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388613发布日期:2023-12-15 04:07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机更换辅助工具,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1、现有的技术状况如下:

2、钢铁厂内方形钢坯或条状成品钢根在过程运输中多采用辊道组方式传送,辊道驱动为辊道电机,功率在1.1-22kw不等,单台电机重量在几十到二百多千克范围。电机更换或需要电机移位的检修是辊道电机维护保养的常规工艺。目前在对辊道电机更换或位置调整过程中,一般利用天车吊拉对离开底座支撑的电机定位,施工条件困难的厂房会通过人力穿铁杆扛抬的方式完成该项工作。

3、主要的缺陷和不足有:

4、1、辊道电机更换作业利用天车吊拉对其位置调整时,电机重量相对吊钩装置较轻,电机难以克服吊钩装置移动惯性,容易出现移动不到位或过量现象造成电机定位困难。

5、2、辊道电机更换作业利用人力穿铁杆扛抬的方式对其位置调整,需要投入相对大的人力资源,生产现场环境复杂,人力密集作业容易产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一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

2、本发明的目的二是提供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

3、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包括分体式设计的主支架、副支架,所述主支架的上端与副支架的上端相互抵紧,所述主支架的下端与副支架的下端相互分开,所述主支架的下端与副支架的下端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二者分开距离的定尺,所述主支架的上端设有葫芦吊。

4、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主支架包括第一纵杆、第二纵杆,所述第一纵杆上端与第二纵杆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纵杆下端与第二纵杆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纵杆上端与第二纵杆上端之间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杆、第二横杆,所述葫芦吊安装在第二横杆,所述第一纵杆下端与第二纵杆下端之间设有第三横杆。

5、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齐。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的底部均设有防滑件。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的尺寸均为外径30mm*长1670mm,所述第一横杆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33mm,所述第二横杆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66mm,所述第三横杆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330mm,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一纵杆顶部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一横杆与第二横杆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二横杆与第三横杆的距离为1420mm。

8、进一步地,所述副支架包括第三纵杆,所述第三纵杆的上端设有第四横杆,下端设有第五横杆,所述第四横杆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纵杆、第二纵杆之间的距离。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纵杆的底部设有防滑件。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纵杆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1670mm,所述第四横杆、第五横杆的尺寸均为外径30mm*长100mm。

11、进一步地,所述定尺包括定尺杆,所述定尺杆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标卡扣、若干个第二定标卡扣,其中,所述第一定标卡扣位于所述定尺杆的一端,干个所述第二定标卡扣依次间隔布置在所述定尺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标卡扣扣接在第五横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标卡扣扣接在第三横杆;或者,所述第一定标卡扣扣接在第三横杆,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标卡扣扣接在第五横杆。

1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二,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

13、在辊道电机的两侧分别架设主支架、副支架,使主支架、副支架的上端相互靠近,第三纵杆的上端穿第一纵杆、第二纵杆、第一横杆、第二横杆围成的区域,且第四横杆抵紧第二横杆上方的第一纵杆、第二纵杆;

14、将定尺的第一定标卡扣扣接在第五横杆;

15、根据实际工况调节第一纵杆和第二纵杆下端的分开距离,并将定尺对应的第二定标卡扣扣接在第三横杆;

16、将葫芦吊安装在第二横杆;

17、通过葫芦吊吊拉辊道电机进行位置调整或更换。

18、有益效果

19、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20、1.本发明可以替代天车吊拉移动定位,对电机安装定位更精准快捷,提高电机更换效率。

21、2.本发明可以替代人工穿杆扛抬作业,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安全事故。

22、3.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易。

23、4.本发明可拆装,倒运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分体式设计的主支架(1)、副支架(2),所述主支架(1)的上端与副支架(2)的上端相互抵紧,所述主支架(1)的下端与副支架(2)的下端相互分开,所述主支架(1)的下端与副支架(2)的下端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二者分开距离的定尺(3),所述主支架(1)的上端设有葫芦吊(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包括第一纵杆(5)、第二纵杆(6),所述第一纵杆(5)上端与第二纵杆(6)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纵杆(5)下端与第二纵杆(6)下端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纵杆(5)上端与第二纵杆(6)上端之间设有上下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杆(7)、第二横杆(8),所述葫芦吊(4)安装在第二横杆(8),所述第一纵杆(5)下端与第二纵杆(6)下端之间设有第三横杆(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杆(5)、第二纵杆(6)的长度相等,且相互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杆(5)、第二纵杆(6)的底部均设有防滑件(1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纵杆(5)、第二纵杆(6)的尺寸均为外径30mm*长1670mm,所述第一横杆(7)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33mm,所述第二横杆(8)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66mm,所述第三横杆(9)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330mm,所述第一横杆(7)与第一纵杆(5)顶部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一横杆(7)与第二横杆(8)的距离为100mm,所述第二横杆(8)与第三横杆(9)的距离为1420mm。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支架(2)包括第三纵杆(11),所述第三纵杆(11)的上端设有第四横杆(12),下端设有第五横杆(13),所述第四横杆(12)的长度大于第二横杆(8)上方的第一纵杆(5)、第二纵杆(6)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杆(11)的底部设有防滑件(1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纵杆(11)的尺寸为外径30mm*长1670mm,所述第四横杆(12)、第五横杆(13)的尺寸均为外径30mm*长10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尺(3)包括定尺杆(14),所述定尺杆(14)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定标卡扣(15)、若干个第二定标卡扣(16),其中,所述第一定标卡扣(15)位于所述定尺杆(14)的一端,干个所述第二定标卡扣(16)依次间隔布置在所述定尺杆(14)的另一端;所述第一定标卡扣(15)扣接在第五横杆(13),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标卡扣(16)扣接在第三横杆(9);或者,所述第一定标卡扣(15)扣接在第三横杆(9),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定标卡扣(16)扣接在第五横杆(13)。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可拆运拼装的辅助电机线上更换装置及使用方法,属于电机更换辅助工具技术领域,解决目前通过天车吊拉存在定位困难,或通过人力穿铁杆扛抬存在安全风险的技术问题,装置包括分体式设计的主支架、副支架,主支架的上端与副支架的上端相互抵紧,主支架的下端与副支架的下端相互分开,主支架的下端与副支架的下端之间设有用于调节二者分开距离的定尺,主支架的上端设有葫芦吊。本发明可以替代天车吊拉移动定位,对电机安装定位更精准快捷,提高电机更换效率;可以替代人工穿杆扛抬作业,节约人力资源,减少安全事故;结构简单,使用操作简易;可拆装,倒运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林立锋,朱春韶,王鑫,何剑辉,尹少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