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76074发布日期:2023-04-18 23:05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配电柜,尤其涉及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发展和海洋资源开发和空间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对船用设备的需求不断提高。现代轮船,尤其是大型轮船,在航行过程中通常需要多个舱室协同完成航行控制。船舶主配电柜用于接收发电机组主电源,传输主电源电能,合理分配给各供电区域,并对各馈电线路进行控制、监视和保护。

2、在船舶的配电室与普通的配电室有不少差异,船舶配电室一般设置在船体内部,不像普通配电室只需将配电柜产生是热量通过传统风冷设置即可将其排出至自然环境中,船舶配电室处于船体内部,处于层层包围状态,配电柜产生的热量不便于排出至船体外部,现在技术中一般也只是将普通配电柜的散热装置运用至船舶配电柜上,效果不佳,很少有针对船舶上的配电柜设计的散热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利用船舶的自身环境,通过换热液体吸收配电柜产生的热量,利用循环泵使得吸收热量的换热液体移动至换热组件,此时即可立体利用海水对换热液体降温,以达到将配电柜产生热量转移至船体外部的效果。

2、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3、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包括多个柜板和抽屉,多个所述柜板对应组合形成柜体,且所述抽屉设置与所述柜体中,还包括循环组件和换热组件,所述底座中开设有空腔,所述循环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柜板中开设有蜿蜒的毛细通道,所述毛细通道中设有换热液体,所述毛细通道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柜板底部后与所述循环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通道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温度低于所述配电柜内部温度环境中,以进行热量交换。

4、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毛细通道设置于所述柜板靠近所述配电柜内腔的一侧。

5、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使得换热液体更加靠近配电柜内腔空间,更容易吸收配电柜内部产生的热量。

6、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第一多通管和第二多通管,所述第一多通管和第二多通管的分管均与所述柜板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多通管的分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毛细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多通管的主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多通管的主管连通,所述第二多通管的分管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毛细通道的另一端连通。

7、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循环泵、毛细通道、第一多通管、换热组件和第二多通管形成通路,循环泵用于驱动换热液体在毛细通道和换热组件之间循环,换热液体在毛细通道中时吸收配电柜中的热量,换热液体在换热组件中时释放热量,以达到将配电柜中的热量转移的效果。

8、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两个汇聚体和多个中空的散热部,所述汇集体一侧设置有汇聚口,所述汇集体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分开口,所述分开口均与所述汇集口连通,所述分开口与所述散热部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散热部设置于两个所述汇集体之间,且所述散热部的上下进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汇集体的分开口对应连通,两个所述汇集口分别与所述循环泵以及与所述第二多通管的主管连通。

9、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两个汇集体分别用于接收和输出换热液体,换热液体进入散热部后,外部冷却液接触散热部,吸收换热液体的热量,使得换热液体降温,当其进入毛细通道时可再次吸收配电柜产生的热量。

10、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散热部为中空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出口,所述散热板的进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汇集体的对应分开口连通,多个所述散热板均匀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汇集体之间,相邻的所述散热板之间留有可供冷却液穿过的空隙。

11、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当冷却液经过空隙时,冷却液接触散热板并进行热量交换,吸收散热板的热量,使得散热板中的换热液体降温。

12、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散热板左右两侧侧壁设有中空凸起,且所述中空凸起与所述散热板内腔连通,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13、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增大散热板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换热效果。

14、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散热部为中空的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两端的进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汇集体的对应分开口连通,所述散热筒与四周相邻的所述散热筒之间留有可供冷却液穿过的空隙。

15、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每个散热筒四周均有空隙以供冷却液经过,提高了散热效果。

16、上述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散热筒外周设有中空环状凸起,且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散热筒内腔连通,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17、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增大了冷却液与散热筒的接触面积,进一步增加散热效果。

18、综上所述,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9、本发明提供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中,通过循环泵驱动换热液体在毛细通道和换热组件之间往复运动,利用换热液体吸收配电柜中的热量,并通过换热组件将热量转移给冷却液,由于船舶处于海上,海水可作为最佳冷却液。本发明提供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具有能高效的将配电柜产生的热量转移至船体外部的效果。

20、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发明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的换热组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技术特征:

1.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包括底座(1)和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的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包括多个柜板(2)和抽屉,多个所述柜板(2)对应组合形成柜体,且所述抽屉设置与所述柜体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循环组件和换热组件,所述底座(1)中开设有空腔,所述循环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柜板(2)中开设有蜿蜒的毛细通道(3),所述毛细通道(3)中设有换热液体,所述毛细通道(3)的一端延伸至所述柜板(2)底部后与所述循环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连接,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毛细通道(3)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组件设置于温度低于所述配电柜内部温度环境中,以进行热量交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通道(3)设置于所述柜板(2)靠近所述配电柜内腔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组件包括循环泵和多通管,所述第一多通管和第二多通管的分管均与所述柜板(2)数量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多通管的分管分别与多个所述毛细通道(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多通管的主管与所述循环泵的一端连通,所述循环泵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组件的一端连通,所述换热组件的另一端与第二多通管的主管连通,所述第二多通管的分管分别与对应的所述毛细通道(3)的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组件包括两个汇聚体和多个中空的散热部(7),所述汇集体(4)一侧设置有汇聚口,所述汇集体(4)另一侧设置有多个分开口(6),所述分开口(6)均与所述汇集口(5)连通,所述分开口(6)与所述散热部(7)的数量一一对应,所述散热部(7)设置于两个所述汇集体(4)之间,且所述散热部(7)的上下进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汇集体(4)的分开口(6)对应连通,两个所述汇集口(5)分别与所述循环泵以及与所述第二多通管的主管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7)为中空的散热板,所述散热板两端分别设置有进出口,所述散热板的进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汇集体(4)的对应分开口(6)连通,多个所述散热板均匀间隔设置于两个所述汇集体(4)之间,相邻的所述散热板之间留有可供冷却液穿过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板左右两侧侧壁设有中空凸起,且所述中空凸起与所述散热板内腔连通,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7)为中空的散热筒,所述散热筒两端的进出口分别与两个所述汇集体(4)的对应分开口(6)连通,所述散热筒与四周相邻的所述散热筒之间留有可供冷却液穿过的空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筒外周设有中空环状凸起,且所述环状凸起与所述散热筒内腔连通,以增大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包括底座和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配电柜,所述配电柜包括多个柜板和抽屉,多个所述柜板对应组合形成柜体,且所述抽屉设置与所述柜体中,还包括循环组件和换热组件,所述底座中开设有空腔,所述循环组件设置于所述空腔中,所述柜板中开设有蜿蜒的毛细通道,所述毛细通道中设有换热液体,通过循环泵驱动换热液体在毛细通道和换热组件之间往复运动,利用换热液体吸收配电柜中的热量,并通过换热组件将热量转移给冷却液,由于船舶处于海上,海水可作为最佳冷却液。本发明提供的船舶配电柜高效散热系统具有能高效的将配电柜产生的热量转移至船体外部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文,叶义胜,唐学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瑞佳宏智能制造(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