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81970发布日期:2024-01-23 11:55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源抗干扰,具体是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


背景技术:

1、静电放电(electro static discharge,简称esd),是一种常见的物理现象,然而静电放电对电子元件却是一种致命的危害,为避免电源出现静电放电干扰,现有的电源抗干扰电路大多具备静电抗干扰电路,但是由于静电抗干扰电路设计不合理导致电路的开启电压的变化较大,导致电源电压发生波动,降低电路抗静电干扰的能力,并且现有的抗干扰电路无法准确有效的进行静电防护,无法有效检测抗干扰电路的好坏,因此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该电源抗干扰电路包括:电源模块,保护控制模块,第一隔离防护模块,防护检测模块,esd隔离防护模块,延时控制模块,输出模块;

3、所述电源模块,用于提供直流电能;

4、所述保护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和第一隔离防护模块连接,用于通过继电开关电路将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的电能传输给所述第一隔离防护模块;

5、所述第一隔离防护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隔离防护电路进行第一次隔离静电电荷泄放处理;

6、所述防护检测模块,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手动控制防护检测电路产生静电电压并控制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进行断电工作;

7、所述esd隔离防护模块,与所述第一隔离防护模块、延时控制模块、输出模块和防护检测模块连接,用于发生静电放电时进行第二次隔离静电电荷泄放处理,用于接收所述防护检测模块输出的静电电压并进行隔离静电电荷泄放处理,用于在隔离泄放的同时隔离控制输入所述延时控制模块的电能;

8、所述输出模块,与所述第一隔离防护模块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隔离防护模块传输的电能进行稳压处理并输出;

9、所述延时控制模块,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连接,用于通过延时控制电路延时输出第一控制信号,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号控制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进行断电工作。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电源抗干扰电路由第一隔离防护模块对传输的进行第一次隔离静电泄放处理,再由esd隔离防护模块进行第二次隔离静电泄放处理,提高电源的安全性和静电防护能力,并由延时控制模块检测esd隔离防护模块的静电防护时长并在延时一段时间后控制保护控制模块断开电源模块的供电,实现电源静电保护,并由防护检测模块产生静电电压,以便检测esd隔离防护模块的静电防护能力,提高电源电路的工作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交流电源、第一整流器和第一电容;所述保护控制模块包括第一继电开关;所述第一隔离防护模块包括第一变压器、第四电阻和第二二极管;所述输出模块包括输出处理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sd隔离防护模块包括第三二极管、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稳压管、第三电容、第一功率管、第二功率管、第三功率管、第一光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esd隔离防护模块还包括第二光耦、第一电源和第八电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检测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一稳压管、第一按键开关、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二电容和第四二极管;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延时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开关管、第四电容、第一二极管、第九电阻、第一控制器和第五电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控制模块还包括第二电源、第十电阻、第二开关管和第一继电器;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抗干扰电路,涉及电源抗干扰技术领域,包括保护控制模块,用于控制电能传输;第一隔离防护模块,用于进行第一次隔离静电泄放处理;防护检测模块,用于手动产生静电电压;ESD隔离防护模块,用于进行第二次隔离静电泄放处理并隔离控制延时控制模块延时控制保护控制模块工作;延时控制模块,延时控制保护控制模块进行断电;输出模块,用于电能稳压处理并输出。本发明电源抗干扰电路由第一隔离防护模块进行隔离静电泄放处理,由ESD隔离防护模块再次隔离静电泄放处理,延时控制模块检测在静电防护的同时延时控制保护控制模块断开电源模块的供电,防护检测模块产生静电电压并检测ESD隔离防护模块的静电防护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郝成军,王超,林喜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龙星辰电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