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914332发布日期:2023-07-27 23:01阅读:2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罩极电机,具体为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


背景技术:

1、罩极电机主要由转子组件、定子组件、线包组件、支架组件及连接紧固件组成;转子组件主要由铸铝转子、轴和防止转子前后窜动的止推垫圈以及调整窜动量的垫片组成,进而在对罩极电机进行绕线时,大多数是利用人工对罩极电机进行绕线,从而在绕线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绕线出现缠绕分档混乱的状况,而手工接线方式的操作人员易接错档位线,进而不便于对罩极电机进行加工生产。因此,有必要对罩极电机可以自动缠绕分档,杜绝出现错档的问题。

2、相关技术中,在对罩极电机绕线时,将罩极电机放置在工作台的表面,然后利用人工对罩极电机进行缠绕,从而对罩极电机完成缠绕,而对缠绕后的罩极电机进行焊接,便可以对罩极电机完成加工,进而让罩极电机成为合格的产品。

3、然而,当前在对罩极电机缠绕的过程中,由于罩极电机是利用人工进行缠绕的,使得人工在缠绕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操作人员对罩极电机容易接错档位线,从而让罩极电机出现不良的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包括:

3、主定子,所述主定子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主定子与容纳腔为一体成型设置;

4、所述主定子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上端盖与下端盖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孔,便于让上端盖与下端盖固定在主定子的表面,所述转子两端设有转轴,两组所述转轴分别经由上端盖和下端盖中部的轴承圆孔伸出,轴承圆孔便于让转子两端的转轴进行转动。

5、所述主定子表面的连接槽与上端盖和下端盖两侧的固定孔尺寸相同,且固定孔的内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位于连接槽的内部,拧动固定螺栓,而固定螺栓的底部首先会接触到上端盖两侧的固定孔中,然后进入至主定子的内部,而另一组固定螺栓,便会从下端盖的固定孔处,进入至主定子的内部,进而对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在主定子的表面。

6、上端盖,所述上端盖连接在主定子的顶部;

7、下端盖,所述下端盖连接在主定子的底部;

8、所述上端盖的底部连接有转子,且所述转子连接在容纳腔的内部,转子便可以在容纳腔的内部进行工作,所述转子的一侧位于主定子的底部连接有副定子;

9、骨架,所述骨架连接在主定子的内部;

10、插针,所述插针连接在骨架的一侧,所述插针上插接有带线束的连接头。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转子放置在主定子内部的容纳腔中,将上端盖放置在主定子的顶部,而下端盖放置在主定子的底部,让转子两端的转轴分别穿过上端盖和下端盖居中的轴承圆孔,然后拧入固定螺栓将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在主定子的表面,便于对转子进行固定;

12、将骨架安装在主定子一侧的放置腔中,从而便于对骨架的安装,然后把插针安装在骨架表面的固定槽中,便可以进行绕线工作,在绕线时机器可自动缠绕进行分档,避免了绕线出现错档的问题,进而形成合格的产品;

13、在骨架完成绕线后,进行焊接,使得在焊接的过程中,焊接操作方式更加简单,而且焊接的效果更好,便于操作,减少出现焊接不良情况;

14、线帽表面的卡扣进入骨架表面的卡接槽中,进而形成固定,而线帽表面的定位杆便会插入骨架表面的定位孔中,从而形成限位,使得线帽便于插入在骨架的表面,然后将带有线束的连接头插入至插针的内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

15、将带有线束的连接头从插针处进行取下,取下线帽,便可以让操作人员进行返修,从而使用较为方便,同时产品在更换的时候也较为方便,而带有线束的连接头避免浪费,进而便于维修焊接不良的产品。



技术特征:

1.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子(7)的表面开设有连接槽(13),所述上端盖(1)与下端盖(1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固定孔(12),所述转子(2)两端设有转轴(3),两组所述转轴(3)分别经由上端盖(1)和下端盖(10)中部的轴承圆孔(11)伸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子(7)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放置骨架(9)的放置腔(15),所述骨架(9)的表面一侧开设有用于插接插针(5)的固定槽(20),所述骨架(9)的表面一侧连接有线帽(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帽(6)的顶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卡扣(16),所述线帽(6)的表面位于卡扣(16)的内侧连接有定位杆(17),所述骨架(9)的表面位于固定槽(20)的上方开设有用于插接卡扣(16)的卡接槽(18),所述骨架(9)的表面位于卡接槽(18)的一侧开设有用于插接定位杆(17)的定位孔(19)。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定子(7)表面的连接槽(13)与上端盖(1)和下端盖(10)两侧的固定孔(12)尺寸相同,且固定孔(12)的内部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位于连接槽(13)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罩极电机的布线和出线结构,包括:主定子,主定子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上端盖,上端盖连接在主定子的顶部;下端盖,下端盖连接在主定子的底部;上端盖的底部连接有转子,且转子连接在容纳腔的内部;本技术拧入固定螺栓将上端盖和下端盖固定在主定子的表面,便于对转子进行固定;插针安装在骨架表面的固定槽中,便可以进行绕线工作,避免了绕线出现错档的问题;在骨架完成绕线后,进行焊接,焊接操作方式更加简单;线帽表面的卡扣进入骨架表面的卡接槽中,将带有线束的连接头插入至插针的内部,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品;将带有线束的连接头从插针处取下,取下线帽,便可以让操作人员进行返修。

技术研发人员:陈联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陈联旭
技术研发日:20230321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