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源控制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和储能电源。
背景技术:
1、一些类型的储能电源往往需要长时间放置,以备不时之需。
2、在储能电源关机时,内部的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状态,用于连通电池组和外部充放电电路的充放电开关保持闭合。在这种状态下储能电源的休眠功耗较大,长时间存储会导致储能电源掉电速度快。并且,由于休眠功耗的一直存在,长时间存放会导致储能电源电芯过放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和储能电源,以降低休眠功耗,避免储能电源电芯过放而损坏。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包括:
3、主控模块,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控制器、唤醒信号来源端和唤醒信号输出端,所述主控控制器分别连接所述唤醒信号来源端和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端,所述主控控制器根据所述唤醒信号来源端的第一唤醒信号,通过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端发送第二唤醒信号;
4、电池管理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唤醒信号输入端和充放电开关子模块,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分别连接所述唤醒信号输入端和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所述唤醒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端,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根据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导通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
5、欠压保护模块,所述欠压保护模块包括电池组电压获取子模块和保护决策子模块,所述保护决策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池组电压获取子模块获取的电池组电压,调整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用电状态;
6、其中,电池组向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供电。
7、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电池组正极连接端、电池组负极连接端、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正极连接端、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负极连接端和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正极连接端,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唤醒受控端连接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端,所述电池组正极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电源正极端、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正极连接端,所述电池组负极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电源负极端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负极连接端,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
8、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主控供电子模块,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电源正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正极连接端,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电源负极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负极连接端。
9、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主控供电子模块,欠压保护模块包括主控欠压保护模块和电池管理欠压保护模块;
10、所述主控欠压保护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供电受控端;
11、所述电池管理欠压保护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供电受控端。
12、可选的,所述保护决策子模块包括参考电压输出单元和比较器,所述参考电压输出单元的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参考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池组电压获取子模块的电池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电池电压输入端,所述主控欠压保护模块中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供电受控端,所述电池管理欠压保护模块中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供电受控端。
13、可选的,所述参考电压输出单元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14、可选的,所述比较器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15、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和模拟前端芯片,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和所述模拟前端芯片之间具有双向通信通道,所述模拟前端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受控端。
16、可选的,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主控供电子模块,所述唤醒信号来源端包括充电信号输入端和按键信号输入端,所述充电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控制器的充电信号接收端和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唤醒受控端,所述按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控制器的按键信号接收端。
17、可选的,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预充模块,所述预充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预充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
18、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储能电源,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电路。
1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根据唤醒信号来源端的第一唤醒信号导通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因此可以使充放电开关子模块在休眠时处于关断状态,只有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才处于导通状态,减少了休眠状态下的功耗。与此同时,欠压保护模块可以根据电池组电压调整所述主控模块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的用电状态,从而在电池组电压过低时将主控模块和电池管理模块的用电状态调整为关机状态。以此进一步降低休眠状态下的功耗,避免储能电源长时间存放导致的储能电源电芯过放损坏的问题。
1.一种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电池组正极连接端、电池组负极连接端、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正极连接端、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负极连接端和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正极连接端,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唤醒受控端连接所述唤醒信号输出端,所述电池组正极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的正极、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电源正极端、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电源输出正极连接端,所述电池组负极连接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组的负极、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电源负极端和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负极连接端,所述电池管理模块充电线路正极连接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主控供电子模块,欠压保护模块包括主控欠压保护模块和电池管理欠压保护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决策子模块包括参考电压输出单元和比较器,所述参考电压输出单元的参考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参考电压输入端,所述电池组电压获取子模块的电池组电压输出端连接所述比较器的电池电压输入端,所述主控欠压保护模块中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供电受控端,所述电池管理欠压保护模块中所述比较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池管理供电子模块的供电受控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电压输出单元包括低压差线性稳压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比较器包括运算放大器、第一分压电阻、第二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参考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负端,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池电压输入端,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正端,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子模块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和模拟前端芯片,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和所述模拟前端芯片之间具有双向通信通道,所述模拟前端芯片的控制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受控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主控供电子模块,所述唤醒信号来源端包括充电信号输入端和按键信号输入端,所述充电信号输入端分别连接所述主控控制器的充电信号接收端和所述主控供电子模块的唤醒受控端,所述按键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主控控制器的按键信号接收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管理模块还包括预充模块,所述预充模块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预充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充放电开关子模块的第二端。
10.一种储能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的储能电源控制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