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23318发布日期:2023-06-21 14:57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提升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的高功率车载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1、在车载无线充电过程中,无线充电设备和手机等移动设备都会产生很多热量,导致设备升温。一般地,主要发热部分包含无线充电设备里的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以及移动设备里的接收线圈、电池和其它电子器件。

2、手机等移动设备通常有一个温度阈值,当移动设备的温度超过它时,则会导致充电停止或者降额。另外,手机等移动设备的电池容量当前呈现变大的趋势,同时用户又有缩短无线充电的时长要求。这样愈发加剧了充电过程中的热量产生。更多的热量导致更高的温度,进而影响到设备的充电性能、寿命和用户的使用体验。

3、当前市售的车载高功率(50w及以上)无线充电设备一般都配有通风孔,风机能通过它给手机等移动设备送风。但通风孔的存在不仅破坏了无线充电设备对液体和灰尘的防护完整性,而且也不利于汽车主机厂对外观的要求。此外,更重要的是当前的无线充电设备在系统结构堆叠方式上存在弊端,移动设备和无线充电设备的发射线圈及发射驱动板在散热路径上重叠。这就使得发热源的热效应彼此存在耦合,不利于在限定空间里实现无线充电设备本身的散热和其协同移动设备的散热。

4、有鉴于此,如何发展一种可消除以上公知技术缺陷的无线充电设备,实为该领域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可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一或多个缺陷。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含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无线充电设备还包含:中空框体,包含相向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包含第一外表面与第一内表面,第二面包含第二外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发射线圈置于第一外表面,发射驱动板置于第二外表面;顶板,用于覆盖置于第一外表面的发射线圈,并与第一外表面相贴合;隔风板,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之间,隔风板与第一内表面形成第一风道,隔风板与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以及散热装置。

3、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顶板内铺有导电线路,导电线路用以屏蔽电磁干扰。

4、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翅片,第一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

5、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第二内表面设有第二翅片,第二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

6、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含底板,用于覆盖置于第二外表面的发射驱动板。

7、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空框体为高导热率、顶板为高导热率顶板、底板为高导热率底板。

8、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空框体包含能够拆卸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第一面与第二面分别位于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

9、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还包含凸台,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并与所述顶板相贴合。

10、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包括风扇,风扇的输出气流沿第一风道与第二风道吹出。

11、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管,热管设于第一外表面与发射线圈之间。

12、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设于顶板与第一外表面之间。

13、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电制冷器,热电制冷器设于顶板与第一外表面之间,热电制冷器热面与热管相贴合。

14、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热电制冷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外表面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5、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热电制冷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一外表面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6、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隔风板为低导热率隔风板。

17、依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隔风板为塑料隔风板或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隔风板。

1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线充电设备,在限定空间里实现无线充电设备本身的散热并最大化地协同移动设备进行散热,提升无线充电设备的充电功率和充电速度,同时杜绝液体和灰尘侵入无线充电设备,也满足汽车整车厂对外观的要求。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含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充电设备还包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内铺有导电线路,所述导电线路用以屏蔽电磁干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表面设有第一翅片,所述第一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表面设有第二翅片,所述第二翅片为高导热率翅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底板,用于覆盖置于所述第二外表面的所述发射驱动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体为高导热率中空框体,所述顶板为高导热率顶板,所述底板为高导热率底板。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框体包含能够拆卸的第一框体与第二框体,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凸台,所述凸台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并与所述顶板相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风扇,所述风扇的输出气流沿所述第一风道与所述第二风道吹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管,所述热管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与所述发射线圈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电制冷器,所述热电制冷器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热电制冷器,所述热电制冷器设于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外表面之间,所述热电制冷器热面与所述热管相贴合。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电制冷器数量为两个,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外表面上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

15.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风板为低导热率隔风板。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风板为塑料隔风板或玻璃纤维环氧树脂隔风板。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无线充电设备,包含发射线圈和发射驱动板,还包含中空框体、顶板、隔风板与散热装置。中空框体包含相向设置的第一面与第二面,第一面包含第一外表面与第一内表面,第二面包含第二外表面与第二内表面,发射线圈置于第一外表面,发射驱动板置于第二外表面;顶板用于覆盖置于第一外表面的发射线圈,并与第一外表面相贴合;隔风板设置于第一内表面与第二内表面之间,隔风板与第一内表面形成第一风道,隔风板与第二内表面形成第二风道。

技术研发人员:邱林金,杨胜毅,葛浩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4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