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及箱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344520发布日期:2023-06-03 07:55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及箱体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电箱的,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及箱体。


背景技术:

1、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而变电箱就是电力系统中对电能的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集中和分配的场所的箱体,

2、而现有的许多变电箱都安装在室外,防潮吸湿功能较差,如此在空气湿度比较大时,容易造成变电箱内部湿气过重,进而导致一些电器器件受潮发生损坏而影响工作性能,严重的还有可能造成线路短路,引起安全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及箱体。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鉴于上述现有光伏发电变电箱在空气湿度比较大时,容易造成变电箱内部湿气过重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3、因此,本实用新型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包括,

5、干燥单元,包括两组吸气组件,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吸气组件之间除湿组件;以及,

6、输气单元,包括与所述除湿组件连通的加热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另一端连通的风机、与风机输出端连通的进风管、设置在所述进风管上的多个冷却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管出气端上的导风罩。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气组件包括连接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一端顶部的吸气管、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一端的支撑部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另一端的插槽,所述吸气管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支撑部件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一端上的环圈、设置在所述环圈底部的套管、设置在所述套管内的伸缩柱、设置在所述伸缩柱顶部与所述环圈底部之间的弹簧,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柱底部的底板。

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除湿组件包括除湿管、分别设置在所述除湿管两端用于与所述插槽配合的插板、设置在所述除湿管内的除湿袋,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管前侧的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风机的输入端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箱,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箱内的多组电热丝。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管管体上的冷却套,以及设置在冷却套四周的半导体制冷片,所述冷却套内部设置有注水腔且注水腔内设置有冷却水。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风机将变电箱内部的潮湿空气抽出,经除湿管初步干燥、加热箱进一步加热、冷却套冷却后重新变成常温干燥的空气导入变电箱内,实现箱内空气循环和除湿去潮。

13、鉴于上述现有光伏发电变电箱防潮吸湿功能较差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14、因此,本实用新型一个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

1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包括上述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以及,

16、安装单元,包括箱体外壳、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部下端的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部上端的吸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隔板上设置有用于安装吸气管的孔腔,所述干燥单元、所述加热组件和所述风机均设置于所述隔板下方的空腔内,且所述隔板下方的空腔两侧分别设置有若干散热孔,所述进风管出气端延伸进所述箱体外壳内。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湿组件包括呈弧形上凸状的导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流板两端的滑轨,以及分别设置所述导流板底部两端的接水槽,所述导流板中部设置有通气孔,且所述导风罩盖和在通气孔顶部,所述导流板内部填充有吸湿填料,且所述导流板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细小的吸湿孔。

18、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箱体外壳内部上端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滑轨相配和的滑槽。

19、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吸气管与所述隔板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管与所述除湿管的连接处、所述出气管与所述风机输入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

2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防潮机构的设置,同时配合导流板的吸湿除水作用,进一步提高防潮除湿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组件(101)包括连接管(101a)、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1a)一端顶部的吸气管(101b)、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1a)一端的支撑部件(101c),以及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1a)另一端的插槽(101d),所述吸气管(101b)内部设置有过滤网(101e)。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101c)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管(101a)一端上的环圈(101c-1)、设置在所述环圈(101c-1)底部的套管(101c-2)、设置在所述套管(101c-2)内的伸缩柱(101c-3)、设置在所述伸缩柱(101c-3)顶部与所述环圈(101c-1)底部之间的弹簧(101c-4),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柱(101c-3)底部的底板(101c-5)。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湿组件(102)包括除湿管(102a)、分别设置在所述除湿管(102a)两端用于与所述插槽(101d)配合的插板(102b)、设置在所述除湿管(102a)内的除湿袋(102c),以及设置在所述除湿管(102a)前侧的出气管(102d),所述出气管(102d)与所述风机(202)的输入端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201)包括加热箱(201a),以及设置在所述加热箱(201a)内的多组电热丝(201b)。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04)包括设置在所述进风管(203)管体上的冷却套(204a),以及设置在冷却套(204a)四周的半导体制冷片(204b),所述冷却套(204a)内部设置有注水腔且注水腔内设置有冷却水。

7.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4~6任一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以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组件(303)包括呈弧形上凸状的导流板(303a)、分别设置在所述导流板(303a)两端的滑轨(303b),以及分别设置所述导流板(303a)底部两端的接水槽(303c),所述导流板(303a)中部设置有通气孔(303d),且所述导风罩(205)盖和在通气孔(303d)顶部,所述导流板(303a)内部填充有吸湿填料,且所述导流板(303a)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细小的吸湿孔(303e)。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外壳(301)内部上端两侧均设置有用于与滑轨(303b)相配和的滑槽。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发电变电箱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气管(101b)与所述隔板(302)的连接处、所述连接管(101a)与所述除湿管(102a)的连接处、所述出气管(102d)与所述风机(202)输入端的连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圈(103)。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变电箱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及箱体,包括干燥单元,包括两组吸气组件,以及设置在两组所述吸气组件之间除湿组件;以及,输气单元,包括与所述除湿组件连通的加热组件,与所述加热组件另一端连通的风机、与风机输出端连通的进风管、设置在所述进风管上的多个冷却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进风管出气端上的导风罩,以及,安装单元,包括箱体外壳、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部下端的隔板、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部上端的吸湿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外壳内的温湿度传感器,该光伏发电变电箱用防潮机构及箱体,可将变电箱内部的潮湿空气抽出并重新变成常温干燥的空气导入变电箱内,提高防潮除湿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林卓驰,余幸,周昱,林磊,张浩尘,雷标,苏海鹏,谢海平,谢旭泉,黄曦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江西清洁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2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