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明工程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5895433发布日期:2023-10-28 22:07阅读: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照明工程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照明施工,具体地涉及照明工程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1、照明是施工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决定着建筑施工结束后用户的体验度。建筑楼层的顶部一般会安装灯具以提供对该楼层的照明。

2、在照明施工的过程中,需要铺设管路、电缆桥架、电缆及导线,在现有的电缆铺设在电缆桥架上时,一般是直接将电缆拉上去的,这样子可能导致电缆安装后是被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工程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传统的在现有的电缆铺设在电缆桥架上时,一般是直接将电缆拉上去的,这样子可能导致电缆安装后是被损坏的技术问题。

2、一方面,该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包括:预埋暗钢管,将暗钢管预埋于离地表面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并根据安装规则沿墙成排安装对应数量的明钢管,且将所述明钢管与所述暗钢管连通;

3、利用绷紧规则安装多个立柱及多个托臂,以形成支撑结构,根据需安装电缆的弯曲尺寸选择对应尺寸的桥架,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其中,所述绷紧规则包括:安装四个立柱,并用水平尺和线锤调正,利用第一尼龙绳绷紧在两所述立柱靠桥架侧平面,沿所述第一尼龙绳并以每隔范围为1m~2m依次安装多个立柱;

4、利用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缆所承受的最大牵引力,在所述桥架上铺设多个滑动部件,并通过所述滑动部件及所述牵引力的配合将所述电缆搬运于所述桥架上,利用固定规则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桥架上;

5、利用带线规则检测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是否畅通,将导线穿过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并使所述电缆与所述导线电性连接,安装照明灯具,并与所述导线连接,其中,相邻的所述导线利用预设的连接法连接。

6、相比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利用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缆所承受的最大牵引力,可以清楚的知道电缆所需要的牵引力的范围,在对电缆进行牵引时,防止牵引力过大,从而可以保护电缆不被拉坏,通过电缆的牵引力与滑动部件(滑轮)的配合,可以减少人力将电缆拉上桥架,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绷紧规则安装多个立柱及多个托臂,有效的提高了对桥架安装的速度,从而可以提高了施工效率。

7、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8、根据配电箱出线数量,将所述配电箱分为落地配电箱和挂壁配电箱;

9、所述落地配电箱通过第一安装结构安装于地面,以保证落地配电箱隔离地面,所述挂壁配电箱通过第二安装结构安装在墙壁上,以保证多个所述配电箱的底部平齐;

10、根据进出所述配电箱的所述电缆及所述导线的方向,在所述配电箱上开孔,并将所述电缆及所述导线与所述配电箱连接。

11、进一步的,在所述在配电箱的顶部或底部开孔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12、在所述开孔处用橡胶皮保护孔的边缘,以防止损坏电线电缆。

13、进一步的,所述绷紧规则包括:

14、在所述立柱的两端安装所述托臂,利用第二尼龙绳绷紧两端的所述托臂,沿所述第二尼龙绳并以每隔范围为0.5m~1m依次安装多个他托臂。

15、进一步的,所述计算公式包括:

16、f牵=f张*n

17、f牵表示为电缆的牵引力,f张表示为电缆的最大张力,n表示为合规系数,其中,所述合规系数不大于0.8。

18、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规则包括:

19、当铺设的所述电缆的角度大于四十五度时,每隔1.5m~2.5m对所述电缆进行固定一次;

20、当铺设的所述电缆的角度小于四十五度时,每隔5m~10m对所述电缆进行固定一次;

21、当铺设的所述电缆垂直于所述桥架时,每隔0.01m~1.5m对所述电缆进行固定一次

22、进一步的,其中,在所述明钢管穿过变形缝时,通过补偿结构使其通过,所述补偿结构包括:

23、多根安装于房顶的第一立杆,安装于所述第一立杆的接线盒,设置于所述接线盒之间的金属软管,且所述金属软管设置与所述变形缝的下方。

24、进一步的,所述带线规则包括:

25、将布条的两端牢固的绑扎在带线上,两人来回拉动带线,将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内的杂物清净;

26、先将所述带线的一端弯成不封口的圆圈,再利用穿线器将所述带线穿入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内,在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的两端均留有10cm~15cm的余量;

27、在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较长或转弯较多时,可以在敷设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的同时将所述带线一并穿好。

28、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连接法包括:自缠法或者绑扎法;

29、自缠法包括:用分支线路的所述导线在干线的所述导线上紧密缠绕3圈~5圈后,剪去余线;

30、绑扎法包括:先在两所述导线的芯线重叠处填入一根相同直径的芯线,用一根截面范围为1mm2~2mm2的裸铜线在其上紧密缠绕,缠绕长度为导线直径的范围为8倍~12倍;

31、将被连接的所述芯线的线头分别折回,将两端的缠绕裸铜线继续缠绕5圈~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

32、进一步的,所述带线规则包括:在安装照明灯具的步骤包括:

33、采用将嵌入结构将所述照明灯具安装于所述房顶,其中,所述嵌入结构包括:安装于房顶的第二立杆、安装于所述第二立杆上的电线管固定器具、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吊顶以及安装于所述吊顶的灯具卡具,所述灯具卡具连接有照明灯具。



技术特征:

1.一种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在配电箱的顶部或底部开孔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绷紧规则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公式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规则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在所述明钢管穿过变形缝时,通过补偿结构使其通过,所述补偿结构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线规则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连接法包括:自缠法或者绑扎法;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工程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安装照明灯具的步骤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照明工程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预埋暗钢管,将暗钢管预埋于离地表面不小于第一预设距离,并根据安装规则沿墙成排安装对应数量的明钢管;利用绷紧规则安装多个立柱及多个托臂,以形成支撑结构,根据需安装电缆的弯曲尺寸选择对应尺寸的桥架,并安装于所述支撑结构上;利用计算公式计算所述电缆所承受的最大牵引力,在所述桥架上铺设多个滑动部件,并通过所述滑动部件及所述牵引力的配合将所述电缆搬运于所述桥架上,利用固定规则将所述电缆固定于所述桥架上;利用带线规则检测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是否畅通,将导线穿过所述暗钢管及所述明钢管,安装照明灯具,并与所述导线连接,从而可以保护电缆不被拉坏。

技术研发人员:方钊焕,陈华强,胡磊,刘文武,滕诗书,曾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