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217288发布日期:2023-05-19 17:33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0、
背景技术:

1、在移动终端的设计中,对于系统电源的保护设计显得尤为重要,系统电源的稳定直接决定了系统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所以在电路设计时均要对电源进行专门的电路保护设计,从而保障电源系统能否实时的被系统监控。

2、在目前的电源保护电路的设计中,一般只针对欠压或者过压的其中一种进行来设计,但没有同时针对欠压和过压来进行设计,对电源系统稳定工作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使系统无法对欠压和过压进行很好的监控,不利于系统的稳定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
技术实现要素:

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旨在解决目前电源保护电路没有同时针对欠压和过压进行设计造成电源系统的稳定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应用于移动终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欠压保护单元、开关单元和过压保护单元,其中:

3、所述欠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欠压保护,并输出开关信号给所述开关单元;

4、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状态;

5、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截止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过压保护。

6、可选地,所述电源保护电路还包括分压单元,所述分压单元分别与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和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分压。

7、可选地,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接地。

8、可选地,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与非门、第一反向器和第二反向器,其中:

9、所述第一比较器正输入端经所述第一电阻后连接至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端,所述第一比较器负输入端连接至欠压保护门限参考电压端,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一与非门第一输入端和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入端,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输出开关信号给所述开关单元,所述第一与非门第二输入端连接至使能信号端,所述第一与非门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反向器输入端,所述第一反向器输出端为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出端。

10、可选地,当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第一与非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一反向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当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截止,所述第一与非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第一反向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为低电平。

11、可选地,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栅极与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mos管漏极与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两端。

12、可选地,所述第一mos管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电阻的短路状态,以控制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状态;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时,所述第四电阻短路,所述第四电阻不参与分压;当所述第一mos管截止时,所述第四电阻导通,所述第四电阻参与分压。

13、可选地,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第三反向器、第二与非门和第二mos管,其中:

14、所述第二比较器正输入端连接至过压保护门限参考电压端,所述第二比较器负输入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电阻和所述第三电阻的连接端,所述第二比较器输出端连接至第三反向器输入端,所述第三反向器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与非门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二与非门第二输入端连接至使能信号端,所述第二与非门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二mos管栅极,所述第二mos管漏极与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五电阻两端,所述第二与非门输出端为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输出端。

15、可选地,所述第二mos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电阻的短路状态,当所述第二mos管导通时,所述第五电阻短路,所述第五电阻不参与分压;当所述第二mos管截止时,所述第五电阻导通,所述第五电阻参与分压。

16、相应地,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

17、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欠压保护单元、开关单元和过压保护单元,其中:所述欠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电性连接,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欠压保护,并输出开关信号给所述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电性连接,控制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状态;所述过压保护单元根据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截止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过压保护。从而可以针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同时进行欠压和过压的双向保护,使系统可以很好地监控输入电源的欠压状态和过压状态,消除电源系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使电源系统稳定可靠,非常利于系统的稳定工作。从而可以解决目前电源保护电路没有同时针对欠压和过压进行设计造成电源系统的稳定存在潜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应用于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欠压保护单元、开关单元和过压保护单元,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保护电路还包括分压单元,所述分压单元分别与所述欠压保护单元、所述开关单元和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分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单元包括: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电阻一端与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五电阻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欠压保护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第一与非门、第一反向器和第二反向器,其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时,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导通,所述第一与非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第一反向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为高电平;当所述第一比较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时,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控制所述开关单元截止,所述第一与非门输出端输出高电平,所述第一反向器输出端输出低电平,所述欠压保护单元的输出端为低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单元包括第一mos管,所述第一mos管栅极与所述第二反向器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mos管漏极与源极分别连接至所述第四电阻两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mos管用于控制所述第四电阻的短路状态,以控制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状态;具体包括:当所述第一mos管导通时,所述第四电阻短路,所述第四电阻不参与分压;当所述第一mos管截止时,所述第四电阻导通,所述第四电阻参与分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压保护单元包括:第二比较器、第三反向器、第二与非门和第二mos管,其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mos管用于控制所述第五电阻的短路状态,当所述第二mos管导通时,所述第五电阻短路,所述第五电阻不参与分压;当所述第二mos管截止时,所述第五电阻导通,所述第五电阻参与分压。

10.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源保护电路。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电源保护电路及移动终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所述电源保护电路包括:欠压保护单元、开关单元和过压保护单元,其中:所述欠压保护单元与所述开关单元电性连接,用于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欠压保护,并输出开关信号给所述开关单元;所述开关单元与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电性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的状态;所述过压保护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开关单元的导通或截止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进行过压保护。从而可以针对移动终端的输入电源同时进行欠压和过压的双向保护,使系统可以很好地监控输入电源的欠压状态和过压状态,消除电源系统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使电源系统稳定可靠,非常利于系统的稳定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范建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229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