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动推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78216发布日期:2023-10-21 13:06阅读: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动推杆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推杆,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动推杆。


背景技术:

1、传统电动推杆的结构在电机失电、故障或电机在控制器控制停机的情况下,推杆受到外界负载或冲击或振动时,会反向驱动丝杠旋转,从而导致推杆位置发生非受控的改变。

2、传统电动推杆构成主要有驱动电机2,减速齿轮组4、丝杆1、螺母5、推杆8、推杆套7、壳体3等零件组成。其连接关系为:驱动电机驱动减速齿轮组的输入齿轮,减速齿轮组的输出齿轮和丝杆连接,丝杆上的螺母与推杆连接,螺母具有防转凸台,与壳体的导向槽配合。其运动关系为:电机驱动输入齿轮转动,经减速齿轮组减速增扭后,输出齿轮带动丝杠旋转,驱动螺母直线运动,推杆随螺母直线运动。

3、传统电动推杆的推杆套和壳体是分立零件,通过螺钉连接,这使得推杆仅能承受轴向载荷,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非常有限。

4、为此提出一种新型电动推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传统电动推杆的推杆套和壳体是分立零件,通过螺钉连接,这使得推杆仅能承受轴向载荷,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非常有限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电动推杆。

2、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3、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的内侧底部转动安装有电机齿轮和中间齿轮组,电机齿轮与中间齿轮组的大齿轮啮合设置,下盖的底部位于中心轴孔处设置有输出齿轮,中间齿轮组的小齿轮与输出齿轮啮合,上盖的顶部焊接安装有电机,电机与上盖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机密封圈,电机的输出端纵向贯穿上盖并与电机齿轮的转轴焊接连接设置,上盖的中心轴孔处滑动设置有推杆,推杆的底部螺纹安装有丝杆,上盖的内侧壁位于丝杆的正下方设置有轴承,轴承上设置有孔用卡簧和轴用卡簧,丝杆的底端设置有反向输入止动器,反向输入止动器的驱动端与输出端齿轮连接设置,当电机作为动力输入源时:电机驱动输入齿轮转动,经减速齿轮组减速增扭后,输出齿轮带动推动反向输入止动器旋转,从而带动丝杠旋转,驱动推杆直线运动。

4、进一步地,上盖和下盖呈闭合设置且上盖和下盖的闭合处设置有壳体密封圈。

5、进一步地,输出齿轮与下盖中心轴孔的连接处设置有输出齿轮密封圈。

6、进一步地,推杆与上盖的连接处设置有推杆密封圈。

7、进一步地,上盖的一侧内壁位于推杆处设置有位置传感器,位置传感器与推杆相对应。

8、进一步地,轴承通过丝杆上的轴肩与轴用卡簧轴向定位,轴承通过上盖上的轴承孔挡边与孔用卡簧与上盖轴向定位。

9、进一步地,反向输入止动器包括外圈、滚子体、随动件、保持弹簧和输出齿轮,外圈通过外圆及其上的定位凸台与上盖间相对固定,随动件的通过定位圆弧与外圈的内圆柱面配合,滚子体位于随动件与外圈内圆柱面形成的楔形槽内,输出齿轮的驱动凸台位于随动件与外圈内圆柱面形成的弧形空间内,当输出齿轮作为动力输入端时,输出齿轮上的驱动凸台接触到的滚子体的运动方向朝向随动件与外圈内圆柱面形成的楔形槽的大空间端,输出齿轮驱动凸台的驱动力通过滚子体传递到随动件,使随动件与输出齿轮同向旋转,进而,使得输出齿轮上的驱动凸台未接触到的滚子体的运动方向同样朝向随动件与外圈内圆柱面形成的楔形槽的大空间端,这时,所有滚子体趋向于与外圈和随动件脱离接触,随动件在输出齿轮驱动凸台的驱动下旋转,带动丝杆旋转。当输丝杆作为动力输入端时,丝杆首先带动随动件旋转,此时,无论随动件朝向任何一个方向旋转,均有一对滚子体的运动方向朝向随动件与外圈内圆柱面形成的楔形槽内的小空间端,因几何形状的缘故,该对滚子体将卡在随动件、外圈之间无法活动,使得随动件、外圈无法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将两者锁死在一起,因外圈与壳体相对固定,所以随动件也无法旋转,因而与随动件连接的丝杆也不会产生旋转运动。保持弹簧用于将滚子体的初始位置约束在的随动件与外圈内圆柱面形成的楔形槽内的小空间端,避免反向输入时的产生初始角位移。

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1、1、本发明通过上盖采一体设计,即将传统电动推杆的推杆套和壳体的分离设计改进为一体设计,从而改善推杆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推杆采用一体化设计,即将传统电动推杆的推杆和螺母的分离设计改进为一体设计,从而改善推杆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输出齿轮的轴端伸出下盖,当电机失电、故障或电机在控制器控制停机等情况下,可实现手动对电动推杆的操作,在丝杆和输出齿轮间加入反向输入止动机构,防止当电机失电、故障或电机在控制器控制停机等情况下,推杆的位置发生非受控的移动。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2)和下盖(4),下盖(4)的内侧底部转动安装有电机齿轮(5)和中间齿轮组(6),电机齿轮(5)与中间齿轮组(6)的大齿轮啮合设置,下盖(4)的底部位于中心轴孔处设置有输出齿轮(7),中间齿轮组(6)的小齿轮与输出齿轮(7)啮合,上盖(2)的顶部焊接安装有电机(1),电机(1)与上盖(2)的连接处设置有电机密封圈(3),电机(1)的输出端纵向贯穿上盖(2)并与电机齿轮(5)的转轴焊接连接设置,上盖(2)的中心轴孔处滑动设置有推杆(11),推杆(11)的底部螺纹安装有丝杆(10),上盖(2)的内侧壁位于丝杆(10)的正下方设置有轴承(9),轴承(9)上设置有孔用卡簧(12)和轴用卡簧(13),丝杆(10)的底端设置有反向输入止动器(8),反向输入止动器(8)的驱动端与输出端齿轮(7)连接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和下盖(4)呈闭合设置且上盖(2)和下盖(4)的闭合处设置有壳体密封圈(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齿轮(7)与下盖(4)中心轴孔的连接处设置有输出齿轮密封圈(1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1)与上盖(2)的连接处设置有推杆密封圈(1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2)的一侧内壁位于推杆(11)处设置有位置传感器(14),位置传感器(14)与推杆(11)相对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9)通过丝杆(10)上的轴肩与轴用卡簧(13)轴向定位,轴承(9)通过上盖(2)上的轴承孔挡边与孔用卡簧(12)与上盖(2)轴向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动推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输入止动器(8)包括外圈(21)、滚子体(22)、随动件(23)、保持弹簧(24)和输出齿轮(7),外圈(21)通过外圆及其上的定位凸台与上盖(2)间相对固定,随动件(23)的通过定位圆弧与外圈(21)的内圆柱面配合,滚子体(22)位于随动件(23)与外圈(21)内圆柱面形成的楔形槽内,输出齿轮(7)的驱动凸台位于随动件(23)与外圈(21)内圆柱面形成的弧形空间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动推杆,涉及电动推杆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的内侧底部转动安装有电机齿轮和中间齿轮组,电机齿轮与中间齿轮组的大齿轮啮合设置。本发明通过上盖采一体设计,即将传统电动推杆的推杆套和壳体的分离设计改进为一体设计,从而改善推杆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推杆采用一体化设计,即将传统电动推杆的推杆和螺母的分离设计改进为一体设计,从而改善推杆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输出齿轮的轴端伸出下盖,当电机失电、故障或电机在控制器控制停机等情况下,可实现手动对电动推杆的操作,在丝杆和输出齿轮间加入反向输入止动机构,防止当电机失电、故障或电机在控制器控制停机等情况下,推杆的位置发生非受控的移动。

技术研发人员:金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金旭东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