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

文档序号:35343701发布日期:2023-09-07 15:16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

本发明涉及电源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


背景技术:

1、在煤矿井下巷道中,由于各种供电设备线路和数据传输线路的存在,井下电磁干扰十分严重。传统的直流电源给各类传感器供电时,由于电磁干扰的作用可能导致直流电源出现瞬间断电现象。同时,当直流电源同时给5~6个传感器供电时,其中任意一个传感器电路发生抖动,都将产生交流谐波,引起直流电源抖动,从而影响其他传感器的供电质量。以上两种现象均会使得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出现异常。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通过采用电感滤除交流谐波、采用二极管和阻容元件储能的方式来解决交流谐波影响供电质量问题和直流电源瞬间断电问题。从而保证后端传感器的供电稳定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煤矿井下电磁干扰使传感器的直流电源出现瞬间断电的问题和交流谐波影响供电质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该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由抗干扰电路、储能电路和同步降压电路组成。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与储能电路输入端相连,同时与同步降压电路输入端相连;储能电路的输出端与同步降压电路输入端相连,同步降压电路输出端为传感器供电。抗干扰电路用于阻断交流干扰,储能电路用于储存电能,同步降压电路用于为传感器提供额定的直流电压。当直流电源正常工作时,抗干扰电路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电能经过抗干扰电路后向储能电路充电,同时向同步降压电路供电,电能通过同步降压电路降压后为传感器供电。当直流电源出现瞬间断电现象,储能电路立即释放电能为同步降压电路供电,从而继续为传感器供电。

2、抗干扰电路由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感组成。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为抗干扰电路的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为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

3、储能电路由第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组成。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并联。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还连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既为储能电路的输入端,也为储能电路的输出端。

4、同步降压电路由降压芯片和第二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组成。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vin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vin,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vin,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使能引脚en,同时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软启动引脚ss,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内部工作频率调整引脚rt,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外部时钟输入引脚sync,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出引脚sw和cboot引脚。降压芯片的输出引脚sw还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还同时连接降压芯片的bias引脚和第八电容、第六电阻、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反馈引脚fb。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也连接降压芯片的反馈引脚fb,同时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bias引脚,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vcc引脚,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的接地引脚agnd和pgnd接地。

5、具体的,本发明实现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的原理如下:

6、(1)抗干扰电路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电能进入抗干扰电路,流经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再经过第一电感后从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输出。由于二极管单向导通的特性,当储能电路放电时,电能不会通过抗干扰电路倒流。由于电感具有通直流隔交流的特性,交流谐波不能通过抗干扰电路进入直流电源。

7、(2)电能从抗干扰电路输出端输出后,从储能电路的输入端输入,经过第一电阻向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充电。设第一电阻的阻值为 r1,则充电电流 i为:

8、 i= u/ r1

9、式中 u为直流电源的输入电压。

10、当电直流电源因电磁干扰影响而出现瞬间断电时,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储存的电能将经过第三二极管放电,电能从储能电路的输出端输出,流入同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继续为同步降压电路供电。

11、(3)电能从抗干扰电路输出端或储能电路的输出端输出后进入同步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经过第三电容滤波后输入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通过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开启降压芯片的使能引脚。

12、第四电阻连接降压芯片的内部工作频率调整引脚,通过设计第四电阻的阻值 r2设置降压芯片的工作频率 f1。

13、 r2=40200/ f1-0.6

14、第五电阻连接降压芯片的外部时钟输入引脚,通过设计第五电阻的阻值 r3设置降压芯片的内部时钟。

15、第四电容连接降压芯片的软启动引脚,通过设计第四电容的大小 c1来控制同步降压电路的启动延时时间。

16、电能通过降压芯片降压后,从降压芯片输出引脚输出,该输出为高频开关信号,不能直接为传感器供电,因此将该高频开关信号再经过第二电感、第五电容、第六电容滤波后,同步降压电路输出直流电能。

17、由此可见,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所达到的有益效果包括:

18、1、抗干扰电路中,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特性防止电能倒流,起单向保护作用,而两个二极管串联则提高了单向保护的可靠性。电感的使用可有效的滤除交流谐波,提升了直流电源的稳定性。因此抗干扰电路的设计解决了交流谐波影响直流电源供电质量的问题。

19、2、储能电路中,第一电阻的设置,有效限制了电路的充电电流,可以起到限流的作用,避免直流电源因过流保护而断电。第三二极管的设置,使放电过程中第一电阻短路,起到加速电容放电和降低电阻耗电的作用,储能电路可及时有效地为同步降压电路供电。因此储能电路的设计,解决了电磁干扰使直流电源出现瞬间断电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其特征在于:该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由抗干扰电路、储能电路和同步降压电路组成;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与储能电路输入端相连,同时与同步降压电路输入端相连;储能电路的输出端与同步降压电路输入端相连,同步降压电路输出端为传感器供电;抗干扰电路用于阻断交流干扰,储能电路用于储存电能,同步降压电路用于为传感器提供额定的直流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其特征在于:抗干扰电路由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和第一电感组成;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为抗干扰电路的输入端,第一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正极,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电感的一端,第一电感的另一端为抗干扰电路的输出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其特征在于:储能电路由第三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组成;第三二极管和第一电阻并联;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还连接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和第二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既为储能电路的输入端,也为储能电路的输出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其特征在于:同步降压电路由降压芯片和第二电感、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七电容、第八电容、第九电容、第十电容组成;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vin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入端;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vin,另一端接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入引脚vin,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使能引脚en,同时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软启动引脚ss,另一端接地;第四电阻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内部工作频率调整引脚rt,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外部时钟输入引脚sync,另一端接地;第七电容的两端分别连接降压芯片的输出引脚sw和cboot引脚;降压芯片的输出引脚sw还连接第二电感的一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作为降压电路的输出端;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还同时连接降压芯片的bias引脚和第八电容、第六电阻、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的一端,第五电容和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八电容的另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反馈引脚fb;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也连接降压芯片的反馈引脚fb,同时连接第七电阻的一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九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bias引脚,第九电容的另一端接地;第十电容的一端连接降压芯片的vcc引脚,第十电容的另一端接地;降压芯片的接地引脚agnd和pgnd接地。


技术总结
在煤矿井下巷道中,电磁干扰严重。传统直流电源给传感器供电时,因电磁干扰作用可能导致直流电源出现瞬间断电现象。当直流电源同时给多个传感器供电时,任意一个传感器电路发生抖动而产生交流谐波,都将影响其他传感器的供电质量。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用井下传感器储能抗干扰电源。该电源由抗干扰电路、储能电路和同步降压电路组成。抗干扰电路用于滤除交流谐波,储能电路用于储存电能。当直流电源正常工作时,抗干扰电路输入端连接输入电压,电能经抗干扰电路滤波后向储能电路充电,同时向同步降压电路供电,电能通过同步降压电路后为传感器供电。当直流电源出现瞬间断电现象,储能电路立即释放电能为同步降压电路供电,从而为传感器供电。

技术研发人员:邓从阳,肖粲俊,唐静,石发强,张银,黄永晶,王帝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工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