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墙体线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5509发布日期:2023-10-11 09:32阅读: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墙体线盒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线盒固定,具体涉及一种墙体线盒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我国基建事业的快速发展,各建筑内线盒排布点位不一,同一处多个线盒固定安装标高参差不齐。使用传统线盒固定方法,在砼浇筑过程中极易造成线盒点位发生偏移,后期施工很难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线盒固定设施存在固定不牢固、点位发生偏移的问题。

2、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多根平行的用以串联墙体线盒的横向穿筋、两根相互平行的竖向固定筋和至少两根平行的连接筋;

3、所述两根竖向固定筋与所述两根连接筋构成一矩形固定框架;

4、所述横向穿筋垂直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竖向固定筋与所述连接筋的固定连接部。

5、上述墙体线盒固定结构,通过对角加固筋实现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对角连接。

6、上述矩形固定框架的竖向顶部和底部之间还包括有至少两根横向连接筋,其中一横向连接筋与相邻的位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顶部的横向连接筋或位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底部的横向连接筋之间通过一对角加固筋实现对角连接。

7、上述横向穿筋、竖向固定筋、横向连接筋和对角加固筋皆为直径φ6至φ10的钢筋。

8、所述横向穿筋至少是四根,分至少两层设置,每两根为一层;相邻的上、下两根横向穿筋为一组,上部的横向穿筋穿过墙体线盒顶部的穿筋孔洞实现相邻的墙体线盒的串联,下部的横向穿筋撑托在所述墙体线盒的底部;所述矩形固定框架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所述横向相邻的墙体线盒的前、后两端。

9、上述横向穿筋与墙体钢筋进行绑扎固定,以避免造成墙体钢筋抗拉力下降。

10、与传统线盒固定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该线盒固定设施在两侧增添两根斜向加固筋,增强了线盒固定的稳定性;

12、2、线盒的固定可以提前进行预制,预制完成后在施工时可以直接使用预制完成后的成品与墙体进行连接,提高施工速度,优化施工工期;

13、3、线盒固定设施总体结构简单明了,便于施工,采用穿筋固定线盒能够满足线盒标高统一控制需求;

14、4、线盒固定设施所采用的钢筋多为边角料钢筋,对废弃钢筋进行再利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节省成本。

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技术特征:

1.一种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平行的用以串联墙体线盒(1)的横向穿筋(2)、两根相互平行的竖向固定筋(3)和至少两根平行的连接筋(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通过对角加固筋(5)实现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对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竖向顶部和底部之间还包括有至少两根横向连接筋(4),其中一横向连接筋(4)与相邻的位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顶部的横向连接筋(4)或位于所述矩形固定框架的底部的横向连接筋(4)之间通过一对角加固筋(5)实现对角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穿筋(2)、竖向固定筋(3)、横向连接筋(4)和对角加固筋(5)皆为直径φ6至φ10的钢筋。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穿筋(2)至少是四根,分至少两层设置,每两根为一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穿筋(2)与墙体钢筋进行绑扎固定,以避免造成墙体钢筋抗拉力下降。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一种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包括多根平行的用以串联墙体线盒的横向穿筋、两根相互平行的竖向固定筋和至少两根平行的连接筋;两根竖向固定筋与两根连接筋构成一矩形固定框架;横向穿筋垂直于矩形固定框架设置,且固定于竖向固定筋与连接筋的固定连接部。该墙体线盒固定结构可以预制,从而提高了施工速度,且结构简单,便于施工,采用的钢筋多为边角料钢筋,对废弃钢筋进行再利用,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浪费,节省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熹,王一哲,谢松,粟志凌,薛航伟,毛嘉鹏,韩琦,李武浩,邱丽,雷俊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