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及散热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169548发布日期:2023-05-15 02:35阅读:24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及散热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动三轮车,具体是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及散热方法。


背景技术:

1、电动车电机在持续高速行驶的情况下,由于大电流放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机不能全部把电能转化动能,有部分转化为热能(电流通过电阻,电阻发热),属正常情况,但是如果温度超过了50度,乃至70度以上,就危险了,电机漆包线绝缘就可能化掉,引起短路,电机烧掉。现在有的电动车在极端工况、或者高温天气下,会导致散热不及时,影响电机工作。

2、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214205239u)公布了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装置,通过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制冷面靠近电机尾部,能够对电机进行主动降温;再通过风扇转动带动气流的流动,冷空气吹过电机的侧面。但是该专利实际作业存在一定的缺陷,通过制冷片靠近电机尾部本身的散热效果非常有限,至于风冷措施,在高温天气下,吹过电机也是热空气,无法有效的缓解电机高温的问题。同时,对于电动三轮车而言,其电机的装载空间本身较小,故而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提高散热效果,是现有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及散热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包括电机机箱,以及设置于电机机箱外围的散热框架;

4、所述电机机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置散热端以及后置散热端,所述前置散热端以及后置散热端于电机机箱内形成风冷区间;

5、所述散热框架外接有输水器,所述散热框架包括贴合于电机机箱外表面的水冷栏,以及连接于水冷栏之间的内冷组件,所述内冷组件延伸于风冷区间中;

6、所述前置散热端内还设置有轴冷组件;所述水冷栏、轴冷组件均与输水器相连接。

7、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冷栏包括热传导片、设置于热传导片上的定位片、以及安装于热传导片上的蓄水栏,所述定位片通过锁合栓安装于电机机箱上,以使得定位片、蓄水栏与电机机箱的表面相贴合。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内冷组件包括连接于蓄水栏之间若干通路管道,以及安装于通路管道上的水冷器,所述通路管道贴合于电机机箱表面排布,所述电机机箱上设置有若干内开槽口,所述水冷器通过内开槽口嵌入至电机机箱内部的风冷区间中。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蓄水栏包括若干蓄水框,以及设置于蓄水框之间的通水阀。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机箱内置有内箱框架,内箱框架与前置散热端、后置散热端之间形成通风腔室,通风腔室即为风冷区间;电机安装于通风腔室内,电机的外沿设置有内导热片,所述水冷器延伸至通风腔室中并且与内导热片相接触。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后置散热端包括安装于电机机箱尾端的排流机框,以及排流机框与通风腔室对接的导出通道,所述内箱框架的尾部设置有后置定位轴套,电机轴内穿于后置定位轴套中,并且电机轴的尾端安装有尾部定位套,尾部定位套上设置有尾部排风叶,所述内箱框架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导孔,通风导孔用以连通导出通道与通风腔室。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前置散热端包括设置于电机机箱前部的前置框架,所述前置框架内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再通过内沿管连通于通风腔室;所述前置框架与内箱框架之间设置有前置定位轴套,电机轴内穿于前置定位轴套中,电机轴上还安装有前部定位套,前部定位套上设置有前部排风叶。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轴冷组件包括设置于前置框架内的水冷区间,电机轴内穿于水冷区间中,并且水冷区间于电机轴的内穿区域中设置有加强销;所述前置定位轴套包括外套块、设置于外套块上若干内沿通道、设置于外套块内区域并且与电机轴相接触的热传导圈,所述内沿通道与水冷区间相连通,并且内沿通道朝向通风腔室一端为封闭端。

14、本发明还公布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方法,根据电机的发热程度,依次采用以下散热步骤;

15、利用前置散热端以及后置散热端进行风冷作业;

16、开启输水器,使冷却水注入至水冷栏以及内冷组件,用以水冷并且提高风冷效果;

17、调节通水阀的开合,增加蓄水框的注水数目;

18、开启输水器的另一阀门,使冷却水注入至水冷区间,用以对电机轴水冷并且再次提高风冷效果。

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0、本发明设计电机机箱内部的电机处于风冷区间中,进行风冷作业;并且还设置有输水器,输水器用以供给水冷栏、轴冷组件和内冷组件进行水冷作业,水冷栏用于对电机机箱进行冷却作业,于外部进行水冷实施;轴冷组件用于对电机轴进行冷却处理,从而直接对电机进行冷却处理;内冷组件延伸于风冷区间中,从而提高风冷的效果,避免出现热风的情况发生,提高空气对流,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

21、本发明设计风冷和水冷两种辅助散热的实施方式,并且使得水冷同步影响风冷区间,其冷却措施整体由内到外,在有限的空间内,能够大幅度降低电机热量,避免电机高温的现象。

22、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包括电机机箱,以及设置于电机机箱外围的散热框架;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冷栏包括热传导片、设置于热传导片上的定位片、以及安装于热传导片上的蓄水栏,所述定位片通过锁合栓安装于电机机箱上,以使得定位片、蓄水栏与电机机箱的表面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冷组件包括连接于蓄水栏之间若干通路管道,以及安装于通路管道上的水冷器,所述通路管道贴合于电机机箱表面排布,所述电机机箱上设置有若干内开槽口,所述水冷器通过内开槽口嵌入至电机机箱内部的风冷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栏包括若干蓄水框,以及设置于蓄水框之间的通水阀。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机箱内置有内箱框架,内箱框架与前置散热端、后置散热端之间形成通风腔室,通风腔室即为风冷区间;电机安装于通风腔室内,电机的外沿设置有内导热片,所述水冷器延伸至通风腔室中并且与内导热片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置散热端包括安装于电机机箱尾端的排流机框,以及排流机框与通风腔室对接的导出通道,所述内箱框架的尾部设置有后置定位轴套,电机轴内穿于后置定位轴套中,并且电机轴的尾端安装有尾部定位套,尾部定位套上设置有尾部排风叶,所述内箱框架上设置有若干通风导孔,通风导孔用以连通导出通道与通风腔室。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置散热端包括设置于电机机箱前部的前置框架,所述前置框架内置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再通过内沿管连通于通风腔室;所述前置框架与内箱框架之间设置有前置定位轴套,电机轴内穿于前置定位轴套中,电机轴上还安装有前部定位套,前部定位套上设置有前部排风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冷组件包括设置于前置框架内的水冷区间,电机轴内穿于水冷区间中,并且水冷区间于电机轴的内穿区域中设置有加强销;所述前置定位轴套包括外套块、设置于外套块上若干内沿通道、设置于外套块内区域并且与电机轴相接触的热传导圈,所述内沿通道与水冷区间相连通,并且内沿通道朝向通风腔室一端为封闭端。

9.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电机的发热程度,依次采用以下散热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动三轮车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电动三轮车电机辅助散热机箱,包括电机机箱,以及设置于电机机箱外围的散热框架;所述电机机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置散热端以及后置散热端,所述前置散热端以及后置散热端于电机机箱内形成风冷区间;所述散热框架外接有输水器,所述散热框架包括贴合于电机机箱外表面的水冷栏,以及连接于水冷栏之间的内冷组件,所述内冷组件延伸于风冷区间中;所述前置散热端内还设置有轴冷组件;所述水冷栏、轴冷组件均与输水器相连接。本申请设计风冷和水冷两种辅助散热的实施方式,能够大幅度降低电机热量,避免电机高温的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杨时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迪泰机车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