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5584发布日期:2023-12-28 14:04阅读:3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


背景技术:

1、目前我国变电站建设有以下三种模式:第一种,一、二次设备全室外模式,即一次高压设备采用水泥杆金属架构布置,二次设备就近一次设备布置,变电站无房、无电缆沟、无人值守。第二种,一次室外、二次室内模式,即一次设备室外水泥杆金属架构布置,二次系统室内组屏。第三种,一次、二次设备均在室内,即除35kv侧一次设备采用室外布置外,其余一次设备均放置在室内,而该模式的缺点是:基建任务重,施工周期长且复杂,变电站造价非常高。

2、经检索,公告号为cn1097868c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主要特征是,采用箱式结构,35kv一次设备、主变压器置于箱外,其余一次、二次设备均安装在一个密封恒温的箱体内;箱体采用双层密封结构并装有自动空调器,箱内一次高压系统采用单元真空开关柜结构,二次控制保护系统采用单元抽屉式结构,就近安装在相应的一次系统单元真空开关柜内。

3、在实践中通过定期进行变电站设备的巡检,可确保变电站工作的可靠性。而在巡视中发现,由于设计和工程需要,一般变电站的电缆层地势都觉地平面低约1米。由于材料自身强度或认为因素影响,变电站内箱体易出现积水,尤其是在靠近门板位置(门板需要经常开闭对箱体内设备进行查看维护等日常操作,门板与箱体周围密封条损耗较大,导致箱体内易积水或进入污泥),而上述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内设备采用下走线的方式,当变电站内渗漏后设备走线长时间浸泡于水中可导致严重后果,如线路霉变、老化,影响电缆绝缘,造成短路、跳闸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特别是缆线中间接头,浸泡在水中故障率会大大,威胁设备上方高压开关的安全运行。

4、经检索,公告号为cn110924504b公开了一种变电站电缆层积水智能监控及自动排水系统,包括液位计、水泵、信号继电器、报警装置、通信模块和控制器,液位计安装在变电站的电缆层内,检测电缆层内水位,水泵安装在电缆层内,水泵通过水管将电缆层内的积水抽入到市政排水设施,水泵通过信号继电器与电源连接,信号继电器、液位计、通信模块以及报警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发明的实质性效果是:通过液位计检测电缆层内的积水,并通过通信模块将积水数据发送到远端,提高电缆层积水监控的及时性和可靠性;水泵座使水泵能够脱离与水体的长期接触,避免水泵部件发生锈蚀,减少水泵维护及发生故障概率。

5、然而上述变电站自动排水系统仍存在以下问题:上述变电站自动排水系统通过液位计检测积水,然后反馈至控制器,由控制器开启水泵工作将积水排出,而在实际情况中,污水中常常伴随着污泥,这些污泥进入水泵后,会增加水泵的工作量,对水泵的损耗增加,同时容易堵塞管路,增加后续对污泥的处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变电站内渗漏影响设备安全运行的问题。

2、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包括组装有35kv一次及二次设备、主变压器、10kv一次及二次设备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顶部的主体框架、装设于主体框架入口处的门板、固定于主体框架顶部的顶棚、固定与主体框架侧面的散热窗,所述底座的底部固定有储污池,所述储污池内设置有排污系统,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若干个梯级分度式布置的导流板件、以及固定于导流板件之间的格栅,所述导流板件与格栅在储污池内腔隔离形成多个处于上部的梯形污泥容置腔以及处于下部的污水容置腔,且各污泥容置腔内以及污水容置腔内均布置有排污装置,各个格栅的顶部均开设有等高布置的溢流口,溢流口使各污泥容置腔内相通。

3、优选的,所述底座包括骨架,所述骨架靠近门板的一端设有排污槽口,所述排污槽口位于最高梯度污泥容置腔的顶部。

4、优选的,所述骨架的非排污槽口所在位置上方铺设有通道地板以及位于通道地板两侧的设备地板。

5、优选的,所述顶棚的底部固定有对设备地板上设备走线的穿线支吊件。

6、优选的,所述导流板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斜板与第二斜板,所述第一斜板由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斜板位于第一斜板的低处,且由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

7、优选的,所述第二斜板的末端设有缓冲台,且缓冲台水平设置。

8、优选的,所述污泥容置腔内的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泵体与第一检测装置,所述第一泵体固定于缓冲台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固定于格栅上。

9、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位于第一泵体的最低安全工作位置高度线以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一泵体电性连接。

10、优选的,所述污水容置腔内的排污装置包括第二泵体与第二检测装置,所述第二泵体固定于污水容置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固定于污水容置腔侧壁上。

11、优选的,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位于第二泵体的最低安全工作位置高度线以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二泵体电性连接。

1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3、1、本发明中通过对传统变电站的箱体底座进行改进,在底座靠近门板的一端设置排污槽口,而人行通道与变电站内变配电设备布置于非排污槽口区域的设备地板上,使变电站入口出现渗漏时,污泥能够通过排污槽口进入储污池内,现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能够对变电站内变配电设备进行有效保护;

14、2、本发明中在当最高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污泥存量到达第一检测装置所在位置高度时,该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的第一泵体开始工作,将污泥通过管路导入至外部污泥处理池内,而当污泥的加入量超过第一泵体的输送量导致污泥容置腔内污泥存量持续增加至格栅的溢流口所在高度时,该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的污泥可进入下一梯度,在当下一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污泥存量到达第一检测装置所在位置高度时,该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的第一泵体开始工作,将污泥通过管路导入至外部污泥处理池内,同理,各梯度污泥容置腔内的污泥泵根据污泥存量逐步开启,以保证各污泥泵的总工作量与污泥的输入量相匹配;

15、3、本发明中污泥容置腔内污泥导出的过程中,污水通过过滤后进入污水容置腔内,当污水存量达到第二检测装置所在位置高度时,污水容置腔内的第二泵体开始工作,从而将污水容置腔内污水导入至外部污水处理池内,使污泥污水分别在两池体内进行净化处理,现对于现有技术来说,本发明能够针对泵体的特点对污水及污泥进行区分排出,提高污水与污泥的排出效率;

16、4、本发明中的穿线支吊件是设置在顶棚上,使变电站内变配电设备走线是通过穿线支吊件上行,从而避免走线浸泡在水中的风险,相对于现有技术下走线的方式,本发明能够对设备的运行起到有效保护,可避免线路霉变、老化,影响电缆绝缘,造成短路、跳闸甚至爆炸等严重事故,放置缆线中间接头浸泡在水中,减少故障发生率,对设备安全运行提供安全环境。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包括组装有35kv一次及二次设备、主变压器、10kv一次及二次设备的箱体(1),所述箱体(1)包括底座(12)、固定于底座(12)顶部的主体框架(11)、装设于主体框架(11)入口处的门板(13)、固定于主体框架(11)顶部的顶棚(14)、固定与主体框架(11)侧面的散热窗(15),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的底部固定有储污池(2),所述储污池(2)内设置有排污系统,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控制单元、若干个梯级分度式布置的导流板件(3)、以及固定于导流板件(3)之间的格栅(4),所述导流板件(3)与格栅(4)在储污池(2)内腔隔离形成多个处于上部的梯形污泥容置腔以及处于下部的污水容置腔,且各污泥容置腔内以及污水容置腔内均布置有排污装置,各个格栅(4)的顶部均开设有等高布置的溢流口(41),溢流口(41)使各污泥容置腔内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包括骨架(121),所述骨架(121)靠近门板(13)的一端设有排污槽口(122),所述排污槽口(122)位于最高梯度污泥容置腔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121)的非排污槽口(122)所在位置上方铺设有通道地板(123)以及位于通道地板(123)两侧的设备地板(12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棚(14)的底部固定有对设备地板(124)上设备走线的穿线支吊件(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件(3)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斜板(31)与第二斜板(32),所述第一斜板(31)由左至右逐渐向下倾斜,所述第二斜板(32)位于第一斜板(31)的低处,且由后至前逐渐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板(32)的末端设有缓冲台(321),且缓冲台(321)水平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容置腔内的排污装置包括第一泵体(5)与第一检测装置(7),所述第一泵体(5)固定于缓冲台(321)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7)固定于格栅(4)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装置(7)位于第一泵体(5)的最低安全工作位置高度线以上,所述第一检测装置(7)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一泵体(5)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容置腔内的排污装置包括第二泵体(6)与第二检测装置(8),所述第二泵体(6)固定于污水容置腔的底壁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8)固定于污水容置腔侧壁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装置(8)位于第二泵体(6)的最低安全工作位置高度线以上,所述第二检测装置(8)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单元与第二泵体(6)电性连接。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变电站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力系统变配电的35KV智能箱式变电站,包括组装有35KV一次及二次设备、主变压器、10KV一次及二次设备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座、固定于底座顶部的主体框架、装设于主体框架入口处的门板、固定于主体框架顶部的顶棚、固定与主体框架侧面的散热窗;本发明中在当最高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污泥存量到达第一检测装置所在位置高度时,该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的第一泵体开始工作,而当污泥的加入量超过第一泵体的输送量时,该梯度的污泥容置腔内的污泥可进入下一梯度,即各梯度污泥容置腔内的污泥泵根据污泥存量逐步开启,以保证各污泥泵的总工作量与污泥的输入量相匹配。

技术研发人员:张星明,尹步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安靠智能电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