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8178发布日期:2024-03-05 15:35阅读:14来源:国知局
致动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相对移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1、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一种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具有与可动体和支承体连接的连接体、以及使可动体相对于支承体移动的磁驱动机构。在专利文献1的致动器中,支承体具备筒状的壳体、封闭壳体的两端的盖部件、以及配置在壳体的内侧的线圈保持架。可动体具备配置于壳体的径向的中心的支轴、和固定于支轴的磁轭及磁体。磁驱动机构具备磁体和卷绕在配置于磁体的外周侧的线圈保持架上的线圈。

2、在专利文献1中,作为连接体,具备配置在围绕支轴的两端的位置上的环状的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分别连接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外框部件和固定在支轴的端部的内框部件。由此,可动体在壳体的内侧被支承为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第一连接体及第二连接体是硅胶等凝胶状部件。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22-083510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在具备磁驱动机构的致动器中,可动体的振动特性由线圈、磁体以及磁轭构成的磁驱动机构产生的推力(磁驱动力)、可动体的重量、和作为连接体的凝胶状部件的弹簧常数规定。

3、针对实现致动器的成本削减的课题,由于磁体的部件成本高,因此提出了使磁体小型化的方案。但是,如果减小磁体的尺寸,则磁驱动机构的推力也减小,因此有可能无法得到作为目标的振动特性。

4、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实现磁体的成本削减,并且抑制磁驱动机构的推力降低。

5、[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致动器,包括:可动体,具备支轴;支承体,具备:围绕所述可动体的外周侧的筒状的壳体;连接体,与所述支承体及所述可动体连接;以及磁驱动机构,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体的磁体及配置于所述支承体的线圈,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支承体在所述支轴的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所述可动体具备:第一磁轭,从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与所述磁体抵接;以及第二磁轭,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磁体抵接,所述支轴贯通所述第一磁轭、所述磁体、以及所述第二磁轭。所述支承体具备:配置于所述壳体的内侧的线圈保持架。所述线圈保持架具备:围绕所述第一磁轭及所述磁体的外周侧的主体部,在所述主体部卷绕有所述线圈。所述磁体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厚度比所述第一磁轭的所述轴线方向的厚度小。所述第二磁轭具备:端板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磁体抵接;以及圆筒部,从所述端板部的外缘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并围绕所述线圈的外周侧。

7、在本发明中,可动体具备:从轴线方向的一侧与磁体抵接的第一磁轭和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磁体抵接的第二磁轭。第二磁轭具备:从与磁体抵接的端板部的外缘向第一磁轭侧延伸的圆筒部,并形成为杯状。在这样的结构中,能够通过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从轴线方向的两侧支承磁体。磁体构成使可动体在轴线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在轴线方向上被磁化成两极。因此,由于能够通过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在磁通密度高的位置形成磁路,所以磁效率高。另外,第二磁轭具备:与磁体抵接的端板部和从端板部的外缘向第一磁轭侧延伸的圆筒部,因此从第一磁轭朝向第二磁轭的圆筒部的磁通与线圈交叉。因此,磁效率高。进而,由于使磁体的轴线方向的厚度小于第一磁轭,所以能够减小磁体的体积,能够实现磁体的成本削减。本发明人在使磁体的体积缩小时得到如下见解:在使从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外形减小的情况和使厚度减小的情况中,使厚度减小的一方能够使磁驱动机构中的磁体的每单位体积的推力(驱动力)增大。因此,根据本发明,在具备磁驱动机构的致动器中,能够实现磁体的成本削减,并且能够抑制磁驱动机构的推力降低。

8、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在所述端板部的中央,设置有向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的前端面与所述磁体抵接。这样,通过使端板部的厚度局部地增厚磁体变薄的量,能够避免磁体和线圈以及形成磁路的部件的位置关系改变。另外,由于圆筒部的板厚不变,所以能够避免可动体的径向的尺寸大型化。或者,能够避免配置线圈的空间的径向的宽度变窄。

9、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磁轭包括:第一磁性部件,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磁体抵接;以及第二磁性部件,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抵接。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包括:圆板部,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抵接,并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一起构成所述端板部;弯曲部,设于所述圆板部的外缘;以及所述圆筒部,从所述弯曲部朝所述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这样一来,能够使端板部的厚度局部地增厚第一磁性部件的板厚的量。因此,能够避免磁体和线圈以及形成磁路的部件的位置关系改变。另外,由于圆筒部的板厚不变,所以能够避免可动体的径向的尺寸大型化。或者,能够避免配置线圈的空间的径向的宽度变窄。

10、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圆筒部延伸至所述第一磁轭的外周侧。这样,从第一磁轭朝向第二磁轭的圆筒部的磁通与线圈交叉。因此,能够提高磁效率。

11、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一磁轭从所述轴线方向观察到的外形比所述磁体大。这样,在施加了因落下等引起的冲击时,不是磁体而是第一磁轭与围绕第一磁轭及磁体的外周侧的线圈保持架的主体部碰撞。因此,由于能够避免磁体与其他部件碰撞,所以能够抑制磁体的损伤,能够提高耐冲击性。

12、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第二磁轭具备:从所述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所述端板部抵接的重量调整部件。所述重量调整部件具备厚度方向的一部分或全部缺损的重量调整部。这样,不改变圆筒部的厚度就能够改变可动体的重量。因此,能够避免可动体的径向的尺寸大型化。

13、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可动体具备:筒状的第一内框部件,固定于所述支轴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的端部;以及筒状的第二内框部件,固定于所述支轴的轴线方向的另一侧的端部。所述支承体具备:第一外框部件,在径向外侧与所述第一内框部件对置;以及第二外框部件,在径向外侧与所述第二内框部件对置。所述连接体具备:环状的第一连接体,配置于所述第一内框部件与所述第一外框部件之间;以及环状的第二连接体,配置于所述第二内框部件与所述第二外框部件之间。这样,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两端被连接体支承。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可动体。另外,由于连接体为环状,因此当可动体在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时,连接体被压缩,弹簧常数大。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倾斜,能够抑制可动体与支承体的碰撞。

14、[发明效果]

15、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第一磁轭和第二磁轭从轴线方向的两侧支承磁体。另外,能够形成围绕磁体的磁路,并从第一磁轭朝向第二磁轭的圆筒部的磁通与线圈交叉,因此磁效率高。进而,由于使磁体的轴线方向的厚度比第一磁轭小,因此能够削减磁体的体积而实现磁体的成本削减,并且能够抑制磁驱动机构的推力降低。



技术特征: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一种致动器,实现致动器的磁驱动机构的磁体的成本削减,并且抑制磁驱动机构的推力降低。致动器(1)具备使配置在筒状的壳体(20)的内侧的可动体(3)振动的磁驱动机构(6)。可动体具备支轴(30)、固定于支轴的磁体(61)、从轴线方向的一侧(L1)与磁体抵接的第一磁轭(31)、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L2)与磁体抵接的第二磁轭(32)。磁体的轴线方向的厚度比第一磁轭小。在磁体及第一磁轭的外周侧,配置有卷绕在线圈保持架(4)的主体部(42)上的线圈(62)。第二磁轭具备:从轴线方向的另一侧与磁体抵接的端板部(321);以及从端板部的外缘向轴线方向的一侧延伸并围绕线圈的外周侧的圆筒部(322)。

技术研发人员:土桥将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尼得科仪器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