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组装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机组装模具。
背景技术:2.电机包括转子、外壳(包括已经安装好的磁性极块)、碳刷盘端和输出轴端盖。其中,输出轴端盖与轴承为紧配合,碳刷盘端通过一个弹簧垫圈压住轴承。由于在电机的组装过程中需要虑到碳刷盘端与轴承的活动性,及输出轴端盖与轴承的紧配合。
3.例如中国专利cn103273451b公开了一种电机组装用模具,该专利中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快速、有效、简单的完成电机的组装,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4.然而现有的电机组装模具中,实现的都是电机外部的对位,使电机从外部对位中看是正确的,没有监测装置判断内部是否摆正,然而内部的转子可能会出现歪斜状,从而使电机出现问题,因此,提出一种电机组装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5.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机组装模具。
6.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电机组装模具, 包括用于卡接电机的底座、用于电机进行组装的上模和下模、用于限位上模及下模对位的工装、电机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检测内部卡接对位正确的监测装置,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下模,且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且底座的侧端设置有工装,且上模以及下模的侧端设置有滑动块,且上模的内部设置有转子,且下模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
7.上模与下模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且滑动块与工装的侧端活动卡接在一起。
8.作为优选,监测装置包括检测口、检测杆、限位板、挡板以及弹簧,下模的四个方向的外壁上开设有检测口,且检测杆活动插接在检测口的内壁上,且四个检测杆相趋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且四个检测杆上靠近检测口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且挡板位于检测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且挡板的一端与下模的内壁上通过弹簧活动连接在一起。
9.作为优选,下模的底面上对应四个检测杆的方向开设有滑槽,且限位板的下端与滑槽活动卡接在一起。
10.作为优选,四个限位板呈向外倾斜状设置,且四个限位板与转子活动夹持在一起。
11.作为优选,四个限位板相互卡接在一起的面积小于转子的底面面积,且限位板卡接转子的位置与检测杆与检测口相持平相互对应在一起。
12.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3.1、该电机组装模具利用上模对下模的卡接,通过工装确定上下模对位摆正后,利用监测装置可以判断内部的转子在下模中是否摆正,可以通过监测装置提高电机的组合成功率,防止电机出现问题。
14.2、该电机组装模具通过监测装置利用所有的检测杆与检测口是否持平来判断电机内部的摆正情况。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子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监测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底座;2、上模;3、下模;4、工装;5、滑动块;6、转子;7、监测装置; 8、检测口;9、检测杆;10、限位板;11、挡板;12、弹簧;13、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20.请参阅图1-图3,一种电机组装模具,包括用于卡接电机的底座1、用于电机进行组装的上模2和下模3、用于限位上模及下模对位的工装4、电机内部转动的转子6以及检测内部卡接对位正确的监测装置7,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下模3,且下模3的上方设置有上模2,且底座1的侧端设置有工装4,且上模2以及下模3的侧端设置有滑动块5,且上模3的内部设置有转子6,且下模3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7,利用底座1与下模3相卡接在一起,然后利用上模2与下模3之间通过滑动块5在工装4上对位相互卡接在一起,并且上模2利用转子6对下模3的内部进行卡接,利用监测装置7对转子6是否摆正进行判断,防止电机组装时出现问题。
21.上模2与下模3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且滑动块5与工装4的侧端活动卡接在一起,上模2与下模3通过卡接在一起组成电机,并且两个通过滑动块5在工装4上进行滑动,使上模2与下模3之间对位正确。
22.监测装置7包括检测口8、检测杆9、限位板10、挡板11以及弹簧12,下模3的四个方向的外壁上开设有检测口8,且检测杆9活动插接在检测口8的内壁上,且四个检测杆9相趋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且四个检测杆9上靠近检测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1,且挡板11位于检测杆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2,且挡板11的一端与下模3的内壁上通过弹簧12活动连接在一起,监测装置7通过转子6通过上模2的下压使转子6 卡接在限位板10之间,利用限位板10向外的移动,使检测杆9与检测口8相平,判断转子6是否摆正,并利用挡板11与内壁之间通过弹簧12使转子6无下压后返回原样。
23.下模3的底面上对应四个检测杆9的方向开设有滑槽13,且限位板10的下端与滑槽 13活动卡接在一起,利用下模3的下端开设滑槽13,并且利用限位板10在滑槽13中进行移动,防止限位板10出现位移上的偏差。
24.板10的倾斜状,使转子6下压时,通过限位板10的张开,使限位板10向外进行移动。
25.四个限位板10相互卡接在一起的面积小于转子6的底面面积,且限位板10卡接转子 6的位置与检测杆9与检测口8相持平相互对应在一起,利用限位板10在无下压力时,合成的面积小于转子6的面积,使转子6下压后可以使限位板10向各自的方向进行位移,使限位板10对转子6的包裹。
2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利用底座1与下模3相卡接在一起,然后利用上模2与下模 3之间通过滑动块5在工装4上对位相互卡接在一起,并且上模2利用转子6对下模3的内部进
行卡接,利用监测装置7对转子6是否摆正进行判断,防止电机组装时出现问题,上模2与下模3通过卡接在一起组成电机,并且两个通过滑动块5在工装4上进行滑动,使上模2与下模3之间对位正确,监测装置7通过转子6通过上模2的下压使转子6卡接在限位板10之间,利用限位板10向外的移动,使检测杆9与检测口8相平,判断转子6 是否摆正,并利用挡板11与内壁之间通过弹簧12使转子6无下压后返回原样,利用下模 2的下端开设滑槽13,并且利用限位板10在滑槽13中进行移动,防止限位板10出现位移上的偏差,通过限位板10的张开,使限位板10向外进行移动,利用限位板10在无下压力时,合成的面积小于转子6的面积,使转子6下压后可以使限位板10向各自的方向进行位移,使限位板10对转子6的包裹。
27.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1.一种电机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卡接电机的底座(1)、用于电机进行组装的上模(2)和下模(3)、用于限位上模及下模对位的工装(4)、电机内部转动的转子(6)以及检测内部卡接对位正确的监测装置(7),所述底座(1)的上端设置有下模(3),且下模(3)的上方设置有上模(2),且底座(1)的侧端设置有工装(4),且上模(2)以及下模(3)的侧端设置有滑动块(5),且上模(2)的内部设置有转子(6),且下模(3)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7);所述上模(2)与下模(3)之间相互卡接在一起,且滑动块(5)与工装(4)的侧端活动卡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7)包括检测口(8)、检测杆(9)、限位板(10)、挡板(11)以及弹簧(12),下模(3)的四个方向的外壁上开设有检测口(8),且检测杆(9)活动插接在检测口(8)的内壁上,且四个检测杆(9)相趋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板(10),且四个检测杆(9)上靠近检测口(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1),且挡板(11)位于检测杆(9)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弹簧(12),且挡板(11)的一端与下模(3)的内壁上通过弹簧(12)活动连接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3)的底面上对应四个检测杆(9)的方向开设有滑槽(13),且限位板(10)的下端与滑槽(13)活动卡接在一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限位板(10)呈向外倾斜状设置,且四个限位板(10)与转子(6)活动夹持在一起。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机组装模具,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限位板(10)相互卡接在一起的面积小于转子(6)的底面面积,且限位板(10)卡接转子(6)的位置与检测杆(9)与检测口(8)相持平相互对应在一起。
技术总结一种电机组装模具,涉及电机组装技术领域,包括用于卡接电机的底座、用于电机进行组装的上模和下模、用于限位上模及下模对位的工装、电机内部转动的转子以及检测内部卡接对位正确的监测装置,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下模,且下模的上方设置有上模,且底座的侧端设置有工装,且上模以及下模的侧端设置有滑动块,且上模的内部设置有转子,且下模的内部设置有监测装置,该电机组装模具利用上模对下模的卡接,通过工装确定上下模对位摆正后,利用监测装置可以判断内部的转子在下模中是否摆正,可以通过监测装置提高电机的组合成功率,防止电机出现问题,通过监测装置利用所有的检测杆与检测口是否持平来判断电机内部的摆正情况。口是否持平来判断电机内部的摆正情况。口是否持平来判断电机内部的摆正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黄哲学 孙斌杰 李兆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嵊州市玖和机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01
技术公布日:202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