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8471发布日期:2024-02-07 13:02阅读:28来源:国知局
无线充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无线充电,尤其涉及一种无线充电装置。


背景技术:

1、近年来,随着移动设备的普及和便携性的需求不断增长,无线充电技术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无线充电技术是不透过连接器或金属接点作为媒介,来进行电力传输的技术。目前,市面上的很多移动设备由于设计原因可能存在表面不平整的情况,例如某些智能手机的摄像头会凸出于手机背面,导致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待充电设备放在无线充电器上时不能良好地贴合。当待充电设备与无线充电器的不能良好贴合时,会导致充电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可以改善或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一个浮动充电组件;壳体具有安装腔,所述壳体的顶壁具有被配置为承载待充电设备的承载面,所述壳体的顶壁还具有至少一个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连通所述承载面与所述安装腔;浮动充电组件活动设置于所述安装孔中,所述浮动充电组件包括支撑板、电能传输线圈和磁性件,所述支撑板具有相背设置的外侧和内侧,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被配置为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相对,所述电能传输线圈和所述磁性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其中,所述无线充电装置被配置为在未受外力时,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承载面对齐或低于所述承载面;所述磁性件被配置为与放置在所述承载面上的所述待充电设备相吸引,以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相接触。

3、在部分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复位件,复位件与所述浮动充电组件连接并被配置为使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承载面对齐或低于所述承载面。

4、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浮动充电组件与所述壳体。

5、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缘和外缘,所述支撑板固定于所述内缘,所述外缘固定于所述顶壁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圈与所述安装孔同轴设置。

6、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和下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连接,所述壳体的顶壁设于所述上壳,所述下壳与所述上壳相对的一侧具有突出的第一限位台,所述第一限位台将所述外缘压于所述顶壁。

7、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圈具有弯折部,所述弯折部的一端与所述内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缘连接,所述弯折部相对于所述内缘和所述外缘向远离所述承载面的方向弯折;所述外缘具有多个定位孔,所述顶壁的内表面具有多个突出的定位块,每个所述定位块插设于对应的定位孔中。

8、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刚度大于所述弹性圈的刚度,所述弹性圈与所述支撑板一体成型。

9、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弹性件为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另一端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壳体连接。

10、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的方向上具有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的转轴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相垂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11、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二限位台,所述第二限位台与所述浮动充电组件相对设置,所述浮动充电组件与所述第二限位台接触时,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承载面对齐。

12、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边缘具有第三限位台,所述第三限位台与所述顶壁的内表面相对以阻挡所述浮动充电组件从所述安装孔脱出;所述第三限位台与所述顶壁的内表面接触时,所述支撑板的外侧表面突出于所述承载面。

13、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充电组件的数量为多个;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孔中设有多个所述浮动充电组件,或者,所述顶壁具有多个所述安装孔且每个所述安装孔中设有至少一个所述浮动充电组件。

14、在部分实施例中,无线充电装置还包括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安装腔中并设于所述安装孔的侧向上,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电能传输线圈电连接。

15、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充电组件还包括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并设于所述支撑板的内侧;其中,所述电能传输线圈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设于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

16、在部分实施例中,所述浮动充电组件还包括磁片,设置在所述电能传输线圈与所述安装板之间,所述磁片在所述电能传输线圈所在的平面上的投影覆盖所述电能传输线圈。

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浮动充电组件,浮动充电组件包括支撑板、电能传输线圈和磁性件,壳体的顶壁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并使浮动充电组件活动设置于安装孔中,由此,当待充电设备放置在顶壁的承载面上时,磁性件可以与待充电设备相吸引而使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相接触,保证电能传输线圈与待充电设备之间能够对准且距离较小,从而保证无线充电速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为在未受外力时,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承载面对齐或低于承载面,保证了无线充电装置的美观度,并且有利于拓宽无线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件(30)包括至少一个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弹性连接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与所述壳体(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性圈(32),所述弹性圈(32)具有同轴设置的内缘(321)和外缘(322),所述支撑板(21)固定于所述内缘(321),所述外缘(322)固定于所述顶壁(12)的内表面,所述弹性圈(32)与所述安装孔(13)同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壳(14)和下壳(15),所述下壳(15)与所述上壳(14)连接,所述壳体(10)的顶壁(12)设于所述上壳(14),所述下壳(15)与所述上壳(14)相对的一侧具有突出的第一限位台(151),所述第一限位台(151)将所述外缘(322)压于所述顶壁(12)。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圈(32)具有弯折部(323),所述弯折部(323)的一端与所述内缘(32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外缘(322)连接,所述弯折部(323)相对于所述内缘(321)和所述外缘(322)向远离所述承载面(121)的方向弯折;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的刚度大于所述弹性圈(32)的刚度,所述弹性圈(32)与所述支撑板(21)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弹簧(31),所述弹簧(31)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板(21)连接,另一端向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1)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壳体(1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在垂直于所述承载面(121)的方向上具有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0)转动连接且所述支撑板(21)的转轴(214)与所述安装孔(13)的轴线相垂直,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11)内设有第二限位台(16),所述第二限位台(16)与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相对设置,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与所述第二限位台(16)接触时,所述支撑板(21)的外侧表面(211)与所述承载面(121)对齐。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的边缘具有第三限位台(212),所述第三限位台(212)与所述顶壁(12)的内表面相对以阻挡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从所述安装孔(13)脱出;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的数量为多个;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还包括: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无线充电装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充电组件(20)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通过设置至少一个浮动充电组件,浮动充电组件包括支撑板、电能传输线圈和磁性件,壳体的顶壁设置至少一个安装孔,并使浮动充电组件活动设置于安装孔中,由此,当待充电设备放置在顶壁的承载面上时,磁性件可以与待充电设备相吸引而使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所述待充电设备相接触,保证电能传输线圈与待充电设备之间能够对准且距离较小,从而保证无线充电速率。并且,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无线充电装置设置为在未受外力时,支撑板的外侧表面与承载面对齐或低于承载面,保证了无线充电装置的美观度,并且有利于拓宽无线充电装置的适用范围。

技术研发人员:吴圣文,褚长兴,李中宏,萧丞佑,黄裕峰,周家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