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70001发布日期:2023-07-05 16:10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编码器,具体涉及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


背景技术:

1、增量式旋转编码器通过内部两个光敏接受管转化其角度码盘的时序和相位关系,得到其角度码盘角度位移量增加(正方向)或减少(负方向)。编码器安装在电机的尾轴上用来传递信号给控制器。

2、但是,编码器在损坏需要拆卸时,由于内嵌在电机后端盖上,使用者需要通过工具将编码器从凹槽中翘出,不够方便。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包括电机后端盖,所述电机后端盖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放置有编码器本体;

2、所述编码器本体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包括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三对称设立在开槽内部,所述连接板三一端与编码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三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与连接板三上均开设有安装孔。

3、优选的:所述开槽两侧开设有月牙槽。

4、优选的:所述编码器本体一侧连接有连接线。

5、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的长度和大于安装槽的内径。

6、优选的:所述安装槽内部开设有与安装孔对应的内螺纹孔。

7、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与连接板三叠在一起的厚度小于开槽的深度。

8、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9、本实用新型通过编码器的上方安装有提升结构,安装时可通过安装孔将编码器固定安装在电机后端盖上,拆卸时通过提升结构方便将编码器本体从安装槽中取出。



技术特征:

1.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包括电机后端盖(1),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后端盖(1)内部开设有安装槽(2),所述安装槽(2)内部放置有编码器本体(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槽(5)两侧开设有月牙槽(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器本体(3)一侧连接有连接线(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71)与连接板二(72)的长度和大于安装槽(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2)内部开设有与安装孔(74)对应的内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一(71)、连接板二(72)与连接板三(73)叠在一起的厚度小于开槽(5)的深度。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增量式内嵌型旋转编码器,包括电机后端盖,所述电机后端盖内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部放置有编码器本体;所述编码器本体上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内部转动连接有提升结构,所述提升结构包括连接板三,所述连接板三对称设立在开槽内部,所述连接板三一端与编码器本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三另一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所述连接板一与连接板二靠近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板一、连接板二与连接板三上均开设有安装孔。本技术通过编码器的上方安装有提升结构,安装时可通过安装孔将编码器固定安装在电机后端盖上,拆卸时通过提升结构方便将编码器本体从安装槽中取出。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思迪机电技术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30223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