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及其协调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09878发布日期:2024-01-06 23:12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及其协调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储能,特别涉及一种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及其协调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随着能源体系的更新升级太阳能、海洋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始被广泛利用,但太阳能风能会因环境影响导致生产不稳定或不连续,此时需要进行电力储能。现有的储能控制需要对每个储能元件进行电量检测,根据电量检测控制充能,这种控制方式松散,在集控时会导致引脚占用量过高,甚至出现多外挂后仍需去除一些功能以保证储能元件的联合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包括联动控制器、执行单元、储能元件,联动控制器与执行单元连接,执行单元与储能元件连接,所述联动控制器包括第一电位器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一运算放大器u1、第二运算放大器u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四三极管q4、第一连接引脚pa_1,所述第一电位器r1一端、第一电位器r1抽头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u1反相端、第二电阻r2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u1输出端和第三电阻r3一端、第一三极管q1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和第四电阻r4一端、第五电阻r5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三三极管q3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和第六电阻r6一端、第七电阻r7一端连接,第七电阻r7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发射极、第八电阻r8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同相端连接,第四三极管q4基极和第一连接引脚pa_1连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第六电阻r6另一端、第四电阻r4另一端、第一电位器r1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二电阻r2另一端、第三电阻r3另一端、第五电阻r5另一端、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第八电阻r8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五mos管q5、第六三极管q6、第七mos管q7,所述第九电阻r9一端和第一连接引脚pa_1连接,第九电阻r9另一端和第十电阻r10一端、第五mos管q5源极连接,第五mos管q5栅极和第十一电阻r11一端、第六三极管q6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q6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六三极管q6基极和第七mos管q7漏极连接,第七mos管q7源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u2输出端连接,第七mos管q7栅极和第五mos管q5漏极连接,第十电阻r10另一端、第十一电阻r11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二电阻r12、第十三电阻r13、第十四电阻r14、第三运算放大器u3、第二连接引脚pa_2,所述第十二电阻r12一端和第五mos管q5栅极、第三运算放大器u3反相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同相端和第十四电阻r14一端、第十三电阻r13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u3输出端和第二连接引脚pa_2连接,第二连接引脚pa_2和执行单元连接,第十四电阻r14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十三电阻r13另一端、第十二电阻r12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五电阻r15、第十六电阻r16、第十七电阻r17、第十八电阻r18,所述第十五电阻r15一端、第十七电阻r17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十五电阻r15另一端和第十六电阻r16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u1同相端连接,第十七电阻r17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r18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u2反相端连接,第十六电阻r16另一端、第十八电阻r18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5、进一步的,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九电阻r19,所述第十九电阻r19一端和第五mos管q5漏极、第七mos管q7栅极连接,第十九电阻r19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6、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第二十电阻r20、第一继电器k1,所述第二十电阻r20一端和第二连接引脚pa_2连接,第二十电阻r20另一端和第一继电器k1线圈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另一端和储能元件连接,第一继电器k1线圈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第二十一电阻r21、发光二极管led1,所述第二十一电阻r21一端和第一继电器k1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r21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led1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led1阴极和接地端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储能元件包括蓄电池bat。

9、进一步的,包括如下步骤;

10、步骤1,对分布的储能元件进行电量检测;

11、步骤2,发送同步检测信号到对应储能元件的联动控制器进行检测;

12、步骤3,根据储能元件当前电量响应反馈同步检测信号发送后的执行信号;

13、步骤4,根据执行信号控制当前储能元件起充或停充。

14、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个引脚检测所并联的控制器下的所有储能元件状态,同时检测信号也作为储能元件的起充和停充信号,起停信号可根据当前储能元件电量进行自动控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包括联动控制器、执行单元、储能元件,联动控制器与执行单元连接,执行单元与储能元件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控制器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第四三极管、第一连接引脚,所述第一电位器一端、第一电位器抽头端和第一运算放大器反相端、第二电阻一端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三电阻一端、第一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和第四电阻一端、第五电阻一端连接,第一三极管集电极和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第三三极管基极连接,第二三极管发射极和第六电阻一端、第七电阻一端连接,第七电阻另一端和第二三极管基极、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四三极管发射极、第八电阻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四三极管基极和第一连接引脚连接,第四三极管集电极、第六电阻另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第一电位器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第五电阻另一端、第三三极管发射极、第八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五mos管、第六三极管、第七mos管,所述第九电阻一端和第一连接引脚连接,第九电阻另一端和第十电阻一端、第五mos管源极连接,第五mos管栅极和第十一电阻一端、第六三极管发射极连接,第六三极管集电极和电源连接,第六三极管基极和第七mos管漏极连接,第七mos管源极和第二运算放大器输出端连接,第七mos管栅极和第五mos管漏极连接,第十电阻另一端、第十一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三运算放大器、第二连接引脚,所述第十二电阻一端和第五mos管栅极、第三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同相端和第十四电阻一端、第十三电阻一端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和第二连接引脚连接,第二连接引脚和执行单元连接,第十四电阻另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十三电阻另一端、第十二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所述第十五电阻一端、第十七电阻一端和电源连接,第十五电阻另一端和第十六电阻一端、第一运算放大器同相端连接,第十七电阻另一端和第十八电阻一端、第二运算放大器反相端连接,第十六电阻另一端、第十八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控制器还包括第十九电阻,所述第十九电阻一端和第五mos管漏极、第七mos管栅极连接,第十九电阻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包括第二十电阻、第一继电器,所述第二十电阻一端和第二连接引脚连接,第二十电阻另一端和第一继电器线圈一端连接,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一端和电源连接,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和储能元件连接,第一继电器线圈另一端和接地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还包括第二十一电阻、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二十一电阻一端和第一继电器常开触点另一端连接,第二十一电阻另一端和发光二极管阳极连接,发光二极管阴极和接地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包括蓄电池。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储能系统的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站点集控储能系统及其协调控制方法,涉及储能技术领域,包括联动控制器、执行单元、储能元件,联动控制器与执行单元连接,执行单元与储能元件连接,联动控制器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一运算放大器、第二运算放大器。本发明可以通过一个引脚检测所并联的控制器下的所有储能元件状态,同时检测信号也作为储能元件的起充和停充信号,起停信号可根据当前储能元件电量进行自动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刘邦金,汪志强,许敏,吴斌,张敏,林祺华,郑晓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方电网调峰调频(广东)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