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25142发布日期:2024-03-05 15:27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支架,具体为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


背景技术:

1、柔性光伏支架是光伏支架的一种,其因具有横向跨度大、用量少以及造价成本低等优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针对山地等特殊地形中,可以很好适应其中的复杂环境。

2、柔性光伏支架,通过将光伏板倾斜架设在钢索上,以此获得更大的横向跨度,并且通过增加架设高度可以更好的应对复杂地形以及更好的接受采光,但是在山地等空旷地貌环境中,以及受到风力的影响,以及光伏板自重而对钢索进行拉扯,这样极易增加钢索的金属疲劳,而导致其使用寿命减少,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让光伏板在受到不同方向的风时给予其一个相反方向的力,避免钢索实用寿命减短。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包括有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的四角椎,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支架主体以及四角椎上设置有钢索;

3、还包括有:

4、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数量共有多个,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支架主体两侧;

5、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支架主体下表面;

6、动作组件,所述动作组件设置在支架主体下表面,所述控制板与动作组件连接,所述控制板受到风而转向,使得动作组件动作;

7、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设置在支架主体下表面,所述调节组件位于动作组件两侧并与其连接,在动作组件通过推动调节组件使得导风板朝向进行改变。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作组件包括有转动杆一,所述转动杆一设置在支架主体下表面,所述转动杆一上设置有缺齿轮,所述支架主体下表面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设置有齿条二,所述齿条二设置在缺齿轮两侧,所述齿条二之间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设置在齿条二一端,所述转动杆一下端与控制板连接。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两侧设置有齿条一,所述调节杆上设置有连杆一,所述连杆一滑动设置在支架主体上,所述横杆与其相邻的调节杆之间设置有抵触杆。

10、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调节杆同侧齿条一呈相对结构安装并有一定间隔,所述齿条一之间设置有连接齿轮,所述连接齿轮与齿条一啮合。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板两侧设置有多个嵌入柱,所述嵌入柱上设置有转动座,所述导风板上下表面均为弧形表面。

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置在导风板两侧,所述安装座上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嵌入柱嵌入弧形槽中。

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杆一与转动座之间设置有连杆二。

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四角椎上设置有导风组件,所述导风组件包括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二,所述转动杆二下端设置有控制板,所述转动杆二上端设置有导风座,所述导风座与底座之间设置有多个万向球。

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所述万向球嵌入环形槽中。

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座上端面为倾斜弧面结构,所述导风座侧表面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孔洞。

17、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8、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导风板,配合动作组件以及调节组件使得在支架主体受到来自正对光伏板的风时,导风板位于支架主体的下方,给予支架主体向上的力,而在支架主体受到来自背对光伏板的风时,导风板位于支架主体的上方,给予支架主体向下的力避免钢索长期被风力过度影响而导致金属疲劳程度增加而致使使用寿命减少。

19、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的导风座,在支架主体下无论受到任何方向的风都可以拥有一个向上的力将支架主体托起,以此避免钢索长期受到光伏板自重的影响而导致金属疲劳,而致使其使用寿命减短。



技术特征:

1.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包括有支架主体(1)和设置在支架主体(1)的四角椎(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上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支架主体(1)以及四角椎(10)上设置有钢索(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组件(5)包括有转动杆一(51),所述转动杆一(51)设置在支架主体(1)下表面,所述转动杆一(51)上设置有缺齿轮(53),所述支架主体(1)下表面设置有滑槽(55),所述滑槽(55)内设置有齿条二(52),所述齿条二(52)设置在缺齿轮(53)两侧,所述齿条二(52)之间设置有横杆(54),所述横杆(54)设置在齿条二(52)一端,所述转动杆一(51)下端与控制板(9)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4)包括有调节杆(41),所述调节杆(41)两侧设置有齿条一(42),所述调节杆(41)上设置有连杆一(43),所述连杆一(43)滑动设置在支架主体(1)上,所述横杆(54)与其相邻的调节杆(41)之间设置有抵触杆(4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调节杆(41)同侧齿条一(42)呈相对结构安装并有一定间隔,所述齿条一(42)之间设置有连接齿轮(7),所述连接齿轮(7)与齿条一(42)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板(2)两侧设置有多个嵌入柱(21),所述嵌入柱(21)上设置有转动座(22),所述导风板(2)上下表面均为弧形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1)上设置有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设置在导风板(2)两侧,所述安装座(3)上开设有弧形槽(31),所述嵌入柱(21)嵌入弧形槽(3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一(43)与转动座(22)之间设置有连杆二(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角椎(10)上设置有导风组件(8),所述导风组件(8)包括有底座(81),所述底座(81)上贯穿设置有转动杆二(83),所述转动杆二(83)下端设置有控制板(9),所述转动杆二(83)上端设置有导风座(82),所述导风座(82)与底座(81)之间设置有多个万向球(8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81)上表面开设有环形槽(811),所述万向球(84)嵌入环形槽(811)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座(82)上端面为倾斜弧面结构,所述导风座(82)侧表面开设有贯穿其表面的孔洞。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光伏支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山地光伏支架结构,包括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的四角椎,所述支架主体上设置有光伏板,所述支架主体以及四角椎上设置有钢索;还包括有:导风板,所述导风板的数量共有多个,所述导风板设置在支架主体两侧;控制板,所述控制板设置在支架主体下表面,此山地光伏支架结构,通过设置的导风板,配合动作组件以及调节组件使得在支架主体受到来自正对光伏板的风时,导风板位于支架主体的下方,给予支架主体向上的力,而在支架主体受到来自背对光伏板的风时,导风板位于支架主体的上方,给予支架主体向下的力避免钢索长期被风力过度影响而导致金属疲劳程度增加而致使使用寿命减少。

技术研发人员:温和昌,魏滔,方琦,丁荣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电建集团江西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