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总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48884发布日期:2023-09-23 22:0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定子总成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定子总成及电机。


背景技术:

1、电机散热设计的可靠性和先进性是保证电机运行寿命和运行效率的关键。现有的电机的壳体设有水道,通过水泵使得水在壳体外周循环,电机运行时产生的热量经由定子传导到壳体上,与循环冷却水进行热交换,实现电机内部降温。现有的电机的热传导效率较差,导致电机的散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佳的定子总成及电机。

2、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总成,包括叠加在一起的多个定子冲片及多个导热件,所述定子冲片设有流道,所述导热件设有腔体,以供冷却液流入,多个所述腔体及多个所述流道连通,以形成散热通道,以供冷却液流过以进行散热。

3、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连接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所述腔体。

4、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冲片包括环形的主体部,所述第一侧壁与一个所述定子冲片的主体部接触,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与另一个所述定子冲片的主体部接触,所述流道为自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凹陷形成的凹口,所述腔体的开口朝向所述定子冲片的径向方向的外侧。

5、进一步地,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壁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位于一个所述流道的正下方。

6、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壁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齐平。

7、进一步地,多个所述导热件均设有第一贯穿孔,多个所述定子冲片均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组装至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及多个所述第二贯穿孔,以固定多个所述定子冲片及多个所述导热件。

8、进一步地,所述导热件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弯折延伸的定位部,以与所述定子冲片固定。

9、进一步地,所述定子冲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

10、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流道内。

11、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绕组、壳体及上述的定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围设至所述绕组的外侧,所述壳体围设至所述定子总成的外侧。

12、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定子总成的导热件提高了热传导效率,提高了定子总成的散热效果;导热件设有腔体,以供冷却液流入,相较于冷却液直接流过,流入腔体内的冷却液可以更好地吸收热量,以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效率,以提高定子总成的散热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叠加在一起的多个定子冲片及多个导热件,所述定子冲片设有流道,所述导热件设有腔体,以供冷却液流入,多个所述腔体及多个所述流道连通,以形成散热通道,以供冷却液流过以进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第一侧壁、第二侧壁及连接壁,所述连接壁连接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所述连接壁及所述第二侧壁围成所述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冲片包括环形的主体部,所述第一侧壁与一个所述定子冲片的主体部接触,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与另一个所述定子冲片的主体部接触,所述流道为自所述主体部的外侧壁凹陷形成的凹口,所述腔体的开口朝向所述定子冲片的径向方向的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所述第一侧壁和/或至少部分所述第二侧壁位于一个所述流道的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壁与所述主体部的内侧壁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导热件均设有第一贯穿孔,多个所述定子冲片均设有第二贯穿孔,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组装至多个所述第一贯穿孔及多个所述第二贯穿孔,以固定多个所述定子冲片及多个所述导热件。

7.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件包括自所述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弯折延伸的定位部,以与所述定子冲片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冲片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定位槽内。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定子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收容于所述流道内。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绕组、壳体及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定子总成,所述定子总成围设至所述绕组的外侧,所述壳体围设至所述定子总成的外侧。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定子总成及电机。一种定子总成,包括叠加在一起的多个定子冲片及多个导热件。定子冲片设有流道。导热件设有腔体,以供冷却液流入。多个腔体及多个流道连通,以形成散热通道,以供冷却液流过以进行散热。导热件提高了热传导效率,提高了定子总成的散热效果;导热件设有腔体,以供冷却液流入,相较于冷却液直接流过,流入腔体内的冷却液可以更好地吸收热量,以进一步提高热传导效率,以提高定子总成的散热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洪飞,韩瑞,方艮辉,宗兆科,王伟星,方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星驱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