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逆变器机箱、逆变器以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0360发布日期:2023-07-27 20:5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逆变器机箱、逆变器以及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力,尤其涉及一种逆变器。


背景技术:

1、通常,功率的大小影响逆变器机箱的大小,常见的逆变器机箱根据不同的功率,其大小、重量,散热要求往往具有差别。

2、例如其中一种储能逆变器,将交流电转换成直流电储存在蓄电池内,当发生断电的情况后,逆变器再将蓄电池内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供用户使用,能够为用户提供电网电能与蓄电池电能之间的双向转换。目前,储能逆变器技术相对还未足够成熟,主要以产品实现功能研发为主,对于成本考量并不重视,所以目前现有的储能逆变器不管是在重量、还是成本上都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的逆变器机箱布局结构。

2、为了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3、一种逆变器机箱,包括:机箱壳体、电感盒、散热器和功率板,其中,所述电感盒安装于所述散热器边侧,所述功率板包括热源集中区,所述热源集中区用于集中布置热源组件,所述热源集中区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相对,所述热源集中区面积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面积相适配。

4、其中,所述散热器的基板与机箱壳体的背板相对,机箱壳体背板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热源组件相适配,所述热源组件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镂空部与所述散热器基板连接。基于此实现有效的散热。

5、基于上述逆变器机箱,提出一种逆变器,该逆变器采用所述逆变器机箱安装。

6、基于上述逆变器,提出一种储能系统,包括蓄电池组件,所述蓄电池组件与所述逆变器相连接。

7、本方案所提供的结构布局设计,将功率板上的热源组件均匀集中分布在一块区域,减小与之相对的散热器的体积。改进后的逆变器机箱重量轻,体积小,成本低。



技术特征:

1.一种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包括:机箱壳体、电感盒、散热器和功率板,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与机箱壳体的背板相对,机箱壳体背板有镂空部,所述镂空部与热源组件相适配,所述热源组件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镂空部与所述散热器基板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热源组件相适配地设置有导热部,所述导热部的两个面分别与所述散热器和所述热源组件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包括第一电感盒和第二电感盒,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第一电感盒和所述第二电感盒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靠近散热器一侧设有散热齿片,所述散热齿片的延伸方向和散热器的齿片延伸方向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感盒内填充有散热硅胶。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感盒和所述第二电感盒结构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4或7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逆变器机箱还包括风道板和风扇,所述散热器被所述风道板包裹在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板上部两侧壁各设有出风口。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逆变器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的齿厚为1mm-2mm,所述散热器基板厚度为6mm-10mm。

11.一种逆变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至10任意一项所述逆变器机箱安装。

12.一种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蓄电池组件,所述蓄电池组件与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器相连接。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一种逆变器机箱、逆变器以及储能系统,涉及逆变器技术领域,逆变器机箱包括机箱壳体、电感盒、散热器和功率板,其中,所述电感盒安装于所述散热器边侧,所述功率板包括热源集中区,所述热源集中区用于集中布置热源组件,所述热源集中区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相对,所述热源集中区面积与所述散热器的基板面积相适配。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小型化的逆变器机箱布局结构,在逆变器重量、体积和生产成本上具有明显优势。

技术研发人员:秦海波,肖永利,侯坚,孔建,周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艾罗网络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1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