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717624发布日期:2023-04-05 14:26阅读:45来源:国知局
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线槽改装、安装维护及电缆敷设,具体涉及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


背景技术:

1、目前变电站检修作业中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设置临时电源箱,当涉及交叉作业用电的情况时,就会不可避免的出现临时电源箱与检修电源箱之间电缆上下交叉的现象,这对施工单位安全作业安全存在一定的隐患。

2、虽然使用传统的电缆过线板能够避免电缆在敷设时的错乱摆放,但是目前的电缆过线板并不适用于变电站维修作业中电缆上下交叉情况下的分隔错位,当有车辆不注意压过变电站检修作业中的上下层交叉电缆时可能导致交叉电缆皮损坏,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不同电缆之间内部线的短接,进而能造成正在使用的电气设备过电压而损坏,同时对人身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还容易由此耽误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够上下升降以及便捷转动调节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

3、(二)技术方案

4、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包括过线板一,所述过线板一内呈横向等间距布设有三个线槽一,所述过线板一顶端中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内开设有螺槽,所述螺槽内固定有螺杆,所述螺杆顶端连接有用于固定上层电缆的过线板二,所述过线板二内呈横向均布有三个线槽二,所述过线板二顶端固定有警示标贴。

5、进一步的,所述线槽一成型于所述过线板一上,所述过线板一位于所述线槽一处采用中空结构。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槽一主要用于实现变电站维修作业中下层电缆的分隔排布。

7、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座与所述过线板一焊接,所述连接轴承的外圈与所述转动座插接。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能够实现所述转动座在所述过线板一上的可靠安装固定。

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轴承的内圈与所述螺套插接,所述螺槽成型于所述螺套上。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轴承能够确保所述螺套在水平方向上的360°转动,这样设计当所述过线板二的高度调节好后,在所述连接轴承的作用下可以实现所述过线板二在水平方向上的便捷转动。

11、进一步的,所述螺杆与所述螺槽旋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过线板二焊接。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通过使工作人员一手握持所述过线板二,另一只手转动所述螺套,以便将所述螺杆由所述螺套内便捷伸出,从而实现所述过线板一以及所述过线板二之间间距的调节。

13、进一步的,所述线槽二成型于所述过线板二,所述过线板二以及所述过线板一均采用梯形结构。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线槽二用于实现变电站维修作业中上层电缆的分隔排布。

15、进一步的,所述警示标贴为三色条纹式的警示用标贴,所述警示标贴与所述过线板二粘接。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警示标贴的作用下能够对过往车辆以及行人进行提示,从而避免过往车辆以及行人误碰到变电站维修作业中的交叉电缆。

17、(三)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为解决现有的电缆过线板虽然能够避免电缆在敷设时的错乱摆放,但是目前的电缆过线板并不适用于变电站维修作业中电缆上下交叉情况下的分隔错位,当有车辆不注意压过变电站检修作业中的上下层交叉电缆时可能导致交叉电缆皮损坏,严重者还可能导致不同电缆之间内部线的短接,进而能造成正在使用的电气设备过电压而损坏,同时对人身安全也存在一定的隐患,还容易由此耽误施工进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线板一、过线板二、螺杆、螺套、转动座以及连接轴承的配合设计,能够在变电站维修作业中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实现过线板一以及过线板二之间的便捷升降以及转动换位,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变电站维修作业中上下层电缆的合理交叉差布设需求,避免变电站维修作业中因上下层电缆直接交叉而存在损坏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变电站维修作业的安全性,确保了变电站维修作业的施工进度。



技术特征:

1.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包括过线板一(3),所述过线板一(3)内呈横向等间距布设有三个线槽一(5),所述过线板一(3)顶端中部安装有转动座(4),所述转动座(4)内通过连接轴承(10)连接有螺套(6),所述螺套(6)内开设有螺槽(9),所述螺槽(9)内固定有螺杆(7),所述螺杆(7)顶端连接有用于固定上层电缆的过线板二(2),所述过线板二(2)内呈横向均布有三个线槽二(8),所述过线板二(2)顶端固定有警示标贴(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一(5)成型于所述过线板一(3)上,所述过线板一(3)位于所述线槽一(5)处采用中空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4)与所述过线板一(3)焊接,所述连接轴承(10)的外圈与所述转动座(4)插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承(10)的内圈与所述螺套(6)插接,所述螺槽(9)成型于所述螺套(6)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杆(7)与所述螺槽(9)旋接,所述螺杆(7)与所述过线板二(2)焊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槽二(8)成型于所述过线板二(2),所述过线板二(2)以及所述过线板一(3)均采用梯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警示标贴(1)为三色条纹式的警示用标贴,所述警示标贴(1)与所述过线板二(2)粘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可移动式双层三线槽电缆过线板,包括过线板一,所述过线板一内呈横向等间距布设有三个线槽一,所述过线板一顶端中部安装有转动座,所述转动座内通过连接轴承连接有螺套,所述螺套内开设有螺槽,所述螺槽内固定有螺杆。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通过线板一、过线板二、螺杆、螺套、转动座以及连接轴承的配合设计,能够在变电站维修作业中根据实际使用需要实现过线板一以及过线板二之间的便捷升降以及转动换位,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能够满足变电站维修作业中上下层电缆的合理交叉差布设需求,避免变电站维修作业中因上下层电缆直接交叉而存在损坏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变电站维修作业的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士刚,郝建国,张瑞,杨士成,田卓,张亚飞,李旭东,贾鹏辉,韩鹏,吴俊锋,刘忠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