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20535发布日期:2023-09-04 08:33阅读: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海上光伏发电,涉及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


背景技术:

1、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2、在固定式海上光伏发电工程中,各级电缆的布置及支撑体系的设计与安装是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对于箱变平台至海上升压站的高压电缆束,因其占位空间大、重量大、检修维护程度高、造价成本高,其布置及支撑系统一直是工程实施的重难点之一。

3、在陆地或滩涂光伏发电工程中,该类电缆束通常采用沿地面敷设或采用管桩支撑并架设电缆桥架的方式进行,支撑结构、电缆桥架等均需人工现场安装布置。与陆地或滩涂光伏发电工程不同,海上光伏工程的结构体系既要能够满足海上风、浪、流、冰等恶劣海况的影响,同时还应满足便捷、高效的海上施工作业要求。因此,采用陆地或滩涂光伏发电工程中支撑体系难以满足恶劣海况下的结构安全及高效施工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的机械结构,可以实现陆地整体预制及海上整体吊装,且形成稳定支撑体系,满足恶劣海况下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2、根据一些实施例,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包括基础支撑结构、支撑平台和电缆束栈桥,其中:

4、所述基础支撑结构至少有两组,相邻的基础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一定距离,每组基础支撑结构之上均设置有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和所述基础支撑结构上部相适配,支撑平台的顶部为刚性甲板,所述电缆束栈桥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基础支撑结构上。

5、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各组基础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

6、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基础支撑结构包括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预应力管桩。

7、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预应力管桩的顶部设置有钢制封板,且中部开有孔洞。

8、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具有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和所述基础支撑结构的预应力管桩对应的桩腿,所述桩腿和所述刚性甲板垂直设置。

9、作为进一步的限定,所述桩腿的端部设置有圆台型插尖,和所述孔洞相适配。

10、作为进一步的限定,各桩腿之间,各桩腿和刚性甲板之间均通过刚性支撑杆件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焊接。

11、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束栈桥包括四根弦杆成矩形设置组成的空间管桁架,位于底部的两根弦杆之间设置有依次布设的多个h型钢,位于侧面的两根弦杆之间,以及位于顶部的两根弦杆之间,均设置有依次布设的多个支撑杆件。

12、作为可选择的实施方式,所述电缆束栈桥设置有电缆通道区和人员通行区域,人员通行区域的电缆束栈桥侧面设置有栏杆,底部设置有格栅结构。

13、作为进一步的,所述电缆通道区位于电缆束栈桥的两侧,且所述电缆束栈桥沿高度方向设多组电缆桥盒。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缆束支撑系统呈模块化,三腿式支撑平台和电缆束栈桥实现陆地整体预制及海上整体吊装,极大减少海上人工散装作业量,降低人员作业安全风险;

16、本实用新型的支撑平台吊装就位后,与基础支撑结构形成稳定支撑体系,能够满足恶劣海况下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17、本实用新型的电缆束栈桥采用空间钢制桁架结构,主结构强度高、刚度大,次要构件经济合理,主次结构受力明确,材料利用率高,且实现三个功能分区,满足大容量电缆布置、人员通行及日常电缆检修需要,实现功能多元化;可以支持跨度大,降低了基础支撑结构用量,提升了底部空间,利于运维船舶通行,降低了对流冰阻碍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包括基础支撑结构、支撑平台和电缆束栈桥,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各组基础支撑结构的结构相同。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基础支撑结构包括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布置的预应力管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预应力管桩的顶部设置有钢制封板,且中部开有孔洞。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具有呈等边三角形布置,和所述基础支撑结构的预应力管桩对应的桩腿,所述桩腿和所述刚性甲板垂直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桩腿的端部设置有圆台型插尖,和所述孔洞相适配。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各桩腿之间,各桩腿和刚性甲板之间均通过刚性支撑杆件连接,且连接方式为焊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缆束栈桥包括四根弦杆成矩形设置组成的空间管桁架,位于底部的两根弦杆之间设置有依次布设的多个h型钢,位于侧面的两根弦杆之间,以及位于顶部的两根弦杆之间,均设置有依次布设的多个支撑杆件。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缆束栈桥设置有电缆通道区和人员通行区域,人员通行区域的电缆束栈桥侧面设置有栏杆,底部设置有格栅结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其特征是,所述电缆通道区位于电缆束栈桥的两侧,且所述电缆束栈桥沿高度方向设多组电缆桥盒。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上光伏工程的大跨距电缆束支撑系统,包括基础支撑结构、支撑平台和电缆束栈桥,所述基础支撑结构至少有两组,相邻的基础支撑结构之间设置有一定距离,每组基础支撑结构之上均设置有一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下端和所述基础支撑结构上部相适配,支撑平台的顶部为刚性甲板,所述电缆束栈桥的两端分别设置于相邻的基础支撑结构上。本技术采用模块化的机械结构,可以实现陆地整体预制及海上整体吊装,且形成稳定支撑体系,满足恶劣海况下支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要求。

技术研发人员:剧鹏鹏,孟庆飞,王勇,张积乐,许立,马利,王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电力工程咨询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103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