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组件及联动光伏跟踪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78536发布日期:2023-04-20 07:09阅读:35来源:国知局
连接组件及联动光伏跟踪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尤其是一种连接组件及联动光伏跟踪支架。


背景技术:

1、目前市场上光伏跟踪支架系统为单个驱动器驱动单排支架进行旋转运动,时刻跟随太阳的运动轨迹进行转动,从而提高光伏组件的发电量;也有单个驱动器驱动多排支架进行旋转运动,多排支架方便安装于平整地势,不方便安装于存在坡度的地势。

2、鉴于此,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是本技术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组件及联动光伏跟踪支架,使两排光伏跟踪支架能够适应不同地势,连接组件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连接组件的零部件少、重量轻。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件一端的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两侧壁的第一连接轴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两侧壁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垂直。

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槽在第二方向w-w上的截面呈u型或凹型,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槽在第一方向h-h上的截面呈u型或凹型。

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基部、与所述基部的一端连接的一对第一板部及与所述基部的另一端连接的一对第二板部,一对第一板部沿第二方向w-w间隔设置,一对第二板部沿第一方向h-h间隔设置,所述基部和所述一对第一板部围成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基部和所述一对第二板部围成所述第二安装槽。

6、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板部、所述第二板部为折弯成型或铸铝成型。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基部包括第一子基部和第二子基部,一对所述第一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基部的同侧,一对所述第二板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基部的同侧,所述第一子基部背对所述第一板部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子基部背对所述第二板部的一侧焊接连接。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9、一种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主梁、用于支撑每个所述主梁的多个立柱及固定于所述主梁上且用于支撑光伏组件的檩条,所述联动光伏跟踪支架还包括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主梁的主动驱动装置以及安装于另一个所述主梁上的第一从动驱动装置,所述主动驱动装置具有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从动驱动装置具有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主动轴通过第一同步轴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同步轴与所述第一从动轴之间具有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同步轴与所述第一主动轴之间具有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之一转动连接所述的连接组件。

10、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主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主动轴,所述第一同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同步轴,和/或,

11、所述第一从动轴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从动轴,所述第一同步轴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同步轴。

12、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梁与所述檀条通过u型螺栓连接,所述檩条的底部设有加强件,所述加强件位于所述主梁和所述檩条之间,所述u型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加强件、所述檩条并与螺母锁紧。

13、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件包括顶板及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两侧的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上形成开口朝下且与所述主梁配合的凹槽。

14、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安装有所述主动驱动装置的所述主梁为主动旋转梁,安装有所述第一从动驱动装置的主梁为从动旋转梁,所述主动旋转梁上设有第二从动驱动装置,所述主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主动轴,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从动轴,所述第二主动轴与所述第二从动轴之间通过第二同步轴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从动旋转梁上还设有第三从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三从动驱动装置通过第三同步轴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三从动轴,所述第三从动驱动装置包括第四从动轴,所述第三同步轴与所述第三从动轴之间具有第三位置,所述第三同步轴与所述第四从动轴之间具有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中的至少之一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

1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组件使两排光伏跟踪支架能够适应不同地势;连接组件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连接组件的零部件少、重量轻。



技术特征: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401)、设于所述连接件(401)一端的第一安装槽(402)、设于所述连接件(401)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槽(403)、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02)相对两侧壁的第一连接轴(404)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403)相对两侧壁的第二连接轴(405),所述第一连接轴(404)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405)的轴线垂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02)在第二方向w-w上的截面呈u型或凹型,和/或,所述第二安装槽(403)在第一方向h-h上的截面呈u型或凹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401)包括基部(4011)、与所述基部(4011)的一端连接的一对第一板部(4012)及与所述基部(4011)的另一端连接的一对第二板部(4013),一对第一板部(4012)沿第二方向w-w间隔设置,一对第二板部(4013)沿第一方向h-h间隔设置,所述基部(4011)和所述一对第一板部(4012)围成所述第一安装槽(402),所述基部(4011)和所述一对第二板部(4013)围成所述第二安装槽(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部(4012)、所述第二板部(4013)为折弯成型或铸铝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部(4011)包括第一子基部(40111)和第二子基部(40112),一对所述第一板部(4012)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基部(40111)的同侧,一对所述第二板部(4013)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基部(40111)的同侧,所述第一子基部(40111)背对所述第一板部(4012)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子基部(40112)背对所述第二板部(4013)的一侧焊接连接。

6.一种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主梁(1)、用于支撑每个所述主梁(1)的多个立柱(2)及固定于所述主梁(1)上且用于支撑光伏组件(70)的檩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光伏跟踪支架还包括安装于其中一个所述主梁(1)的主动驱动装置(4)以及安装于另一个所述主梁(1)上的第一从动驱动装置(5),所述主动驱动装置(4)具有第一主动轴(41),所述第一从动驱动装置(5)具有第一从动轴(51),所述第一主动轴(41)通过第一同步轴(10)连接于所述第一从动轴(51),所述第一同步轴(10)与所述第一从动轴(51)之间具有第一位置,所述第一同步轴(10)与所述第一主动轴(41)之间具有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中的至少之一转动连接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动轴(41)设置于所述第二安装槽(403),所述第二连接轴(405)穿过所述第一主动轴(41),所述第一同步轴(10)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402),所述第一连接轴(404)穿过所述第一同步轴(10),和/或,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梁(1)与所述檩条(3)通过u型螺栓(50)连接,所述檩条(3)的底部设有加强件(60),所述加强件(60)位于所述主梁(1)和所述檩条(3)之间,所述u型螺栓(50)依次穿过所述加强件(60)、所述檩条(3)并与螺母锁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件(60)包括顶板(602)及垂直固定在所述顶板(602)两侧的侧板(603),两个所述侧板(603)上形成开口朝下且与所述主梁(1)配合的凹槽(601)。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安装有所述主动驱动装置(4)的所述主梁(1)为主动旋转梁(11),安装有所述第一从动驱动装置(5)的主梁(1)为从动旋转梁(12),所述主动旋转梁(11)上设有第二从动驱动装置(6),所述主动驱动装置(4)还包括第二主动轴(42),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6)包括第二从动轴(61),所述第二主动轴(42)与所述第二从动轴(61)之间通过第二同步轴(20)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联动光伏跟踪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旋转梁(12)上还设有第三从动驱动装置(7),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6)与所述第三从动驱动装置(7)通过第三同步轴(30)连接,所述第二从动驱动装置(6)还包括第三从动轴(62),所述第三从动驱动装置(7)包括第四从动轴(71),所述第三同步轴(30)与所述第三从动轴(62)之间具有第三位置,所述第三同步轴(30)与所述第四从动轴(71)之间具有第四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和所述第四位置中的至少之一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组件。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揭示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连接件、设于所述连接件一端的第一安装槽、设于所述连接件另一端的第二安装槽、设于所述第一安装槽相对两侧壁的第一连接轴及设于所述第二安装槽相对两侧壁的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连接轴的轴线垂直。本技术还揭示了一种联动光伏跟踪支架,使两排光伏跟踪支架能够使应不同地势,连接组件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连接组件的零部件少、重量轻。

技术研发人员:陈郭明,陈井强,杨颖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4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