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02767发布日期:2023-03-17 22:37阅读:3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光伏发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


背景技术:

2.适用于光伏发电站工程的地形主要以平原和丘陵为主,随着建设光伏电站的场地趋近开始饱和,一些复杂场址地如山地、丘陵等,正成为光伏电站建设的重要用地;由于山地、丘陵场景存在场地起伏较大、交通运输不变,大型机械进场施工困难的难题,现有的山地光伏柔性技术对于运输、施工及地貌适应性等尚不能较好地兼顾和满足,制约了柔性支架光伏电站的建设;例如专利号为“cn20898687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该山地光伏柔性支架通过设置支腿以及支撑装置内部的伸缩杆,使得装置能够在山地中,倾斜角度为30
°
又遭遇强风的天气下稳固使用,提高了装置的稳定性,避免装置倾倒受损,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但是整体装置依然体积较大,运输不便,且在山地复杂地形中,难以对多变的地形和坡面角度进行适应;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柔性光伏技术难以有效兼顾山地环境运输、施工及地貌适应性多种需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模块化拆装,布设难度小,运输便利性强,且可以有效应对山地不同坡面角度的安装环境的特点。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包括桁架模块单元,桁架模块单元底部与安装面连接;桁架模块单元顶部连接有顶部模块单元,顶部模块单元一端与柔性支架索连接,柔性支架索表面连接有光伏组件;桁架模块单元的立柱侧表面套设有锚定机构,锚定机构通过锚索与坡面连接。
5.优选地,桁架模块单元和顶部模块单元均为桁架结构,桁架模块单元可设置多个,多个桁架模块单元与顶部模块单元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6.优选地,锚定机构包括u型板,u型板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形的夹板,夹板与桁架模块单元的立柱抵触配合。
7.进一步地,夹板的尺寸与桁架结构的立柱尺寸相适应,可以确保l形的拐角处与立柱的拐角处紧密贴合,夹持后没有空隙松动。
8.优选地,u型板侧表面连接有调节螺栓,调节螺栓端部与夹板转动连接;调节螺栓与u型板侧壁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
9.优选地,u型板内壁转动连接有锚板,锚板内部开槽,槽内安装多个多孔锚具,锚索一端与多孔锚具连接,另一端与坡面植入的锚筋挂接。
10.进一步地,锚筋提前植入坡面适宜的位置,通过挂具与锚索挂接。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2.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部件的运输、施工及地貌适应性问题;通过设置模块化的桁架结构边锚,可以有效为山地施工环境提供良好的运输便利性;通过设置了角度可调,且整体可拆卸的锚定机构,可以满足不同角度和形状的坡面锚定需求,进一步增强了边锚整体框架的抗拉性能。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施工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5.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锚定机构的俯视示意图;
16.图中附图标记为:桁架模块单元1,顶部模块单元2,柔性支架索3,光伏组件4,锚定机构5,u型板51,夹板52,调节螺栓53,锁紧螺母54,锚板55,多孔锚具56,锚索6。
具体实施方式
17.如图1~图3中,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包括桁架模块单元1,桁架模块单元1底部与安装面连接;桁架模块单元1顶部连接有顶部模块单元2,顶部模块单元2一端与柔性支架索3连接,柔性支架索3表面连接有光伏组件4;桁架模块单元1的立柱侧表面套设有锚定机构5,锚定机构5通过锚索6与坡面连接。
18.进一步地,锚定机构5可设置多个。
19.优选地,桁架模块单元1和顶部模块单元2均为桁架结构,桁架模块单元1可设置多个,多个桁架模块单元1与顶部模块单元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20.进一步地,桁架结构的立柱可选用槽钢或角钢作为杆件;桁架内部腹杆体系不局限于十字型交叉型,也可为人字形或八字型。
21.优选地,锚定机构5包括u型板51,u型板51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形的夹板52,夹板52与桁架模块单元1的立柱抵触配合。
22.进一步地,夹板52的尺寸与桁架结构的立柱尺寸相适应,可以确保l形的拐角处与立柱的拐角处紧密贴合,夹持后没有空隙松动。
23.优选地,u型板51侧表面连接有调节螺栓53,调节螺栓53端部与夹板52转动连接;调节螺栓53与u型板51侧壁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54。
24.进一步地,同一侧的锁紧螺母54设置不少于2个,避免自松动。
25.优选地,u型板51内壁转动连接有锚板55,锚板55内部开槽,槽内安装多个多孔锚具56,锚索6一端与多孔锚具56连接,另一端与坡面植入的锚筋挂接。
26.进一步地,锚筋提前植入坡面适宜的位置,通过挂具与锚索6挂接。
27.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28.使用时,将边锚整体分体成杆件进行运输,运输至预定施工位置后进行组装;根据需要的建设高度,可以增加桁架模块单元1的数量,并且选用多组锚定机构5与边坡进行锚固。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模块单元(1),桁架模块单元(1)底部与安装面连接;桁架模块单元(1)顶部连接有顶部模块单元(2),顶部模块单元(2)一端与柔性支架索(3)连接,柔性支架索(3)表面设置光伏组件(4);桁架模块单元(1)的立柱侧表面套设有锚定机构(5),锚定机构(5)通过锚索(6)与坡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模块单元(1)和顶部模块单元(2)均为桁架结构,桁架模块单元(1)可设置多个,多个桁架模块单元(1)与顶部模块单元(2)之间通过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定机构(5)包括u型板(51),u型板(51)内壁两侧均滑动连接有l形的夹板(52),夹板(52)与桁架模块单元(1)的立柱抵触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51)侧表面连接有调节螺栓(53),调节螺栓(53)端部与夹板(52)转动连接;调节螺栓(53)与u型板(51)侧壁之间设置有锁紧螺母(54)。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型板(51)内壁转动连接有锚板(55),锚板(55)内部开槽,槽内安装多个多孔锚具(56),锚索(6)一端与多孔锚具(56)连接,另一端与坡面植入的锚筋挂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地光伏柔性支架边锚结构,包括桁架模块单元,桁架模块单元底部与安装面连接;桁架模块单元顶部连接有顶部模块单元,顶部模块单元一端与柔性支架索连接,柔性支架索表面连接有光伏组件;桁架模块单元的立柱侧表面套设有锚定机构,锚定机构通过锚索与坡面连接。该装置解决了现有柔性光伏技术难以有效兼顾山地环境运输、施工及地貌适应性多种需求的问题,具有结构简单、模块化拆装,布设难度小,运输便利性强,且可以有效应对山地不同坡面角度的安装环境的特点。山地不同坡面角度的安装环境的特点。山地不同坡面角度的安装环境的特点。


技术研发人员:熊仁树 薛洋洋 陈富来 冯飞 叶海桑 高世聪 王龙海 潘卓群 杜新健 娄会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7
技术公布日:2023/3/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