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383962发布日期:2024-03-22 10:36阅读:13来源:国知局
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例如涉及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


背景技术:

1、tws(true wireless stereo,真无线立体声耳机)可以分为无线蓝牙耳机和充电仓两部分。充电仓在耳机放入时为耳机充电,每只tws耳机通过两个耳机充电接口与充电仓连接,两个耳机充电接口分别作为电源端和接地端以实现充电仓对耳机的充电功能。蓝牙tws耳机一般以线性充电的方式实现本身电池充电,通过设定的反馈电路,确保耳机充电接口中电源端的输出电压高于待充电耳机电池电芯的电压。但是在充电仓对耳机的充电过程中,当耳机的电量接近满电量的情况下,可以控制充电仓的主控单元进入休眠模式,以减少充电仓的功耗。

2、相关技术中,在耳机充电回路上串联高精度采样电阻,使用带ad功能的mcu/pmic(microcontroller unit/power management ic,微控制单元/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将采样电阻带来的电压值换算为电流值。在耳机充满电时,mcu/pmic采集到的充电电流会变小,以此来判断耳机的充电状态。整个过程中,需要mcu/pmic主控一直工作,并使用ad采集电流做判断,当电流小于设定阈值时充电关闭,主控进入休眠状态。

3、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4、相关技术中需要带ad功能的mcu/pmic主控对充电电流进行精确采样,在充电结束前,mcu/pmic主控需要一直处于工作状态,会产生较大的功耗。

5、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以降低充电过程中的功耗。

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充电的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和主控单元;充电电路包括电源端和充电端,充电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主控单元与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进入休眠状态;其中,第二充电电流小于第一充电电流。

4、可选地,充电电路包括并联在电源端和充电端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其中,第一充电支路设置有开关,第二充电支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第一充电支路短路,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支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第一充电支路断路,充电电路以第二充电支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5、可选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和第一保护电阻,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二充电支路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第一保护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和第二保护电阻,第二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第二pmos管的漏极与主控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第二保护电阻的一端与第二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中,根据第二pmos管栅极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第二pmos管的漏极输出第二检测信号;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二检测信号,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或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6、可选地,充电电路还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和第一保护电阻,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二充电支路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第一pmos管的漏极与主控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第一保护电阻的一端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一保护电阻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一pmos管的漏极输出第一检测信号;主控单元根据接收到的第一检测信号,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或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所述方法包括:主控单元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主控单元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主控单元进入休眠状态。

8、可选地,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包括: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或第二预设时长;其中,第一预设时长小于第二预设时长。

9、可选地,主控单元进入休眠状态,包括: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若第二充电电流小于预设电流,则主控单元进入休眠状态;或,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二预设时长的情况下,主控单元直接进入休眠状态。

10、可选地,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还包括:若第二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则主控单元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11、可选地,在主控单元进入休眠状态后,还包括:在第二充电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电流的情况下,主控单元被唤醒,并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12、可选地,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第二pmos管的漏极的电压;在第二pmos管的漏极的电压为低电平的情况下,进行报错处理。

1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和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14、本公开实施例中,主控单元可以控制充电电路的充电电流,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待充电设备已经拥有较高的电量。此时主控单元控制充电电路以小于第一充电电流的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进入休眠状态。在充电结束前,主控单元并非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是在达到预设条件后可以提前进入休眠状态。因此,可以降低主控单元在充电过程中的功耗。

15、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包括并联在电源端和充电端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其中,第一充电支路设置有开关,第二充电支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在开关闭合的情况下,第一充电支路短路,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支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在开关断开的情况下,第一充电支路断路,充电电路以第二充电支路为待充电设备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还包括:

5.一种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充电的电路,所述方法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单元进入休眠状态,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的情况下,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主控单元进入休眠状态后,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充电的电路包括充电电路、主控单元、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其中,充电电路包括并联在电源端和充电端第一充电支路和第二充电支路,第一充电支路设置有开关,第二充电支路设置有串联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第一检测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一pmos管的栅极连接于第二充电支路的第一电阻和第二电阻之间,第一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第二检测电路包括第二pmos管,第二pmos管的栅极与第一pmos管的漏极连接,第二pmos管的源极连接于充电电路的电源端;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消费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充电的电路,包括:充电电路,包括电源端和充电端,充电端与待充电设备连接,用于为待充电设备充电;主控单元,与充电电路电连接,用于在充电电路以第一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进入休眠状态;其中,第二充电电流小于第一充电电流。在本公开实施例中,主控单元可以在达到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充电电路以第二充电电流为待充电设备充电并进入休眠状态。在充电结束前,主控单元并非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而是可以在达到预设条件后提前进入休眠状态,以降低主控单元在充电过程中的功耗。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用于控制充电的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唐闻,陈湘程,王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紫光同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