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79994发布日期:2023-08-09 21:07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光伏汇流箱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


背景技术:

1、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每块光伏元件,所发电压、电流微小,必须将多块联接后才能达到额定的电压电流。若干光伏元件组成的光伏电池板的最佳接线方式,是将汇集所发直流电的汇流箱置于光伏板的底边。汇流箱里汇集了大量导线和塑料制得的接线元器件。

2、现有的汇流箱在夏日高温时受阳光辐射暴晒,密不透风,致使箱内闷热,器件过电温度升高,电阻温度系数增加,导致阻抗损失增加,而且器件高温容易老化,使用寿命缩短,在冬日时外部环境寒冷,如一直通风则会导致电器元件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通过设有散热孔配合移动板以便于在高温天气进行散热,在低温天气移动板右移以便于保温避免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3、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包括箱体以及顶盖,所述箱体两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所述箱体底板两侧设有滑槽,两所述滑槽内分别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高度与所述侧板一致,所述移动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侧板宽度的二分之一;

4、所述顶盖有坡度,所述顶盖的高度从左向右降低;所述散热孔位于所述两侧板未设有移动板的一侧。

5、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气缸,所述温度传感器位于所述箱体底板上,所述气缸位于所述侧板内侧且位于所述移动板左侧,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左侧相连;

6、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气缸电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内侧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位于所述散热孔后方。

8、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三脚架。

9、进一步的,所述顶盖高度低的一侧伸出所述箱体。

10、进一步的,所述箱体背板上设有凹槽,所述移动板可镶嵌于所述凹槽内。

11、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1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温光伏汇流箱,通过设有散热孔配合移动板以便于在高温天气进行散热,在低温天气移动板右移以便于保温避免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通过设有左高右低有坡度的顶盖以便于起到防雨雪的效果。通过设有温度传感器配合气缸以便于实现自动散热或者保温,避免器件过电温度升高,电阻温度系数增加,导致阻抗损失增加,器件高温老化,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特征:

1.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包括箱体(1)以及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两侧板(3)上均设有散热孔(301),所述箱体(1)底板(4)两侧设有滑槽(401),两所述滑槽(401)内分别设有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高度与所述侧板(3)一致,所述移动板(5)的宽度小于所述侧板(3)宽度的二分之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温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内侧设有温度传感器(6)以及气缸(7),所述温度传感器(6)位于所述箱体(1)底板(4)上,所述气缸(7)位于所述侧板(3)内侧且位于所述移动板(5)左侧,所述气缸(7)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移动板(5)左侧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温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3)内侧设有防尘网,所述防尘网位于所述散热孔(301)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温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底部四角设有支撑脚,所述支撑脚为三脚架(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温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高度低的一侧伸出所述箱体(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温光伏汇流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背板(9)上设有凹槽(901),所述移动板(5)可镶嵌于所述凹槽(901)内。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温光伏汇流箱,包括箱体以及顶盖。箱体两侧板上均设有散热孔,箱体底板两侧设有滑槽,滑槽内设有移动板,移动板的高度与侧板一致,移动板的宽度小于侧板宽度的二分之一;顶盖有坡度,顶盖的高度从左向右降低;散热孔位于两侧板未设有移动板的一侧。本技术涉及光伏汇流箱领域,本技术的控温光伏汇流箱,通过设有散热孔配合移动板以便于在高温天气进行散热,在低温天气移动板右移以便于保温避免对电器元件造成损坏。

技术研发人员:郭枫,张岩,李秀明,张英旭,鲁谟尔,刘喆,邓俊巍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华能清能通榆电力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01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