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79039发布日期:2023-08-31 22:31阅读: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光伏,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1、随着世界主要流域对水电资源的开发水电资源的可开发潜力也明显不足,以太阳能为代表无污染的新能源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成为化石能源的理想替代品,光伏发电是根据光生伏特效应原理,利用光伏组件将太阳光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是太阳能发电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太阳能能量密度低,这就使得光伏发电系统的占地面积巨大,当前光伏发电场的建设主要依托钢支架在一些条件较好的山地、荒漠、平原地区开展。传统钢支架属于轻型钢架结构,跨越能力有限,在遇到鱼塘时往往需要在鱼塘里打下大量预制桩基支承钢支架,不仅影响鱼塘使用功能还增加了支架成本,特别是当遇到水面较深的鱼塘等水域时还无法施行。

2、经查询和搜索有发明专利《一种应力可调式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系统》(授权公告号:cn212992271),涉及了采用索网结构的光伏支架。该光伏索网结构支架系统适用于山区光伏建设,能够避开山坡、沟壑等不利地段,提高土地利用率,但是该索网结构支架只使用了单排索结构,难以实现大跨度,且该结构做了跨中钢架支撑,该支架形式在难以给结构提供中间支撑的深水鱼塘等地区无法使用,同时在安装时难以对其进行快速固定安装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1、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2、鉴于上述的光伏板安装过程中难以实现大跨度,且该结构做了跨中钢架支撑,该支架形式在难以给结构提供中间支撑的深水鱼塘等地区无法使用,同时在安装时难以对其进行快速固定安装处理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3、因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

5、构造组件,包括构造件和稳固件,所述构造件为整个装置的支撑;

6、安装组件,包括卡扣件、固定件、顶出件和辅助件,所述安装组件设置于构造件内;

7、清理组件,包括锁定件和清理件,所述清理件设置于构造件的一侧,所述锁定件设置于清理件内。

8、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构造件包括承重桩,承重桩为整个装置支撑,和设置于承重桩上侧的钢横梁,构造件还包括设置于设置于钢横梁一侧的上承重索和下承重索,所述构造件还包括设置于上承重索和下承重索外表面的安装块和设置于安装块一侧的固定块,所述构造件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块上方的光伏板,所述稳固件包括稳定索桩、以及设置于稳定索桩一侧的上横向稳定索和下横向稳定索。

9、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卡扣件包括设置于光伏板下侧的滑块和开设于滑块内部的容纳腔,所述卡扣件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的固定板、设置于固定板一侧的滑杆、在滑杆外表面滑动设置的异形插块以及套设于滑杆外表面的复位弹簧,卡扣件还包括开设于固定块内的插槽和开设于异形插块两侧的卡槽。

10、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于插槽内侧壁的伸缩杆、套设于伸缩杆外表面的伸缩弹簧、设置于伸缩杆一侧的安装板和设置于安装板一侧的弧形卡块。

11、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出件包括螺纹设置于固定块下侧的螺杆、转动设置于螺杆一侧移动板,以及设置于移动板一侧的球形顶块。

12、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诉辅助件包括设置于容纳腔内侧固定套杆、滑动设置于固定套杆上侧的伸缩顶块、设置于固定套杆内侧的滑柱和套设于滑柱外侧的压缩弹簧,所述滑柱伸入伸缩顶块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13、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清理件包括设置于固定块一侧的驱动盒、转动设置于驱动盒内侧的转杆、设置于转杆外侧的迎风板和设置于转杆外侧的刮板,所述刮板与光伏板一表面接触。

14、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锁定件包括设置于驱动盒内侧的跷跷板、设置于转杆外表面的齿轮、设置于驱动盒内侧壁的限位杆和滑动设置于限位杆外表面的锁止板,所述锁止板上表面开设有与齿轮匹配的齿槽,齿轮与齿槽啮合连接。

15、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固件包括三角撑杆和v形撑杆,所述上横向稳定索和下横向稳定索之间设置有三角撑杆和v形撑杆。

16、作为本发明所述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稳固件还包括设置于稳定索桩一侧的抗风斜拉杆和稳定桩。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构造组件中的构造件和稳固件相互配合使用,构成柔性索桁架网”的结构方式,做到大跨度跨域水库鱼塘等地区上空建设光伏发电场,不改变土地使用性质,实现土地节约型光伏发电,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扣件、固定件、顶出件和辅助件可便于对光伏板进行快速固定安装处理,通过设置的清理组件可便于对光伏板表面堆积的灰尘等进行清理处理。



技术特征:

1.一种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构造件(101)包括承重桩(101a),承重桩(101a)为整个装置支撑,和设置于承重桩(101a)上侧的钢横梁(101b),构造件(101)还包括设置于设置于钢横梁(101b)一侧的上承重索(101c)和下承重索(101d),所述构造件(101)还包括设置于上承重索(101c)和下承重索(101d)外表面的安装块(101e)和设置于安装块(101e)一侧的固定块(101f),所述构造件(101)还包括设置于固定块(101f)上方的光伏板(101g);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件(201)包括设置于光伏板(101g)下侧的滑块(201a)和开设于滑块(201a)内部的容纳腔(201b),所述卡扣件(201)包括设置于容纳腔(201b)内的固定板(201c)、设置于固定板(201c)一侧的滑杆(201d)、在滑杆(201d)外表面滑动设置的异形插块(201e)以及套设于滑杆(201d)外表面的复位弹簧(201f),卡扣件(201)还包括开设于固定块(101f)内的插槽(201g)和开设于异形插块(201e)两侧的卡槽(201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202)包括设置于插槽(201g)内侧壁的伸缩杆(202a)、套设于伸缩杆(202a)外表面的伸缩弹簧(202b)、设置于伸缩杆(202a)一侧的安装板(202c)和设置于安装板(202c)一侧的弧形卡块(202d)。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出件(203)包括螺纹设置于固定块(101f)下侧的螺杆(203a)、转动设置于螺杆(203a)一侧移动板(203b),以及设置于移动板(203b)一侧的球形顶块(203c)。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诉辅助件(204)包括设置于容纳腔(201b)内侧固定套杆(204a)、滑动设置于固定套杆(204a)上侧的伸缩顶块(204b)、设置于固定套杆(204a)内侧的滑柱(204c)和套设于滑柱(204c)外侧的压缩弹簧(204d),所述滑柱(204c)伸入伸缩顶块(204b)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件(302)包括设置于固定块(101f)一侧的驱动盒(302a)、转动设置于驱动盒(302a)内侧的转杆(302b)、设置于转杆(302b)外侧的迎风板(302d)和设置于转杆(302b)外侧的刮板(302c),所述刮板(302c)与光伏板(101g)一表面接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件(301)包括设置于驱动盒(302a)内侧的跷跷板(301a)、设置于转杆(302b)外表面的齿轮(301b)、设置于驱动盒(302a)内侧壁的限位杆(301c)和滑动设置于限位杆(301c)外表面的锁止板(301d),所述锁止板(301d)上表面开设有与齿轮(301b)匹配的齿槽,齿轮(301b)与齿槽啮合连接。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件(102)还包括三角撑杆(102d)和v形撑杆(102e),所述上横向稳定索(102b)和下横向稳定索(102c)之间设置有三角撑杆(102d)和v形撑杆(102e)。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件(102)还包括设置于稳定索桩(102a)一侧的抗风斜拉杆(102f)和稳定桩。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新能源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柔性索网结构光伏支架,包括包括,构造组件,包括构造件和稳固件,构造件为整个装置的支撑,安装组件,包括卡扣件、固定件、顶出件和辅助件,安装组件设置于构造件内,清理组件,包括锁定件和清理件,清理件设置于构造件的一侧,锁定件设置于清理件内,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构造组件中的构造件和稳固件相互配合使用,构成柔性索桁架网”的结构方式,做到大跨度跨域水库鱼塘等地区上空建设光伏发电场,实现土地节约型光伏发电,同时通过设置的卡扣件、固定件、顶出件和辅助件可便于对光伏板进行快速固定安装处理,通过设置的清理组件可便于对光伏板表面堆积的灰尘等进行清理处理。

技术研发人员:张东栋,范信凌,张斌,曾树元,涂文锦,肖鸿,王瑞,苗博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水电顾问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