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31611发布日期:2023-08-05 18:50阅读:29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电站,特别是涉及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


背景技术:

1、变电站是指电力系统中对电压和电流进行变换,接受电能及分配电能的场所。在发电厂内的变电站是升压变电站,其作用是将发电机发出的电能升压后馈送到高压电网中。

2、目前,变电站主要包括箱式变电站以及土建变电站。土建变电站是采用建筑形式形成的,即需要为变电设备建立钢筋混凝土的放置间。该放置间无法移动并且建造成本较高。而箱式变电站采用可拆卸钢结构形成,不仅能够移动而且降低了成本,还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安装简便、供电迅速的特点。因此,箱式变电站已经逐步取代土建变电站,并广泛应用于矿山、工厂企业、油气田和风力发电站住宅小区中。然而,箱式变电站虽然安装简单,但是其散热效果较差。当箱式变电站内部温度升高并且无法及时散热时,将导致箱式变电站内部元件故障,对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提高箱式变电站的散热效果。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3、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包括箱体和通风装置;

4、所述通风装置包括扇叶、电机、转轴和转轴套;

5、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设置于所述箱体外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

6、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箱体的一侧;

7、所述转轴套套设于所述转轴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

8、所述扇叶与所述转轴套的外侧连接,且垂直于所述转轴;

9、所述箱体两侧设置有散热口。

10、进一步地,还包括遮挡板和两组滑槽;

11、两组所述滑槽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口的两侧;

12、所述遮挡板的两端分别可滑动设置于两组所述滑槽上。

13、进一步地,所述遮挡板的长度与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散热口的长度与宽度。

14、进一步地,还包括筛网;

15、所述筛网固定设置于所述散热口上。

16、进一步地,还包挡雨板;

17、所述挡雨板设置于所述箱体远离散热口的一端;

18、所述挡雨板靠近所述箱体中心的一侧的高度高于其远离所述箱体中心的一侧的高度;

19、所述挡雨板覆盖所述箱体。

20、进一步地,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组隔板;

21、多组所述隔板相互间隔并纵向固定设置在所述箱体内;

22、每一所述隔板上均设置有筛孔。

23、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所述通风装置。

2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箱体上设置通风装置,并将通风装置的电机设置于箱体外侧,使得电机产生的热量不会进入箱体内部,能够直接在空气中散热,避免在箱体内部产生额外热量;在需要对变电站箱体进行散热降温时,能够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转轴转动,并带动转轴套上的扇叶进行旋转,实现对箱式变电站内部进行吹风,加快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空气流动,使得热风通过散热口排除,防止高温导致变电站本体内部元件故障,对箱式变电站内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和通风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遮挡板和两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板的长度与宽度分别大于所述散热口的长度与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筛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还包挡雨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内部设置有多组隔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设置有所述通风装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便于散热的户外智能变电站,包括箱体和通风装置,通过在箱体上设置通风装置,并将通风装置的电机设置于箱体外侧,使得电机产生的热量不会进入箱体内部,能够直接在空气中散热,避免在箱体内部产生额外热量;在需要对变电站箱体进行散热降温时,能够通过电机驱动带动转轴转动,并带动转轴套上的扇叶进行旋转,实现对箱式变电站内部进行吹风,加快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空气流动,使得热风通过散热口排除,防止高温导致变电站本体内部元件故障,对箱式变电站内的使用造成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新,李文锦,梁超泳,王海霞,林培玲,黄龙杰,郭陆峰,辛宇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泉州电力技能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30306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