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33607发布日期:2023-08-25 02:00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交通工具,特别涉及一种电机及车辆。


背景技术:

1、当前乘用车用电机(包括发电机及驱动电机)定子通常有两种安装方式:定子硅钢片外圈直接螺栓安装至变速器壳体,或者,定子外圈过盈压装至变速器壳体。前者常用于油冷电机结构,后者常用于水冷电机结构。

2、对于乘用车来说,nvh(noise、vibration和harshness;噪音、振动及平顺性)性能尤为重要,电机噪音已成为纯电车型及混动车型nvh最重要的挑战之一。

3、现有结构针对电机电磁力的衰减不足,电机电磁力可直接传递至变速箱壳体,从而产生电机噪音。通常仅从降低电机电磁力或总体包裹入手,通常会带来性能、效率下降及成本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机及车辆,用于降低电机噪音。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3、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机,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安装螺栓和第一隔振垫片,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磁耦合,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连接于所述螺杆一端的螺帽,所述螺杆贯穿于所述定子中,并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螺杆贯穿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夹持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

4、在上述电机中,转子在运行过程中与定子之间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激起定子产生振动,该振动由定子向壳体传递的路径中具有第一隔振垫片,第一隔振垫片至少部分阻碍了振动的传递,电磁力被有效衰减,最终传递至壳体的振动被降低,起到减小电机噪音的效果。

5、可选地,所述电机还包括第二隔振垫片,所述第二隔振垫片夹持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帽之间。

6、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均为硬质阻尼材料。

7、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材质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材质均为黄铜、尼龙、聚醚醚酮、树脂和石墨中的一种。

8、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厚度介于1mm至5mm之间。

9、可选地,所述壳体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相适配,所述第一隔振垫片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过盈配合。

10、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均呈非圆形。

11、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呈方形、椭圆形和圆角矩形中的一种;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呈方形、椭圆形和圆角矩形中的一种。

12、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呈环形,且轴向上的两端均为平面;所述第二隔振垫片呈环形,且轴向上的两端均为平面。

13、可选地,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通过螺纹与所述螺杆连接。

14、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电机。

15、所述的车辆与上述的电机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安装螺栓、第一隔振垫片和第二隔振垫片,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磁耦合,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隔振垫片夹持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的另一端与所述螺帽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均为硬质阻尼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材质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材质均为黄铜、尼龙、聚醚醚酮、树脂和石墨中的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厚度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厚度介于1mm至5mm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相适配,所述第一隔振垫片部分位于所述限位槽内,并与所述限位槽的内壁过盈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均呈非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的外轮廓呈方形、椭圆形和圆角矩形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通过螺纹与所述螺杆连接。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电机。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电机及车辆,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安装螺栓和第一隔振垫片,所述转子与所述定子磁耦合,并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其中,所述螺栓包括螺杆和连接于所述螺杆一端的螺帽,所述螺杆贯穿于所述定子中,并将所述定子固定于所述壳体;所述螺杆贯穿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和所述第二隔振垫片,所述第一隔振垫片夹持于所述定子的轴向上的一端与所述壳体之间。在上述电机中,转子在运行过程中与定子之间产生电磁力,电磁力激起定子产生振动,该振动由定子向壳体传递的路径中具有第一隔振垫片,第一隔振垫片至少部分阻碍了振动的传递,电磁力被有效衰减,最终传递至壳体的振动被降低,起到减小电机噪音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阮刘明,胡军峰,邓晓龙,汤天宝,田行,郭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