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46544发布日期:2022-08-24 01:51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海上升压站产品的逐步成熟,降本减重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借助于陆上变电站的建站模式,模块化预制舱的建站模式正在逐步被引入。采用预制舱模式后,升压站上部组块的大部分结构均需要做到充分预制,极大化减少现场的工作量。
3.升压站预制舱顶部会涉及到安装一些户外天线及监测设备,需要部分现场从舱内到舱外,由于设备安装在顶部,此时一般会选择顶部出线的方式,从顶部出线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顶部出线位置的防火处理;二是:顶部出现位置的防水处理;三是:采用顶部出线,需要注意电缆安装施工的便利性。
4.对标于传统一体式的升压站结构,会在顶部采用弯勃的形式,实现顶部出现的防水和防火处理,但是这种方案存在较大的弊端,一是:对于防火功能方面,不能形成连续性的防火,在弯勃位置无法实现防火措施的处理,导致侧壁是不满足防火等级的;二是:电缆施工的不便利性,防火封堵模块会安装弯勃的最外侧,由于涉及到电缆的打弯半径和一定的防水高度,导致在施工过程中的线缆无法高效操作;三是,出舱位置处,无法实现与外部槽盒的有效对接,会造成一部分线缆外漏,易造成电缆的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
6.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包括电缆竖井、出线筒、出线封板,所述电缆竖井安装于预制舱内部,还包括电缆穿舱封堵模块,所述电缆竖井两侧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靠近电缆竖井一侧与预制舱顶板之间设置有工字件,所述出线筒一端抵靠在工字件表面且侧面与预制舱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穿舱封堵模块与出线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预制舱顶板上表面通过电缆槽盒支架设置有电缆槽盒,且电缆槽盒与水平面夹角为10-30
°
,所述电缆槽盒与出线筒侧壁连接,所述出线筒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件,所述出线封板位于出线筒顶部通过l型连接件与出线筒连接。
7.上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所述防火层为l型结构,所述防火层短边一端抵靠在出线筒内壁,所述防火层通过保温钉固定。
8.上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所述出线筒与l型连接件一体成型。
9.上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所述出线封板与l型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垫。
10.上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所述电缆槽盒与出线筒侧壁固定连接。
11.上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所述电缆电缆穿舱封堵模块位于防火层短边上方与出线筒测骨固定连接。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组合结构的工厂完全预制,减少现场的实施工作量;通过设置防溅水高度以及结构翻边结构,实现出线结构的高效防水;通过此结构可以实现较高的防火性能,同时实现了工厂内预制安装防火结构;此种结构具有较高的可扩展性,可满足不同尺寸和规格的舱室顶部电缆出线结构的组合,适用性强;此结构的应用,较高的实现现场电缆敷设的效率以及后期运维检修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放大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缆出线筒俯视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方向剖视图。
18.图中1.电缆竖井,2.电缆穿舱封堵模块,3.预制舱顶板,4.出线筒,5.出线封板,6.电缆,7.电缆槽盒,8.电缆槽盒支架,9.保温钉,10.防火层,11.工字件,12.l型连接件,13.防水胶垫。
具体实施方式
19.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20.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包括电缆竖井1、出线筒4、出线封板5、电缆穿舱封堵模块2,电缆竖井1安装于预制舱内部,电缆竖井1两侧设置有防火层10,防火层10靠近电缆竖井1一侧与预制舱顶板3之间设置有工字件11,出线筒4一端抵靠在工字件11表面且侧面与预制舱顶板3固定连接,电缆穿舱封堵模块2与出线筒4内壁固定连接,预制舱顶板3上表面通过电缆槽盒支架8设置有电缆槽盒7,电缆槽盒7与出线筒4侧壁连接,出线筒4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件12,出线封板5位于出线筒4顶部通过l型连接件12与出线筒4连接。
21.在本实施例中,防火层10为l型结构,防火层10短边一端抵靠在出线筒4内壁,并通过保温钉9固定。
22.在本实施例中,出线筒与l型连接件一体成型。
23.如图2所示,出线封板5与l型连接件12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垫13,其中防水胶垫13以氯丁橡胶为材质制备得到。
24.具体的,电缆槽盒7与出线筒4侧壁焊接或装配结构安装,待电缆6穿舱完成以后,此位置整体敷设防火泥和防火涂料,进步实现防火功能和防水功能。
25.在本实施例中,电缆穿舱封堵模块2的框架结构与出线筒4提前预制焊接处理,整
体焊接完成后与预制舱顶板3进行满焊处理,内侧与预制舱顶部结构采用满焊形式。
26.根据预制舱顶部布置设备的数量以及电缆6数量确定预制舱顶部设置的出线筒4的大小及规格,同时,根据溅水的高度(一般会选择300mm左右),合理确定出线筒4超出预制舱顶板的高度。
27.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包括电缆竖井、出线筒、出线封板,所述电缆竖井安装于预制舱内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穿舱封堵模块,所述电缆竖井两侧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靠近电缆竖井一侧与预制舱顶板之间设置有工字件,所述出线筒一端抵靠在工字件表面且侧面与预制舱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穿舱封堵模块与出线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预制舱顶板上表面通过电缆槽盒支架设置有电缆槽盒,所述电缆槽盒与出线筒侧壁连接,且电缆槽盒与水平面夹角为10-30
°
,所述出线筒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件,所述出线封板位于出线筒顶部通过l型连接件与出线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火层为l型结构,所述防火层短边一端抵靠在出线筒内壁,所述防火层通过保温钉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筒与l型连接件一体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出线封板与l型连接件之间设置有防水胶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槽盒与出线筒侧壁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电缆穿舱封堵模块位于防火层短边上方与出线筒测骨固定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上升压站预制舱舱顶电缆出线防火组合结构,包括电缆竖井、出线筒、出线封板、缆穿舱封堵模块,所述电缆竖井安装于预制舱内部,所述电缆竖井两侧设置有防火层,所述防火层靠近电缆竖井一侧与预制舱顶板之间设置有工字件,所述出线筒一端抵靠在工字件表面且侧面与预制舱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电缆穿舱封堵模块与出线筒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预制舱顶板上表面通过电缆槽盒支架设置有电缆槽盒,所述电缆槽盒与出线筒侧壁连接,所述出线筒顶端设置有L型连接件,所述出线封板位于出线筒顶部通过L型连接件与出线筒连接。本实用新型有效减少现场的实施工作量,实现了出线结构的高效防水、防火,适用性强,方便拆卸维修。修。修。


技术研发人员:许成波 王超 文斌 徐爱华 田丽丽 孙树兴 徐国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青岛特锐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1.28
技术公布日:2022/8/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