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切换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65930发布日期:2023-04-20 04:18阅读:69来源:国知局
智能切换储能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储能,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切换储能系统。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用电量日益增大,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系统、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技术,因此储能技术的发展成为重中之重,现有的储能技术大部分是一堆电池连接一个pcs,两者即组成一个系统,随着集装箱越来越大,功率越来越大,备电时间越来越长,所并联的电池簇也越来越多,导致成本高,效率低,同时后备时间有限,影响整体的工作效率。

2、虽然一部分储能系统把电池分为几组,减少并联数量,减小电池簇并联带来的故障时发生的短路电流,同时也具有切换系统,能够对多个电池组进行投切切换,但是切换时间长,损耗大,无法解决切换时间间隙以及发热严重等问题。

3、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快速切换、损耗低、发热少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切换储能系统。

2、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3、一种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包括直流模块、与所述直流模块相连的pcs模块以及与所述pcs模块相连的电网,所述直流模块与所述pcs模块之间设有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功率开关和断路器,所述功率开关与所述断路器并联,通过所述功率开关和断路器配合对所述直流模块进行切换。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功率开关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二极管,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所述二极管反向并联。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直流模块与若干所述切换模块一一对应,若干所述切换模块并联接入所述pcs模块。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切换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直流模块、所述切换模块以及所述pcs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通讯。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串联通讯连接。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若干所述直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串联通讯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直流模块为电池堆。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堆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电池簇。

11、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2、本实用新型通过功率开关和断路器并联,两者互为冗余的设计,既能快速切换,又能减小损耗,避免功率开关发热,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模块、与所述直流模块相连的pcs模块以及与所述pcs模块相连的电网,所述直流模块与所述pcs模块之间设有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功率开关和断路器,所述功率开关与所述断路器并联,通过所述功率开关和断路器配合对所述直流模块进行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开关包括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和二极管,所述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与所述二极管反向并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直流模块与若干所述切换模块一一对应,若干所述切换模块并联接入所述pcs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切换储能系统还包括控制模块,所述直流模块、所述切换模块以及所述pcs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通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切换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串联通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直流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进行串联通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模块为电池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堆包括若干并联连接的电池簇。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智能切换储能系统,属于储能技术领域,包括直流模块、与所述直流模块相连的PCS模块以及与所述PCS模块相连的电网,所述直流模块与所述PCS模块之间设有切换模块,所述切换模块包括功率开关和断路器,所述功率开关与所述断路器并联,通过所述功率开关和断路器配合对所述直流模块进行切换。本技术通过功率开关和断路器并联,两者互为冗余的设计,既能快速切换,又能减小损耗,避免功率开关发热,保证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勇,蔚飞,邵伟,周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沃太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02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