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6981发布日期:2023-04-20 04:32阅读:52来源:国知局
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光伏,特别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架。


背景技术:

1、漂浮式光伏组件包括浮体和用于支撑固定光伏板的光伏板支座,目前市场上的漂浮式光伏组件的浮体和光伏板支座的连接结构复杂、连接件多,导致组装复杂,组装效率低。

2、因此,如何降低浮体和光伏板支座的连接结构的复杂度,以提升两者的组装效率,是需要本领域技术人员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板支座和浮体,所述连接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架设有卡槽部,所述卡槽部用于与所述光伏板支座的支撑梁过盈配合固定。

2、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槽部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止挡部、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壁板和所述第二止挡部分别用于与所述支撑梁相对的两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壁板和所述第一止挡部分别用于与所述支撑梁的底面和顶面接触配合。

3、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止挡部具有与所述支撑梁的顶面接触配合的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止挡部具有与所述支撑梁的侧面接触配合的第二配合面,所述第一配合面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面设有防滑结构。

4、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止挡部远离所述第一壁板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止挡部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之间形成卡口,所述第二止挡部远离所述第二壁板的一侧设有导引斜面,所述导引斜面的高端相比低端更靠近所述第一壁板。

5、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连接架还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设有连接孔,以通过所述连接孔和穿设于所述连接孔的紧固件与所述浮体固定连接。

6、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主板、第二主板和第三主板,所述第一主板的顶侧与所述第一壁板连接,所述第二主板的顶侧与所述第二壁板连接,所述第三主板连在所述第一主板的底侧和所述第二主板的底侧之间,所述连接孔设于所述第三主板。

7、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板的底侧相对顶侧向远离所述卡口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主板和所述第一主板的斜向一致。

8、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主板与所述第一壁板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二主板与所述第二壁板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一主板、第二主板、第三主板、第一壁板、第二壁板共同围合形成五边形结构。

9、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本体部还包括筋板,所述筋板设置在所述五边形结构内部,将所述五边形结构分隔形成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

10、光伏组件的连接架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筋板的顶侧与所述第一壁板的底侧连接,所述筋板和所述第一壁板共平面设置,所述筋板的底侧与所述第二主板连接,所述第二主板、筋板和第二壁板共同围合形成所述三角形结构。

11、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连接架连接浮体和光伏板支座时,由于连接架自身设有卡槽部,所以无需借助其他紧固件而直接利用该卡槽部就能实现连接架与光伏板支座的固定连接,因此,减少了紧固件的安装作业,所以使得浮体和光伏板支座的组装操作简化、组装效率提升。



技术特征:

1.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0)用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板支座和浮体(200),所述连接架(100)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架(100)设有卡槽部(101),所述卡槽部(101)用于与所述光伏板支座的支撑梁(300)过盈配合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部(101)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止挡部(1011)、第一壁板(1012)、第二壁板(1013)和第二止挡部(1014),所述第一壁板(1012)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014)分别用于与所述支撑梁(300)相对的两侧面接触配合,所述第二壁板(1013)和所述第一止挡部(1011)分别用于与所述支撑梁(300)的底面和顶面接触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011)具有与所述支撑梁(300)的顶面接触配合的第一配合面(1011a),所述第二止挡部(1014)具有与所述支撑梁(300)的侧面接触配合的第二配合面(1014b),所述第一配合面(1011a)和/或所述第二配合面(1014b)设有防滑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011)远离所述第一壁板(101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014)远离所述第二壁板(1013)的一侧之间形成卡口(a),所述第二止挡部(1014)远离所述第二壁板(1013)的一侧设有导引斜面(1014a),所述导引斜面(1014a)的高端相比低端更靠近所述第一壁板(1012)。

5.根据权利要求2-4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100)还包括本体部(102),所述本体部(102)设有连接孔(1021),以通过所述连接孔(1021)和穿设于所述连接孔(1021)的紧固件与所述浮体(200)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2)包括第一主板(1022)、第二主板(1023)和第三主板(1024),所述第一主板(1022)的顶侧与所述第一壁板(1012)连接,所述第二主板(1023)的顶侧与所述第二壁板(1013)连接,所述第三主板(1024)连在所述第一主板(1022)的底侧和所述第二主板(1023)的底侧之间,所述连接孔(1021)设于所述第三主板(1024)。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011)远离所述第一壁板(1012)的一侧和所述第二止挡部(1014)远离所述第二壁板(1013)的一侧之间形成卡口(a),所述第一主板(1022)的底侧相对顶侧向远离所述卡口(a)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主板(1023)和所述第一主板(1022)的斜向一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板(1022)与所述第一壁板(1012)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二主板(1023)与所述第二壁板(1013)呈预设夹角,所述第一主板(1022)、第二主板(1023)、第三主板(1024)、第一壁板(1012)、第二壁板(1013)共同围合形成五边形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部(102)还包括筋板(1025),所述筋板(1025)设置在所述五边形结构内部,将所述五边形结构分隔形成至少一个三角形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的连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1025)的顶侧与所述第一壁板(1012)的底侧连接,所述筋板(1025)和所述第一壁板(1012)共平面设置,所述筋板(1025)的底侧与所述第二主板(1023)连接,所述第二主板(1023)、筋板(1025)和第二壁板(1013)共同围合形成所述三角形结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用于连接所述光伏组件的光伏板支座和浮体,所述连接架为一体式结构,所述连接架设有卡槽部,所述卡槽部用于与所述光伏板支座的支撑梁过盈配合固定。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连接架连接浮体和光伏板支座时,由于连接架自身设有卡槽部,所以无需借助其他紧固件而直接利用该卡槽部就能实现连接架与光伏板支座的固定连接,因此,减少了紧固件的安装作业,所以使得浮体和光伏板支座的组装操作简化、组装效率提升。

技术研发人员:赵强,朱振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光水面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1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