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00669发布日期:2023-05-17 17:18阅读: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板,具体为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2、目前小区内以及市面上太阳能光伏板安装支架大都为固定角度安装,即使有部分技术公开有旋转调节支架进行安装,但是,现有支架设计较为复杂,整体灵活性较差,调控精度低,调节不方便。

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cn208904939u的中国
技术实现要素:
,公开了一种屋顶光伏板角度调节支架,包括枢接于屋顶表面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端枢接于屋顶表面,所述支撑杆下方设有升降装置,所述支撑杆之间架设有若干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一端铰接有第二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设有可固定的第一活动块,所述第二横梁的中段与所述第一活动块之间铰接有第一驱动杆;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三横梁,所述第二横梁上设有可固定的第二活动块,所述第三横梁的中段与所述第二活动块之间铰接有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三横梁上固定光伏板;采用该方案,可以调节光伏板的角度,尽可能的适应太阳的高度。

4、虽然上述技术方案能调节光伏板的角度,但是仅能以光伏板的一侧为基准进行角度的调节,所能调节的角度范围仅为一个方向的0-90°,无法更大程度的迎合太阳光的垂直照射角度,同时,光伏板放置户外,遇到大风恶劣天气,其自身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难以得到保证,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可以完成光伏电自动的随着太阳的照射自动调节倾斜的角度,还可以在大风恶劣的环境中提高光伏电板整个装置的稳定性,从而保证了光伏电板的使用安全,避免了财产的损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包括底板和翻转组件,所述底板的是的上表面焊接有两组立柱,且其中一组立柱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翻转组件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框,且定位框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上表面安装有感光盒、风速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3、所述翻转组件包括固定框,且固定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嵌有光伏电板,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的两端均焊接有铁片,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一体成型有第一固定块,且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开设有定位孔;

4、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伺服电机和转轴,所述转轴设置在两组立柱之间,且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两组立柱铰接有限位块,且转轴与两组立柱呈转动连接,所述转轴插接在定位孔内,且转轴的侧壁一体成型有两组凸条,所述定位孔的内侧壁开设有供两组凸条滑动连接的凹槽。

5、优选的,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安装有电磁块、控制器和第一防护罩,所述控制器与伺服电机均安装在第一防护罩内腔,所述电磁块设置在底板上表面的中心。

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磁块、伺服电机、感光盒、风速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电性连接,两组所述铁片均与电磁块磁性连接,所述感光盒的上表面开设有感光孔。

7、优选的,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转轴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的两侧均设置有圆环,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通过通过同步链条传动连接。

8、优选的,其中一组所述立柱的一侧开设有多组插孔,且其中一组立柱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护罩,所述第二防护罩的内腔焊接有多组插杆,且多组插杆封闭插接在多组插孔内。

9、优选的,所述第一齿轮、同步链条与第二齿轮均设置在第二防护罩内腔,且第二防护罩的长度与立柱的长度相同。

10、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下表面焊接有多组加固条,且多组加固条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块的两侧,且多组加固条呈矩形阵列设置。

11、优选的,所述定位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通孔,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螺孔,且多组通孔与多组螺孔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框与固定框通过多组定位螺丝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定位框的下表面粘接有垫圈,且垫圈与光伏电板的上表面相抵触。

13、优选的,所述固定框的宽小于立柱的高,且固定框以转轴为旋转点能够进行0-180°翻转,所述电磁块与两组立柱设置在同一平面。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1.本实用新型主要通过电磁块、铁片、风速传感器、控制器、湿度传感器、伺服单机和感光盒之间的配合,通过感光孔的光斑定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调节,带动固定框转动,使光伏电板与太阳光垂直,简单可靠,实现太阳能光伏板光电转换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风速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风速及湿度,可根据风速及湿度的大小,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调节光伏电板的旋转角度,减少太阳能光伏板正面的风压或雨水击打,并且通过控制器对电磁块通电,使电磁块磁吸铁片,保证在大风恶劣天气中光伏电板的稳定性,保证了光伏电板的使用安全,避免了财产的损失。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包括底板(1)和翻转组件(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是的上表面焊接有两组立柱(2),且其中一组立柱(2)的一侧安装有调节机构(12),所述翻转组件(5)的上表面设置有定位框(10),且定位框(10)的上表面一体成型有安装板(101),所述安装板(101)的上表面安装有感光盒(6)、风速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安装有电磁块(9)、控制器(13)和第一防护罩(3),所述控制器(13)与伺服电机(121)均安装在第一防护罩(3)内腔,所述电磁块(9)设置在底板(1)上表面的中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13)分别与电磁块(9)、伺服电机(121)、感光盒(6)、风速传感器(7)和湿度传感器(8)电性连接,两组所述铁片(54)均与电磁块(9)磁性连接,所述感光盒(6)的上表面开设有感光孔(6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121)的输出轴通过传动轴传动连接有第一齿轮(122),所述转轴(125)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24),且第二齿轮(124)的两侧均设置有圆环(126),所述第一齿轮(122)与第二齿轮(124)通过通过同步链条(123)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组所述立柱(2)的一侧开设有多组插孔,且其中一组立柱(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防护罩(4),所述第二防护罩(4)的内腔焊接有多组插杆(41),且多组插杆(41)封闭插接在多组插孔内。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轮(122)、同步链条(123)与第二齿轮(124)均设置在第二防护罩(4)内腔,且第二防护罩(4)的长度与立柱(2)的长度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51)的下表面焊接有多组加固条(53),且多组加固条(53)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块(52)的两侧,且多组加固条(53)呈矩形阵列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10)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通孔(102),所述固定框(51)的上表面开设有多组螺孔,且多组通孔(102)与多组螺孔对应设置,所述定位框(10)与固定框(51)通过多组定位螺丝(14)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10)的下表面粘接有垫圈(103),且垫圈(103)与光伏电板(11)的上表面相抵触。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51)的宽小于立柱(2)的高,且固定框(51)以转轴(125)为旋转点能够进行0-180°翻转,所述电磁块(9)与两组立柱(2)设置在同一平面。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光伏电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伏板自调节装置;通过电磁块、铁片、风速传感器、控制器、湿度传感器、伺服单机和感光盒之间的配合,通过感光孔的光斑定位,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调节,带动固定框转动,使光伏电板与太阳光垂直,简单可靠,实现太阳能光伏板光电转换效率的最大化,同时风速传感器与湿度传感器可以检测风速及湿度,可根据风速及湿度的大小,通过控制器控制伺服电机调节光伏电板的旋转角度,减少太阳能光伏板正面的风压或雨水击打,并且通过控制器对电磁块通电,使电磁块磁吸铁片,保证在大风恶劣天气中光伏电板的稳定性,保证了光伏电板的使用安全,避免了财产的损失。

技术研发人员:张嘉龙,李华义,梁梓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晟世环保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05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