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94109发布日期:2023-07-18 16:50阅读:6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1、箱式变电站具有组合灵活、便于运输、迁移、安装方便、施工周期短、无污染、免维护等优点,受到世界电力行业的重视。随着箱式变电站在电力行业内的不断应用,箱式变电站技术的设计朝着成本降低,新型工艺等方向不断更新发展。

2、目前,箱式变电站在配电方面的使用大多采用变压器独立成室的方式,其放大了变压器室空间但是可以方便高低压接线,造成了空间的浪费和成本的增加,有时候,箱式变电站中为了满足高压侧电缆的弯曲半径需要放大变压器室深度满足电缆弯曲要求,现有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容易造成材料的浪费,空间冗余,连接电缆长,发热量大影响器件稳定运行,面对这一问题现各箱变生产厂家的做法是要么改进内部主要元件结构,如低压柜,高压柜,变压器的大小,从而减少外形尺寸,要么对电缆进行安装时适度减小弯曲半径,但是这两种处理方式的局限是:箱变内部主要部件,如低压柜,高压柜,变压器,由于发展时间长,基本尺寸已经定型,可改进空间不大,以及电缆过度弯曲,会导致电缆发热,使用寿命降低,此外,现有变电站连接电缆时,由于高压电缆布置线路多,存在误触引发高压连接电缆头脱离或损坏的现象,若不及时处理将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出线结构来满足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出线结构,以解决现有箱式变电站内部高低压链接距离过长,连接不稳定,热损耗较大且布线麻烦等系列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箱式变电站,包括安装在变电站内部的低压配电柜、变压器本体与中压环网柜,所述变电站内还设有高压室和低压室,以及与所述高压室和低压室分别相对应的高压面板和低压面板,相邻的所述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还设有低压室隔板,相邻所述高压室之间还设有高压室隔板,所述高压面板与所述低压面板均安装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上,且所述变电站内还安装有用于高压电缆连接脱离时发出警示信息的蜂鸣器,所述低压配电柜内还设有低压铜母线。

4、优选地,所述高压面板与所述低压面板分别与所述高压室隔板及所述低压室隔板贴合,且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高压侧出线结构位于对应的所述高压面板上,全绝缘电缆自下而上连接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高压出线端与所述中压环网柜的接口。

5、优选地,所述高压侧出线结构包括高压侧出线套管,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设置于对应所述高压面板的底部,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高压引线电连接。

6、一种变压器出线结构,具体安装在上述的箱式变电站内,包括安装在低压面板上的多个低压出线套管,以及安装在高压面板上的多个高压侧出线套管,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直插式电缆头、高压连接电缆与高压肘型电缆头,所述高压肘型电缆头的一端用于水平连接电缆头,且同一相对位置上的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及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之间还连接有同一个弹簧,同一组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与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大小的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还包括与所述蜂鸣器位于同一并联电路中的电阻棒和导体电极。

7、优选地,所述高压肘型电缆头的一端用于水平连接高压输出电缆,所述高压输出电缆沿变压器本体与中压环网柜之间箱体底部弯折,将所述中压环网柜直接贴着高压室隔墙安装,所述高压输出电缆直接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高压侧出线端在对应的高压室内完成布线连接。

8、优选地,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的一端为圆台状,且对应位置上的所述直插式电缆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相适配的连接槽。

9、优选地,所述高压面板上还螺纹套接有套管,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套管内。

10、优选地,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套接在对应的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上,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套接所述套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磁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铁相互吸合,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上还套接有夹持环。

11、优选地,所述套管与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上还分别套接有固定盘和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套设在所述第一磁铁上,且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移动盘上。

12、优选地,所述电阻棒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盘相连接,所述导体电极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电阻棒的另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导体电极内,且所述导体电极与所述电阻棒的一端均连接有与所述蜂鸣器并联的导线。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4、上述方案中,通过设置变压器形成高低压面板,并与高低压隔室的隔板相连,缩小了变压器室空间,减少了高低压链接材料的使用,使得箱变整体外形缩小,变压器室不用考虑链接材料的防水方式,使得变压器结构设置更为灵活,解决现有箱式变电站内部高低压链接距离过长,连接不稳定,热损耗较大且布线麻烦的问题。

15、通过手持夹持环,将需要对接的直插式电缆头插接至高压侧出线套管内,并通过第一磁铁与第二磁铁的吸附作用,保持高压侧出线套管及直插式电缆头之间的相对固定,当对接多条高压电缆线路时,一旦因误触造成高压侧出线套管与直插式电缆头发生意外脱离,直插式电缆头带动移动盘向一侧移动,进而带动电阻棒移动,使得电阻棒所在电路的电阻值变大,这样一来,蜂鸣器所在的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变大,从而使得蜂鸣器能够跟随直插式电缆头的持续移动逐渐发出更大的声音提示,及时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避免误触引发高压连接电缆头脱离或损坏,提高了变压器出线结构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变电站内部的低压配电柜、变压器本体与中压环网柜,所述变电站内还设有高压室和低压室,以及与所述高压室和低压室分别相对应的高压面板和低压面板,相邻的所述高压室和低压室之间还设有低压室隔板,相邻所述高压室之间还设有高压室隔板,所述高压面板与所述低压面板均安装在所述变压器本体上,且所述变电站内还安装有用于高压电缆连接脱离时发出警示信息的蜂鸣器,所述低压配电柜内还设有低压铜母线;

2.一种变压器出线结构,具体安装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内,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低压面板上的多个低压出线套管,以及安装在高压面板上的多个高压侧出线套管,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直插式电缆头、高压连接电缆与高压肘型电缆头,所述高压肘型电缆头的一端用于水平连接电缆头,且同一相对位置上的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及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之间还连接有同一个弹簧,同一组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与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大小的控制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蜂鸣器位于同一并联电路中的电阻棒和导体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肘型电缆头的一端用于水平连接高压输出电缆,所述高压输出电缆沿变压器本体与中压环网柜之间箱体底部弯折,将所述中压环网柜直接贴着高压室隔墙安装,所述高压输出电缆直接从所述变压器本体的高压侧出线端在对应的高压室内完成布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的一端为圆台状,且对应位置上的所述直插式电缆头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相适配的连接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面板上还螺纹套接有套管,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滑动套设在对应的所述套管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铁固定套接在对应的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上,所述第二磁铁固定套接所述套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一磁铁与对应的所述第二磁铁相互吸合,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上还套接有夹持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与所述直插式电缆头上还分别套接有固定盘和移动盘,所述移动盘套设在所述第一磁铁上,且所述弹簧套设在所述高压侧出线套管上,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对应的所述固定盘与所述移动盘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电阻棒的一端与所述移动盘相连接,导体电极固定安装在所述固定盘上,所述电阻棒的另一端滑动套设在所述导体电极内,且所述导体电极与所述电阻棒的一端均连接有与所述蜂鸣器并联的导线。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及变压器出线结构,属于电力设备领域;包括安装在变电站内部的低压配电柜、变压器本体与中压环网柜,还包括安装在低压面板上的多个低压出线套管,以及安装在高压面板上的多个高压侧出线套管,高压侧出线套管的一端依次连接有直插式电缆头、高压连接电缆与高压肘型电缆头,同一组高压侧出线套管与直插式电缆头之间还设有用于控制蜂鸣器发出声音大小的控制组件,控制组件包括相适配的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还包括与蜂鸣器位于同一并联电路中的电阻棒和导体电极。本技术通过直插式电缆头等设置,解决了现有箱式变电站内部高低压链接距离过长,连接不稳定,热损耗较大且布线麻烦等系列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凌,高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靠智能输电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