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11291发布日期:2023-10-02 03:13阅读:38来源:国知局
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光伏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1、大风是破坏光伏电站光伏阵列及太阳能组件的重要自然灾害之一,一是剧烈的大风直接吹倒支架、吹散组件,二是风使得组件震动,长期作用,引起隐裂,极大的影响了光伏发电站的发电量。其中,对于坡屋面传统的施工方法是通过在屋面植筋来实现的,这种做法不仅会破坏屋面的防水而且无法抵抗侧面的飓风。

2、在专利号为cn106712674a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光伏支架,其包括光伏板支撑架和多个下支撑架。下支撑架具有底座、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斜撑,第一立柱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以及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端具有旋转调节机构,并通过旋转调节机构与斜撑连接。其通过调节第一立柱、旋转调节机构的方向能够实现光伏板调整角度配合最佳光照角度。

3、但是就目前而言,现有屋面光伏平改坡多为固定支架,三角支架通过压载安装实现倾角,但无法实现跟踪式提升光照时间,而地面电站所用的跟踪构造系统由于风荷载因素不适宜用在建筑屋面。


技术实现思路

1、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光伏支架在屋面使用过程中因风荷载受力不稳以及光伏板的接收的光照时间较短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它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包括:

3、多个支撑底座;

4、主轴,与所述支撑底座转动连接,且所述主轴的端部连接有驱动件;

5、多个光伏模块,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所述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板以及框体,所述光伏板是固定连接在所述框体上;且所述光伏板的法线方向与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为夹角设置;以及

6、支撑模块,其位于所述光伏模块与所述主轴之间,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防护侧壁;

7、其中,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弧形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是固定连接在所述主轴上;以及

8、所述防护侧壁是位于在所述框体与所述主轴之间,且所述防护侧壁为外凸式的弧形结构。

9、在本实用新型一方案中,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底座和步进电机,所述固定底座与所述支撑底座之间为相对固定设置;其中,所述步进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固定底座上,以及所述步进电机的转轴与所述电机的主轴传动连接。

10、在本实用新型一方案中,还包括多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弧形结构,以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主轴固定连接;其中,所述支撑板与所述防护侧壁固定连接。

11、在本实用新型一方案中,所述光伏板的法线方向与所述主轴的轴线方向的夹角大小是位于0-55°之间。

12、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通过调整光伏模块的倾角以提升发电量。通过将主轴与步进电机进行连接,使得步进电机在转动过程中,驱动主轴及光伏模块转动,进而保证光伏模块接收光照的时间以及强度。可有效提升建筑屋面光伏模块的太阳辐射时长、提升发电量、降低度电成本以及减少用户的投资回收期。

13、同时,其侧边通过防护侧板进行圆弧密封,使风能够流线体通过安装平台,减少屋面风荷载对于组件风揭的影响。以及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之间为开放式设置,以便于空气流通、利于光伏模块散热以及半圆柱体内部组件接线和排线。



技术特征:

1.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底座(30)和步进电机,所述固定底座(30)与所述支撑底座(24)之间为相对固定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支撑板(20),所述支撑板(20)为弧形结构,以及所述支撑板(20)与所述主轴(2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板(101)的法线方向与所述主轴(23)的轴线方向的夹角大小是位于0-55°之间。


技术总结
一种平屋面倾角跟踪式光伏安装系统,其包括:多个支撑底座;主轴,与支撑底座转动连接,且主轴的端部连接有驱动件;多个光伏模块,与主轴固定连接,光伏模块包括光伏板以及框体,光伏板是固定连接在框体上;且光伏板的法线方向与主轴的轴线方向为夹角设置;以及支撑模块,其位于光伏模块与主轴之间,其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和防护侧壁;其中,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弧形设置,且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是固定连接在主轴上;以及防护侧壁是位于在框体与主轴之间,且防护侧壁为外凸式的弧形结构。本技术可以有效改善现有的光伏支架在使用过程中因风载荷受力不稳以及光伏板的接收的光照时间较短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赛明泽,夏远富,王五雷,颜佳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固德威电源科技(广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17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