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压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823010发布日期:2022-10-14 23:32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压供电电路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输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2.目前电子产品的电子元件在工作时,一般通过适配器将市电的220v交流电变为低压直流电,再通过各种电源电路将低压直流电变为所需低压电压的直流电;目前一般电子电路的低压供电为正压供电,但也有不少电子电路采用负压供电;负压供电的电路设计一般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负压供电电路,电路结构简单,便于实现。
4.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设有电源芯片以及与电源芯片连接的外围电路,外围电路设有前电源输出端并对外输出pwm型波的正压电源,所述前电源输出端连接有变压器,并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有后电源输出端,且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匝数相同;次级线圈为异名端。
5.进一步地,所述外围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电源芯片设有反馈端,反馈端通过反馈电路与前电源输出端连接。
6.进一步地,电源芯片型号为:eml3190;电源芯片的输出端sw依次与变压器、前电源输出端连接;前电源输出端通过并联的c21、r6接地。
7.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2、电阻r13;前电源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12、电阻r13接地;电阻r12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的反馈端连接。
8.进一步地,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9。
9.进一步地,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1。
10.进一步地,输出端sw通过反向的二极管d2接地。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带有异名端的变压器,便可以实现对外负压供电,整体电路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文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14.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设有电源芯片以及与电源芯片连接的外围电路,外围电路设有前电源输出端并对外输出pwm型波的正压电源,所述前电源输出端连接有变压器,并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
圈连接有后电源输出端,且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匝数相同;次级线圈为异名端。
15.本技术方案对现有技术的电源电路进行改良,利用现有技术电源电路对外输出pwm型的正压电源,然后连接变压器,该变压器不改变电压大小,仅仅改变电压的方向,从而将正压电源变为负压电源;整体结构简单,实现方便。
16.进一步地,所述外围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电源芯片设有反馈端,反馈端通过反馈电路与前电源输出端连接。
17.设置反馈电路,可方便维持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18.进一步地,电源芯片型号为:eml3190;电源芯片的输出端sw依次与变压器、前电源输出端连接;前电源输出端通过并联的c21、r6接地。
19.如附图1所示,电源芯片通过输出端sw对外输出pwm型的17伏正压直流电,该直流电经过变压器的初级线圈以及流经并联的c21、r6;变压器进行电压反向;次级异名端对外输出-17伏的直流电。供电由正向电压变为负向电压。并联的c21、r6,对供电电压进行滤波处理,减少杂波。
20.进一步地,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2、电阻r13;前电源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12、电阻r13接地;电阻r12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的反馈端fb连接。
21.进一步地,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9。
22.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9对后电源输出端的电源输出滤波。
23.进一步地,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1。
24.二极管d1控制电压方向,保证输出为负压。
25.进一步地,输出端sw通过反向的二极管d2接地。
26.二极管d2保护电路,当输出电压较大,二极管d2击穿接地,停止对外输出。
27.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几种优选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上述实施例的相关启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替代性的改进和组合。


技术特征:
1.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设有电源芯片以及与电源芯片连接的外围电路,外围电路设有前电源输出端并对外输出pwm型波的正压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电源输出端连接有变压器,并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有后电源输出端,且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匝数相同;次级线圈为异名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围电路还包括反馈电路,电源芯片设有反馈端,反馈端通过反馈电路与前电源输出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电源芯片型号为:eml3190;电源芯片的输出端sw依次与变压器、前电源输出端连接;前电源输出端通过并联的c21、r6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馈电路包括串联的电阻r12、电阻r13;前电源输出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12、电阻r13接地;电阻r12的输出端与电源芯片的反馈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连接有并联的电阻r10、电容c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次级线圈的两端之间串联有二极管d1。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输出端sw通过反向的二极管d2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源输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负压供电电路。包括电源电路,电源电路设有电源芯片以及与电源芯片连接的外围电路,外围电路设有前电源输出端并对外输出PWM型波的正压电源,所述前电源输出端连接有变压器,并与变压器的初级线圈连接;所述变压器的次级线圈连接有后电源输出端,且初级线圈与次级线圈匝数相同;次级线圈为异名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带有异名端的变压器,便可以实现对外负压供电,整体电路结构简单。整体电路结构简单。整体电路结构简单。


技术研发人员:张洪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莞市庭丰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6.29
技术公布日:2022/10/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