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连接基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6423发布日期:2023-07-05 18:34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连接基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安装基座,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光伏连接基座。


背景技术:

1、光伏安装基座主要用于安装光伏发电硅玻璃板。专利cn212115209u公开了一种光伏基座、光伏基座安装结构及光伏支架,基座本体上设置多个导向孔,多个导向孔均与基座本体倾斜设置,组成类似树根状的结构;安装时,只需将导向柱插入导向孔中,并将导向柱插入地面下,即可实现光伏基座的固定安装。

2、由于上述光伏基座在安装时必需要在地面上开设安装孔,该光伏基座适用于在地面安装较大型的光伏发电硅玻璃板,不适用于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硅玻璃板,因为在屋顶开设安装孔会破坏屋顶。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适用于在屋顶安装光伏发电硅玻璃板的光伏连接基座。

2、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包括十字型结构的基座体,所述基座体的底部布满粘接剂透孔,所述基座体通过第一锁紧件连接有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硅玻璃板的横杆。

3、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基座体包括十字交叉焊接的第一型材、第二型材。

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通过第二锁紧件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杆的承重板。

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型材通过第三锁紧件连接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设有支撑所述承重板一端的悬挑件,所述支撑脚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连接所述横杆。

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型材、第二型材、承重板、支撑脚均为铝合金制成的l型角槽,所述横杆为铝合金制成的矩形型材。

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锁紧件为自攻铆钉,所述第二锁紧件、第三锁紧件、悬挑件均为螺栓螺母组件。

8、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剂透孔的直径为2~3mm,相邻两个所述粘接剂透孔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9、进一步地,还包括将所述基座体与屋顶连接的粘接剂。

10、进一步地,所述粘接剂为硅酮玻璃胶。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为: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基座体底部刮上一层粘接剂,然后将基座体贴合屋顶,使粘接剂透入粘接剂透孔,即可以完成连接基座安装,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不破坏原有屋顶的防水功能,不破坏光伏板底受力横杆的结构,适用于彩钢瓦屋顶、混凝土屋顶、地面等环境,重量轻、安装方便、成本低、安全牢固,是一种屋顶光伏安装的新型通用未破坏基座。



技术特征:

1.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十字型结构的基座体(1),所述基座体(1)的底部布满粘接剂透孔(2),所述基座体(1)通过第一锁紧件(3)连接有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硅玻璃板(4)的横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体(1)包括十字交叉焊接的第一型材(6)、第二型材(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6)通过第二锁紧件(8)连接有用于支撑所述横杆(5)的承重板(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型材(7)通过第三锁紧件(10)连接有支撑脚(11),所述支撑脚(11)设有支撑所述承重板(9)一端的悬挑件(12),所述支撑脚(11)通过所述第一锁紧件(3)连接所述横杆(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型材(6)、第二型材(7)、承重板(9)、支撑脚(11)均为铝合金制成的l型角槽,所述横杆(5)为铝合金制成的矩形型材。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紧件(3)为自攻铆钉,所述第二锁紧件(8)、第三锁紧件(10)、悬挑件(12)均为螺栓螺母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透孔(2)的直径为2~3mm,相邻两个所述粘接剂透孔(2)之间的间距为10~15mm。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基座体(1)与屋顶连接的粘接剂(1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13)为硅酮玻璃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连接基座,属于光伏安装基座技术领域,解决传统基座安装时会破坏屋顶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十字型结构的基座体,基座体的底部布满粘接剂透孔,基座体通过第一锁紧件连接有用于支撑光伏发电硅玻璃板的横杆。本技术通过在基座体底部刮上一层粘接剂,然后将基座体贴合屋顶,使粘接剂透入粘接剂透孔,即可以完成连接基座安装,本技术的优点是不破坏原有屋顶的防水功能,不破坏光伏板底受力横杆的结构,适用于彩钢瓦屋顶、混凝土屋顶、地面等环境,重量轻、安装方便、成本低、安全牢固,是一种屋顶光伏安装的新型通用未破坏基座。

技术研发人员:李成宏,杨斌,蒋建宏,郭卫华,杨黎明,苏宗宇,何俊旭,张映,程红军,谢德平,周耿,黄一宁,韦守宜,邱锦健,罗有杰,陆祖文,包其福,黄莹碧,卢其峰,农绍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