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及电缆中间连接结构与流程

文档序号:35927342发布日期:2023-11-04 19:57阅读:45来源:国知局
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及电缆中间连接结构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及电缆中间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以往,已知在形成将2个电力电缆的端部彼此连接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时,需要以从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向另一端部成为斜坡形状的方式削去外部半导电层(以下也简称为外导)的工序。

2、该工序中,首先针对电力电缆的一端侧,使用工具通过手工操作从电力电缆的外侧依次切削护套、金属屏蔽层、半导电带层等,使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外导露出。接着,针对外导露出的电力电缆的一端侧,例如使用玻璃片通过手工操作将外导朝向电力电缆的另一端侧以成为斜坡形状的方式切削,使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导体及绝缘体露出。这样切削外导的操作除了依赖于进行手工操作的操作者的熟练度以外,还需要长时间。

3、另外,专利文献1中,关于电缆中间连接结构,记载了在外部半导电层的切削端部的立起角度大的情况下,由于容易发生局部放电等原因,使用外导切削机制作使立起角度成为5度以下的外部半导电层的切削端部,制成从橡胶块绝缘体的外周施加压力的结构。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283778号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2、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用外导切削机制作具有上述形状的切削端部的外部半导电层时,有时不能充分抑制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绝缘击穿。

3、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绝缘击穿、短时间且简便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以及电缆中间连接结构。

4、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5、[1]一种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上述电缆中间连接结构将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与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上述第1电力电缆从中心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1电缆导体、第1电缆绝缘体及第1外部半导电层,上述第2电力电缆从中心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2电缆导体、第2电缆绝缘体及第2外部半导电层,上述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6、第1电力电缆切削工序,其中,针对一端侧的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露出的上述第1电力电缆,使用切削器将上述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进行阶段式剥离切削,使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一端侧及上述第1电缆绝缘体的一端侧露出,并且在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形成第1切削端部及第1切削倾斜部,上述第1切削端部具有6.0mm以下的波动宽度,第1切削倾斜部从上述第1切削端部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具有大于5.00度且为8.00度以下的立起角度;

7、第2电力电缆切削工序,其中,针对一端侧的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露出的上述第2电力电缆,使用切削器将上述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进行阶段式剥离切削,使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一端侧及上述第2电缆绝缘体的一端侧露出,并且在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形成第2切削端部及第2切削倾斜部,上述第2切削端部具有6.0mm以下的波动宽度,第2切削倾斜部从上述第2切削端部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具有大于5.00度且为8.00度以下的立起角度;

8、连接工序,其中,用导体连接部对通过上述第1电力电缆切削工序而露出的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一端侧的端部、和通过上述第2电力电缆切削工序而露出的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一端侧的端部进行连接;和

9、安装工序,其中,至少在上述导体连接部的外周、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露出部分的外周及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露出部分的外周形成筒状的半导电部,在从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跨越至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安装筒状的绝缘单元。

10、[2]如上述[1]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在上述安装工序中,在从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面跨越至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面涂布绝缘油后,安装上述绝缘单元。

11、[3]如上述[2]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上述绝缘油为氟油。

12、[4]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上述绝缘单元由有机硅橡胶形成,

13、在上述安装工序中,将扩径保持部件从上述绝缘单元抽出并安装上述绝缘单元,上述扩径保持部件在上述绝缘单元的内周面卷绕成螺旋状而形成、并对上述绝缘单元的内周面进行扩径保持。

14、[5]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在上述安装工序之前,还具有将上述第1切削倾斜部的另一端侧阶差部及上述第2切削倾斜部的另一端侧阶差部中的至少一者除去的除去工序。

15、[6]一种电缆中间连接结构,其将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与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上述第1电力电缆从中心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1电缆导体、第1电缆绝缘体及第1外部半导电层,上述第2电力电缆从中心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2电缆导体、第2电缆绝缘体及第2外部半导电层,上述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16、导体连接部,其将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一端侧的端部与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和

17、绝缘单元,其覆盖从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的外周起至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的外周为止,

18、其中,被上述绝缘单元覆盖的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的、第1切削端部的波动宽度为6.0mm以下,并且从上述第1切削端部向另一端侧延伸的第1切削倾斜部的立起角度大于5.00度且为8.00度以下,

19、被上述绝缘单元覆盖的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的、第2切削端部的波动宽度为6.0mm以下,并且从上述第2切削端部向另一端侧延伸的第2切削倾斜部的立起角度大于5.00度且为8.00度以下。

20、发明效果

21、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能抑制绝缘击穿、短时间且简便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以及电缆中间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所述电缆中间连接结构将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与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1电力电缆从中心起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1电缆导体、第1电缆绝缘体及第1外部半导电层,所述第2电力电缆从中心起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2电缆导体、第2电缆绝缘体及第2外部半导电层,所述形成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在所述安装工序中,在从所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面跨越至所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面涂布绝缘油后,安装所述绝缘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所述绝缘油为氟油。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其中,

6.一种电缆中间连接结构,其将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与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所述第1电力电缆从中心起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1电缆导体、第1电缆绝缘体及第1外部半导电层,所述第2电力电缆从中心起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2电缆导体、第2电缆绝缘体及第2外部半导电层,所述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


技术总结
电缆中间连接结构的形成方法,该电缆中间连接结构将从中心起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1电缆导体、第1电缆绝缘体及第1外部半导电层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与从中心起朝向外周至少具备第2电缆导体、第2电缆绝缘体及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的端部连接,该形成方法具有:第1电力电缆切削工序,针对一端侧的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露出的上述第1电力电缆,使用切削器将上述第1电力电缆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进行阶段式剥离切削,使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一端侧及上述第1电缆绝缘体的一端侧露出,并且在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形成具有6.0mm以下的波动宽度的第1切削端部及从上述第1切削端部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具有大于5.00度且为8.00度以下的立起角度的第1切削倾斜部;第2电力电缆切削工序,针对一端侧的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露出的上述第2电力电缆,使用切削器将上述第2电力电缆的一端侧朝向另一端侧进行阶段式剥离切削,使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一端侧及上述第2电缆绝缘体的一端侧露出,并且在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一端侧形成具有6.0mm以下的波动宽度的第2切削端部、及从上述第2切削端部向另一端侧延伸且具有大于5.00度且为8.00度以下的立起角度的第2切削倾斜部;连接工序,用导体连接部对通过上述第1电力电缆切削工序而露出的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一端侧的端部、和通过上述第2电力电缆切削工序而露出的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一端侧的端部进行连接;安装工序,至少在上述导体连接部的外周、上述第1电缆导体的露出部分的外周及上述第2电缆导体的露出部分的外周形成筒状的半导电部,在从上述第1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跨越至上述第2外部半导电层的露出部分的外周安装筒状的绝缘单元。

技术研发人员:富井樱子,安部俊介,木村修,丸一真二,八木正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