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74681发布日期:2024-03-01 12:25阅读:13来源:国知局
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配电网运行,尤其涉及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1、配电网数字孪生系统是一个离散状态与连续过程耦合交织的高维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强调对真实系统的感知、呈现、跟随和控制,其注重与现实系统的交互。而在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的配电网多业务交叉与海量计算导致仿真速度下降;且模型高度异构、计算任务快速分解与调度、多维度空间高频交互等使得孪生交互信息复杂度升高、交互速度降低。

2、目前,为解决上述问题,配电网平台通常多采用集中式架构,以解决交互速度低的问题。但是集中式架构的模块耦合程度高、扩展能力弱,新增、完善应用功能开发上线周期长,且传统的单体型技术架构难以适应当前形势变化,无法快速、高效、高质量的满足数字化转型的需求。因此,亟需一种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物理实体与虚拟实体之间交互频率偏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配电网物理实体与虚拟实体之间互动效率低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包括:

3、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根据配电网的物理实体,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

4、基于云平台,构建通信通道,所述通信通道用于将所述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配电网物理实体之间的层间交互;

5、根据所述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所述通信通道,利用计算均衡的方法,实现配电网的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的交互。

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装置,包括:

7、体系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根据配电网的物理实体,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

8、通道构建模块,用于基于云平台,构建通信通道,所述通信通道用于将所述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配电网物理实体之间的层间交互;

9、交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所述通信通道,利用计算均衡的方法,实现配电网的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的交互。

10、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在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的基础上,基于云平台构建通信通道,可以提高配电网的虚拟空间与配电网物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将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通信通道的联合,可以解决由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出现的海量数据和配电网多业务交叉的问题,提高了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的计算速度。



技术特征:

1.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根据配电网的物理实体,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根据配电网的物理实体,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根据配电网的物理实体,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改进的gabor算子对所述待处理的配电网灰度图片进行特征提取,得到所述待处理的配电网灰度图片对应的图像前景区域图片,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通道包括层间纵向交互通道和微应用群扩展通道,所述层间纵向交互通道包括层间纵向贯通异步消息通道、实时服务调用通道和批量数据交换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均衡的方法包括吉布斯抽样和马尔科夫蒙特卡洛方法,所述根据所述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所述通信通道,利用计算均衡的方法,实现配电网的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的交互,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态势平衡概率,实现配电网的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的交互,包括:

9.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体系构建模块之前,所述装置还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配电网虚拟互动实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基于数字孪生技术,根据配电网的物理实体,构建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基于云平台,构建通信通道,通信通道用于将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配电网物理实体之间的层间交互;根据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和通信通道,利用计算均衡的方法,实现配电网的虚拟空间对物理实体的映射和交互。本申请能够提高配电网的虚拟空间与配电网物理实体之间的交互,并解决了由于高比例分布式电源接入下出现的海量数据和配电网多业务交叉的问题,提高了配电网数字孪生平台架构体系的计算速度。

技术研发人员:张姿姿,马天祥,李丹,李小玉,赵明伟,罗蓬,陈二松,王庚森,梁博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