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器设有至少两个并环绕布置于所述发射线圈的外周;所述第一导热部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环绕所述第二导热部的外周设置,所述导热管的形状与所述第一安装槽对应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导热板,所述导热管与所有的所述半导体制冷器均导热连接;或/和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无线充电模组。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模组及车辆,无线充电模组包括发射线圈、导热组件、半导体制冷器、散热组件和控制板;发射线圈用于与移动终端配合进行充电,导热组件用于接触移动终端并传导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半导体制冷器设有冷端和热端,冷端与导热组件导热连接,以吸收移动终端产生的热量,散热组件与热端和发射线圈均导热连接,且散热组件位于发射线圈的远离移动终端的一侧,控制板与发射线圈和半导体制冷器均电性连接。散热组件位于无线充电模组的内侧,处于外侧的驾驶者几乎感受不到风噪的存在,同时,导热组件与移动终端之间无需预留风道空间,解决了因风道的存在使发射线圈与接收线圈之间距离较大而导致磁损增加、充电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蔚来移动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