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12896发布日期:2023-06-29 08:50阅读:4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间隔棒,具体涉及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


背景技术:

1、间隔棒是一种支撑在两相导线间,控制两相导线间距离的绝缘支撑体。远距离、大容量的超高压输电线每相导线采用二根、四根及以上的分裂导线;目前220kv及330kv的输电线采用二分裂导线,500kv输电线采用三分裂及四分裂导线,电压高于500kv的超高压输电线采用六分裂及更多分裂的导线;为了保证分裂导线线束间距保持不变以满足电气性能,降低表面电位梯度,及在短路情况下,导线线束间不致产生电磁力,造成相互吸引碰撞,或虽引起瞬间的吸引碰撞,但事故消除后即能恢复到正常状态,因而在档距中相隔一定距离安装了间隔棒。

2、如专利公开号cn112821332a公开了一种预绞式间隔棒,包括支撑框架、线夹、预绞丝;所述支撑框架由两个支撑板件和连接件组成,所述连接件位于两个支撑板件之间,且支撑板件和连接件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线夹设置两个且分别安装在支撑框架的两端;所述线夹包括线架、定位架、半圆环、固定块和螺杆;所述定位架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框架上,所述半圆环设置两个且分别安装有线架和固定块的一端,且两个半圆环之间为铰接,所述螺杆安装在线架上且与固定块连接,且线架和固定块与其上的半圆环之间均安装有定位架,所述预绞丝穿过定位架并缠绕在电缆上。

3、上述专利中,由于缺少缓冲件,当振动来临时对抑制导线之间的摆动效果不够理想,造成导线之间发生震荡和相互鞭击造成输电线路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缺少缓冲件,当振动来临时对抑制导线之间的摆动效果不够理想,造成导线之间发生震荡和相互鞭击造成输电线路损坏的问题。

2、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包括:

4、第一半圆形线夹,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头;

5、第二半圆形线夹,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一连接头;

6、第一半圆形外套,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头;

7、第二半圆形外套,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所述第二连接头;

8、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套设有第一弹簧;

9、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之间可拆卸式连接,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位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的内侧。

10、上述技术方案,其原理和技术效果:

11、使用时,首先将导线放置在第一半圆形线夹与第二半圆形线夹的内侧第一半圆形线夹与第二半圆形线夹对齐合在一起,通过第一螺栓与第一螺母的紧固,将导线紧固在第一半圆形线夹与第二半圆形线夹的内侧,同时,再将第一半圆形外套与第二半圆形外套对齐合在一起,通过第二螺栓与第二螺母的紧固,将第一半圆形外套与第二半圆形外套紧固在一起,当导线受到外界的风力、地震等导致导线摆动摇晃时,第一半圆形线夹与第二半圆形线夹跟随摆动摇晃,此时,第一半圆形线夹与第二半圆形线夹受到周围的第一伸缩杆与第一弹簧的配合,第一半圆形线夹与第二半圆形线夹受到多维度的减振,进而使得减缓导线的摆动摇晃。当振动来临时能够抑制导线之间的摆动,避免导线之间发生震荡和相互鞭击造成输电线路损坏。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的开口边缘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开设有第一穿孔,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穿孔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端向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两端外侧延伸。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的开口边缘处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第二穿孔,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穿孔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的内侧为圆形,所述第一伸缩杆沿着逆时针方向均匀分布。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簧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固定连接。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周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销,所述限位销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簧其中一端与所述固定板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

19、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内侧为中空结构,所述套筒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件,所述转动件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件内侧的内螺纹与螺纹杆的外螺纹配合螺纹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处于同一轴线上,两个所述螺纹杆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

21、关于上述技术方案中涉及到的名词、连接词或者形容词部分解释如下:

22、固定连接是指将零件或部件固定后,没有任何相对运动的连接。其中分为可拆式连接和不可拆式两种。

23、(1)可拆连接是利用螺杆、花键、楔销等将零部件固定在一起。这种连接方式在维修时可以拆卸,且不会损坏零件。但使用的连接件规格必须正确(如螺栓、键、楔销的长度),并紧固适当。

24、(2)不可拆连接主要指焊接、铆接和过榫配合等。由于维修或更换时需锻、锯或氧割才能拆卸,所以零配件一般不能二次使用。同时在连接时,应注意工艺质量、技术检测及补救措施(如校正、磨光等)。

25、螺纹连接是指用螺纹件(或被连接件的螺纹部分)将被连接件连成一体的可拆卸连接。

26、滑动连接是指两个物体接触,但不固定,二者可相对滑动。

27、转动连接是指零件之间的连接可使零件相互转动。

2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29、当振动来临时能够抑制导线之间的摆动,避免导线之间发生震荡和相互鞭击造成输电线路损坏。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1)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3)的开口边缘处固定连接第一连接板(9),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两端开设有第一穿孔(91),第一螺栓(10)穿过所述第一穿孔(91)与第一螺母(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9)的两端向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1)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3)两端外侧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4)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6)的开口边缘处固定连接第二连接板(12),所述第二连接板(12)上开设有第二穿孔(121),第二螺栓(13)穿过所述第二穿孔(121)与第二螺母(1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4)与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6)的内侧为圆形,所述第一伸缩杆(7)沿着逆时针方向均匀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簧(8)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头(2)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头(5)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6)的外侧面固定连接固定板(61),所述固定板的周侧固定连接有限位销(62),所述限位销(62)上滑动连接有连接板(15),所述固定板(61)与所述连接板(15)之间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16),所述第二伸缩杆(16)外侧套设有第二弹簧(17)。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17)其中一端与所述固定板(61)固定连接,其中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板(15)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5)的外侧端固定连接有套筒(18),所述套筒(18)内侧为中空结构,所述套筒(18)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转动件(19),所述转动件(19)的内侧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件(19)内侧的内螺纹与螺纹杆(20)的外螺纹配合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20)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螺纹杆(20)处于同一轴线上,两个所述螺纹杆(20)相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1)。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间隔棒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多维减振型预绞式间隔棒,包括第一半圆形线夹和第二半圆形线夹,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和第二半圆形线夹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一连接头;第一半圆形外套和第二半圆形外套,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和所述第二半圆形外套的两端转动连接有至少两个第二连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头与所述第二连接头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半圆形线夹与所述第二半圆形线夹位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外套的内侧。当振动来临时能够抑制导线之间的摆动,避免导线之间发生震荡和相互鞭击造成输电线路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郑巨州,付月影,王静宇,鲍雄飞,宋霞,张卫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固力发电气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