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03573发布日期:2023-11-16 18:06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及电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机,具体涉及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及电机。


背景技术:

1、由于扁线电机能显著提高电机的槽满率和电机效率,越来越多的扁线电机应用于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但是,现有的扁线定子绕组连接方式在高转速时电流在集肤效应、邻近效应的作用下,沿扁铜线截面非均匀分布而导致各路绕组电阻存在差别,导致各路绕组流过的电流不均衡,产生较大的附加铜耗,影响电机效率,也导致电机在高速时持续性能被削弱。此外,目前有部分定子绕组为了实现并联支路的电流平衡,将绕组设计的很复杂,相线和中性线分布的区域很大,不利于电机定子的相线和中性线的接线。另外:为了降低扭矩波动和提供nvh性能,目前定子绕组有大量采用短距绕组。

2、为了改进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短距绕组及电机,能够使定子绕组的相线和中性线在同一区域,便于接线,以改善电机效率,改善了电机的nvh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上述表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及电机,以解决现有的扁线定子绕组各路绕组流过的电流不均衡,影响电机效率和性能的技术问题。

2、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3、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包括:采用三相并联扁线配合发夹穿绕内侧具有8层72个定子槽位的环状定子得到;

4、所述三相为u相、v相和w相,u相绕组、v相绕组和w相绕组均由三支路扁线配合发夹绕制形成;

5、其中,在所述u相绕组中,第一支路由扁线自位于第2层的第一起点开始配合发夹依次沿着圆周方向逐层错开绕行至第1层的第一终点处,沿8层72个槽位绕制构建形成;第二支路由扁线自位于第4层的第二起点开始配合发夹依次沿着圆周方向逐层错开绕行至第3层的第二终点处,沿8层72个槽位绕制构建形成;第三支路由扁线自位于第6层的第三起点开始配合发夹依次沿着圆周方向逐层错开绕行至第5层的第三终点处,沿8层72个槽位绕制构建形成;

6、所述v相绕组相对所述u相绕组顺着槽位增大方向旋转8个槽位得到;

7、所述w相绕组相对所述u相绕组顺着槽位增大方向旋转16个槽位得到。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9、进一步的,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均与第一支路中发夹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各支路中,每两个点位作为一对,发卡的两个剥漆端向相反方向扭型后分别与两个相邻点位连接。

10、进一步的,当采用三相并联三支路的扁线配合发夹穿绕8层72个槽位时,极数为6,支路数为3;定义xy为第x槽位的第y层,其中x∈[1,72],y∈[a,h],a为位于槽里的一层,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初始流入点,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最终流出点,所述u相绕组的第一支路为:

11、61b→49c→37d→26e→14f→2g→62h→3h→15g→27f→39e→50d→62c→2b→14a→2a→62b→50c→38d→27e→15f→3g→63h→4h→16g→28f→40e→51d→63c→3b→15a→3a→63b→51c→39d→28e→16f→4g→64h→5h→17g→29f→41e→52d→64c→4b→16a→4a→64b→52c→40d→29e→17f→5g→65h→2h→14g→26f→38e→49d→61c→1b→13a→1a;

12、u2+和u3+依次为61d和62f,u2-和u3-依次为1c和2e。

13、进一步的,当采用三相并联三支路的扁线配合发夹穿绕8层72个槽位时,极数为6,支路数为3;定义xy为第x槽位的第y层,其中x∈[1,72],y∈[a,h],a为位于槽里的一层,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初始流入点,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最终流出点,所述u相绕组的第一支路为:

14、62b→49c→38d→25e→14f→1g→62h→3h→14g→27f→38e→51d→62c→3b→14a→2a→63b→50c→39d→26e→15f→2g→63h→4h→15g→28f→39e→52d→63c→4b→15a→3a→64b→51c→40d→27e→16f→3g→64h→5h→16g→29f→40e→53d→64c→5b→16a→4a→65b→52c→41d→28e→17f→4g→65h→2h→13g→26f→37e→50d→61c→2b→13a→1a;

15、u2+和u3+依次为62d和621f,u2-和u3-依次为1c和1e。

16、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机,包括:转子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所述转子可相对于所述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旋转。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8、本发明提供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通过采用三相并联扁线沿圆周方向逐层穿绕8层72个槽位得到,三相绕组中的任一一相绕组均设有三支路扁线,三支路扁线分别按照电流流过槽内的顺序逐层穿绕8层72个槽位,形成6极72槽连续波绕绕组,提供了一种新的连续波绕绕组方式,与现有的发夹式绕组相比,本发明提供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通过设置错层绕制的方式,有利于电机槽满率的提升,以产生更高的磁场强度,提高电机功率,而且,还能实现各并联支路的电流完全平衡,不存在环流问题,绕组结构简单,工艺制造性好,提高了扁线电机的效率和性能。此外,定子绕组的相线和中性线在同一区域,便于接线,适合批量化生产,为电机定子产品提供了理论基础。

19、进一步地,本发明提供的电机包括上述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因此,其至少具有上述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具有的全部技术效果,此处不再加以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三相并联扁线配合发夹穿绕内侧具有8层72个定子槽位的环状定子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均与第一支路中发夹的连接方式相同,且各支路中,每两个点位作为一对,发卡的两个剥漆端向相反方向扭型后分别与两个相邻点位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相并联三支路的扁线配合发夹穿绕8层72个槽位时,极数为6,支路数为3;定义xy为第x槽位的第y层,其中x∈[1,72],y∈[a,h],a为位于槽里的一层,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初始流入点,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最终流出点,所述u相绕组的第一支路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其特征在于,当采用三相并联三支路的扁线配合发夹穿绕8层72个槽位时,极数为6,支路数为3;定义xy为第x槽位的第y层,其中x∈[1,72],y∈[a,h],a为位于槽里的一层,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初始流入点,u1-为u相上第一支路电流的最终流出点,所述u相绕组的第一支路为:

5.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和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所述转子可相对于所述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旋转。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72槽6极发夹式扁线电枢绕组及电机,上述绕组包括采用三相并联扁线配合发夹穿绕内侧具有8层72个定子槽位的环状定子得到;在U相绕组中,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分别由扁线自位于第2层的第一起点、第4层的第二起点和第6层的第三起点配合发夹依次分别沿着圆周方向逐层错开绕行至第1层的第一终点、第3层的第二终点和第5层的第三终点处,沿8层72个槽位绕制构建形成;V相绕组和W相绕组分别相对U相绕组顺着槽位增大方向旋转8个和16个槽位得到。该绕组利于电机槽满率的提升,以产生更高的磁场强度,提高电机功率,且各支路电势平衡,不存在环流问题,绕组结构简单,提高了扁线电机的效率和性能。

技术研发人员:于胜,刘刚,刘思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格华纳汽车零部件(武汉)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