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39045发布日期:2023-08-17 01:33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线缆敷设,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1、电力线缆敷设是重要的电力施工工程之一,线缆敷设是指沿经勘査的路由布放、安装电缆以形成电缆线路的过程,根据使用场合,可分为架空、地下管道、地下直埋、水底、墙壁和隧道等几种敷设方式,合理选择电缆的敷设方式对保证线路的传输质量、可靠性和施工维护等都是十分重要的。现有的线缆敷设过程中,线缆缠绕在绕线辊上,在对线缆进行路由布放时,通过工作人员对线缆拉拽从而实现线缆的布放,布放完成之后再将线缆进行固定,完成线缆的敷设,然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线缆长度较长,整体的重量较重,需要多个工作人员线缆进行拉拽,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有时为了根据实际的需求对线缆进行切断,现有的方式切断时费时费力,从而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2、中国专利cn112542808b公开了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通过拉线机构中的两个转棍夹持线缆进行旋转从而完成拉线工作,通过弹簧使得两个转棍相互靠近从而夹持线缆,通过升降机构使得拉线组件沿垂直方向移动从而改变高度,但是该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依靠弹簧来提供推力使得两个转棍夹持线缆,在整个装置的移动过程中存在外力作用在线缆上,这样会导致有时候线缆无法被两个转棍夹持,同时线缆在脱离转棍夹持后重新将线缆插入拉线组件中需要单手控制其中一个转棍移动并固定住位置,另一只手控制线缆进入两个转棍之间,整体操作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通过控制把手使得副转动辊的移动状态可以被控制。

2、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提供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提升组件和拉线组件,拉线组件包括固定框、主转动辊、副转动辊和控制把手,固定框与提升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固定框的两端开口水平设置,提升组件的输出端能够带动固定框沿垂直方向移动,主转动辊能够自转的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主转动辊的轴线与提升组件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平行,主转动辊与驱动结构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副转动辊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副转动辊的轴线与提升组件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平行,副转动辊的滑动方向与主转动辊和副转动辊之间的连线平行,控制把手能够控制副转动辊的移动状态,当控制把手不进行工作时,副转动辊的位置被固定,当控制把手进行工作时,副转动辊能够进行滑动。

4、优选的,拉线组件还包括活动板和第一弹簧,固定框上开设有通孔,活动板滑动设置在通孔中,活动板的滑动方向与副转动辊的滑动方向平行,副转动辊能够旋转的与活动板连接,第一弹簧套的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框固定连接,第一弹簧处于活动板上远离主转动辊的一端。

5、优选的,固定框上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延伸至通孔的内部,导向杆的轴线与副转动辊的滑动方向平行,导向杆和活动板滑动连接,第一弹簧套设在导向杆上,活动板的外部能够旋转的设置有能够与副转动辊同轴旋转连接的活动套筒。

6、优选的,活动板上滑动设置有海绵块,海绵块的滑动方向与提升组件的移动方向垂直,海绵块的滑动方向与副转动辊的滑动方向垂直,当控制把手不进行工作时,海绵块向活动板的外部移动,当控制把手进行工作时,海绵块收缩至活动板的内部。

7、优选的,活动板的内部能够旋转的设置有齿轮,齿轮与活动套筒同轴固定连接,控制把手与齿轮同轴固定连接,控制把手处于活动板上远离活动套筒的位置,海绵块上固定设置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条。

8、优选的,拉线组件还包括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海绵块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活动板固定连接,第二弹簧的轴线与海绵块的滑动方向平行。

9、优选的,每个活动板上均滑动设置有两个海绵块,两个海绵块处于活动板上相互远离的两端,两个海绵块进行同步相反的移动。

10、优选的,固定框上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每个通孔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活动板。

11、优选的,拉线组件还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两端开设有限位槽,固定套筒上固定设置有配合限位槽滑动的第一限位凸起,副转动辊上同轴开设有与固定杆滑动配合的中空通道。

12、优选的,拉线组件还包括活动条,活动条滑动设置在控制把手上,活动条的滑动方向与提升组件输出端的移动方向平行,活动条的两端均开设有限位孔,固定框上固定设置有配合限位孔工作的第二限位凸起。

13、本发明相比较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4、本发明通过控制把手实现了副转动辊的移动状态可以被控制的功能,从而使得在进行线缆输送时的副转动辊的位置被固定,从而确保线缆输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技术特征:

1.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移动底座(1)、提升组件(2)和拉线组件(3),其特征在于,拉线组件(3)包括固定框(31)、主转动辊(32)、副转动辊(33)和控制把手(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组件(3)还包括活动板(35)和第一弹簧(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框(31)上通过螺纹连接固定设置有导向杆(312),导向杆(312)延伸至通孔(311)的内部,导向杆(312)的轴线与副转动辊(33)的滑动方向平行,导向杆(312)和活动板(35)滑动连接,第一弹簧(36)套设在导向杆(312)上,活动板(35)的外部能够旋转的设置有能够与副转动辊(33)同轴旋转连接的活动套筒(35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板(35)上滑动设置有海绵块(352),海绵块(352)的滑动方向与提升组件(2)的移动方向垂直,海绵块(352)的滑动方向与副转动辊(33)的滑动方向垂直,当控制把手(34)不进行工作时,海绵块(352)向活动板(35)的外部移动,当控制把手(34)进行工作时,海绵块(352)收缩至活动板(35)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动板(35)的内部能够旋转的设置有齿轮(353),齿轮(353)与活动套筒(351)同轴固定连接,控制把手(34)与齿轮(353)同轴固定连接,控制把手(34)处于活动板(35)上远离活动套筒(351)的位置,海绵块(352)上固定设置有与齿轮(353)啮合的齿条(35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组件(3)还包括第二弹簧(3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活动板(35)上均滑动设置有两个海绵块(352),两个海绵块(352)处于活动板(35)上相互远离的两端,两个海绵块(352)进行同步相反的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框(31)上相互平行的两个侧面上分别开设有一个通孔(311),每个通孔(311)中均滑动设置有一个活动板(35)。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组件(3)还包括固定杆(3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其特征在于,拉线组件(3)还包括活动条(39);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线缆敷设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力工程建设用线缆敷设装置,包括移动底座、提升组件和拉线组件,拉线组件包括固定框、主转动辊、副转动辊和控制把手,固定框与提升组件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主转动辊能够自转的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副转动辊能够滑动的设置在固定框的内部,副转动辊的滑动方向与主转动辊和副转动辊之间的连线平行,控制把手能够控制副转动辊的移动状态,当控制把手不进行工作时,副转动辊的位置被固定,当控制把手进行工作时,副转动辊能够进行滑动。本发明通过控制把手实现了副转动辊的移动状态可以被控制的功能,从而使得在进行线缆输送时的副转动辊的位置被固定,从而确保线缆输送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石生,莫伟标,王仁民,曾剑宁,钟官添,莫锐森,程志秋,黎坚雄,曹宏宇,乡杰勇,吴沛杰,彭丽菁,林杰莹,刘芳,曾延华,伍尚华,杨雪,林锦棠,潘宇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供电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