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双输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80512发布日期:2023-06-15 15:06阅读:64来源:国知局
电机双输出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机,特别涉及电机双输出结构。


背景技术:

1、电机为最常用的动力元件之一。相关技术中,电机设置有一个电机输出轴作为单动力输出,一些相关技术中,电机内设置用于调制磁场的调磁组件,以使外磁转子和内磁转子通过磁耦合实现联动,存在结构复杂,不能简易独立地调整单个动力输出,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电机双输出结构简单,能够便捷地分别控制内转子和外转子的转动,适用性更广。

2、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包括:

3、内转子;

4、第一定子,套设于所述内转子并用于驱动所述内转子转动;

5、第二定子,围绕所述第一定子布置;

6、外转子,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子,所述第二定子用于驱动所述外转子转动。

7、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双输出结构,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第一定子独立控制内转子的转动,第二定子独立控制外转子的转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适用性更广。

8、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第一定子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定子的厚度相等。

9、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之间设置有隔磁件。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第一定子的外径为a,所述第二定子的外径为b,满足:1.5*a≤b≤2.5*a。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内转子包括内磁石、内铁芯和内转轴,所述内转轴、所述内铁芯和所述内磁石依次套接固定,所述内磁石与所述第一定子转动配合。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内磁石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内铁芯与所述固定槽插接固定,所述内铁芯的外形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匹配。

13、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内铁芯与所述内转轴过盈配合。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外转子包括外磁环和外转壳,所述外转壳套设于所述外磁环并与所述外磁环固定连接,所述外磁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子并与所述第二定子转动配合。

1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外转壳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外转壳的周向均匀布置。

1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所述叶片与所述外转壳一体制成。

17、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的厚度与所述第二定子的厚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和所述第二定子之间设置有隔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子的外径为a,所述第二定子的外径为b,满足:1.5*a≤b≤2.5*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转子包括内磁石、内铁芯和内转轴,所述内转轴、所述内铁芯和所述内磁石依次套接固定,所述内磁石与所述第一定子转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磁石的中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内铁芯与所述固定槽插接固定,所述内铁芯的外形与所述固定槽的形状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铁芯与所述内转轴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5或6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子包括外磁环和外转壳,所述外转壳套设于所述外磁环并与所述外磁环固定连接,所述外磁环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子并与所述第二定子转动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壳设置有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沿所述外转壳的周向均匀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机双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与所述外转壳一体制成。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电机双输出结构,包括:内转子;第一定子,套设于所述内转子并用于驱动所述内转子转动;第二定子,围绕所述第一定子布置;外转子,套设于所述第二定子,所述第二定子用于驱动所述外转子转动。第一定子独立控制内转子的转动,第二定子独立控制外转子的转动,结构简单,控制方便,适用性更广。

技术研发人员:黄征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门市昌德精密传动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