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734413发布日期:2023-07-12 18:09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充电器,尤其涉及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


背景技术:

1、现有电动两轮车充电器常规结构是塑料外壳内设置有线路板,通过风机的形式进行主动散热。这种结构存在噪音大,不防水,容易损坏等问题。市场上也有部分充电器采用铝制外壳增加散热面积,但同样存在成本过高,容易损坏等问题。故需要对上述问题做出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噪音大、不防水、容易损坏等等缺陷,提供了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包括外壳、线路板,还包括内胆盒,所述内胆盒固定于所述外壳内,所述线路板固定于所述内胆盒内,所述内胆盒的侧面设置有防水散热结构,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上风口,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下风口,所述上风口与所述下风口配合并形成双向散热风道,所述防水散热结构与所述双向散热风道配合。

4、内胆盒用于固定线路板。上风口与下风口用于形成双向散热风道。双向散热风道通过冷风下面进、热风上面出的特性进行散热,使充电器正向放置和反向放置都能实现自然风道形式散热,从而取消风机,减少噪音。防水散热结构连通了内胆盒的内外,同时实现散热和双向防水功能,再与双向散热风道配合,散热效率更高。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利用温差散热实现了双向自然散热冷却功能,取消了风机,减少了噪音,同时实现了双向防水,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延长了充电器寿命。

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防水散热结构包括百叶窗、帽檐,所述百叶窗连通所述内胆盒的内外两侧,所述帽檐位于所述内胆盒的外侧。

6、百叶窗用于连通内胆盒的内外两侧,起到散热功能。帽檐用于实现防水功能,在充电器反向放置时,防止百叶窗进水。

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百叶窗的叶片方向为内高外低,所述帽檐位于所述百叶窗的下方。

8、百叶窗的叶片方向为内高外低,在充电器正向放置时起到防水作用。帽檐位于百叶窗的下方,保障了帽檐在充电器反向放置时防水效果。

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帽檐为c型下凹圆弧结构且内高外低。

10、c型下凹圆弧结构使帽檐在充电器反向放置时的防水效果更好,因为凸出,水会沿着c型下凹圆弧结构两侧流走,不会积水。而在充电器正向放置时,c型下凹圆弧结构不易积水。内高外低使帽檐在充电器正向放置时不易积水,水会从内向外朝低处流走,保障了防水散热结构的防水和散热效果。

1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内胆盒内设置有封胶层,所述封胶层盖在所述线路板上。

12、封胶层用于线路板的灌胶封装,起到防震防水作用,解决了进水结露问题,从而延长了充电器寿命。

13、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外壳包括上盖、下盖,所述上盖、所述内胆盒、所述下盖相互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

14、上盖、内胆盒、下盖相互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提高了结构稳定性,使充电器不易损坏。

15、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上风口分布于所述上盖的顶部边侧,所述下风口分布于所述下盖的底部边侧。

16、分布多个上风口和下风口的设计,提高了双向散热风道的范围,保障了充电器的散热效果。

17、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外壳的侧面设置有防烫防滑结构。

18、防烫防滑结构用于用户用手持握接触,起到防烫和防滑的作用。

19、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防烫防滑结构为类蜂巢型阵列凸筋。

20、类蜂巢型阵列凸筋的设计,减少了用户手对外壳的接触面,从而起到防烫功能,同时增大了摩擦,起到防滑功能。

21、作为优选,上述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所述外壳与所述内胆盒内都设置有加强筋。

22、加强筋用于提高外壳与内胆盒的结构强度,使充电器不易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包括外壳(1)、线路板(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内胆盒(3),所述内胆盒(3)固定于所述外壳(1)内,所述线路板(2)固定于所述内胆盒(3)内,所述内胆盒(3)的侧面设置有防水散热结构(31),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上风口(11),所述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下风口(12),所述上风口(11)与所述下风口(12)配合并形成双向散热风道(13),所述防水散热结构(31)与所述双向散热风道(13)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散热结构(31)包括百叶窗(32)、帽檐(33),所述百叶窗(32)连通所述内胆盒(3)的内外两侧,所述帽檐(33)位于所述内胆盒(3)的外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百叶窗(32)的叶片方向为内高外低,所述帽檐(33)位于所述百叶窗(32)的下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檐(33)为c型下凹圆弧结构且内高外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盒(3)内设置有封胶层(34),所述封胶层(34)盖在所述线路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上盖(14)、下盖(15),所述上盖(14)、所述内胆盒(3)、所述下盖(15)相互连接并通过螺钉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风口(11)分布于所述上盖(14)的顶部边侧,所述下风口(12)分布于所述下盖(15)的底部边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侧面设置有防烫防滑结构(1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烫防滑结构(16)为类蜂巢型阵列凸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与所述内胆盒(3)内都设置有加强筋(4)。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向防水增强散热充电器结构,包括外壳、线路板,还包括内胆盒,内胆盒固定于外壳内,线路板固定于内胆盒内,内胆盒的侧面设置有防水散热结构,外壳的顶部设置有上风口,外壳的底部设置有下风口,上风口与下风口配合并形成双向散热风道,防水散热结构与双向散热风道配合。本发明通过上述设计,利用温差散热实现了双向自然散热冷却功能,取消了风机,减少了噪音,同时实现了双向防水,结构简单,不易损坏,延长了充电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王松根,张芳勇,冯春献,徐小龙,羊淑华,吴俊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